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英

作品数:3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职业病
  • 8篇职业病危害
  • 5篇电焊
  • 5篇血铅
  • 5篇中毒
  • 3篇电焊作业
  • 3篇铅危害
  • 3篇健康
  • 3篇尘肺
  • 2篇电焊工
  • 2篇血铅水平
  • 2篇养路
  • 2篇养路工
  • 2篇职业病危害因...
  • 2篇中毒经过
  • 2篇射线
  • 2篇铅水平
  • 2篇铅中毒
  • 2篇卫生学
  • 2篇卫生学调查

机构

  • 29篇宝鸡市疾病预...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宝鸡市妇幼保...
  • 1篇旬阳县疾病预...

作者

  • 29篇刘红英
  • 25篇路建超
  • 12篇康志东
  • 11篇王忠立
  • 9篇胡新梅
  • 9篇郭强
  • 9篇晁晖
  • 7篇刁满盈
  • 5篇赵丽
  • 4篇屈蒙
  • 4篇贾秀莲
  • 4篇杨海峰
  • 4篇刘彩玲
  • 4篇杨海峰
  • 3篇朱宏伟
  • 2篇王少杰
  • 2篇张克俭
  • 2篇李萍
  • 1篇杨培荣
  • 1篇刘梅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5篇工业卫生与职...
  • 4篇中国辐射卫生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贵州医药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尘肺病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探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究尘肺病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2例尘肺患者纳入研究组,进行包括康复指导、抗纤维化药物、中药、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内的综合治疗,另选取同期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自行就医治疗,未接受康复疗养,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7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6%,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尘肺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必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和并发症预防,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刘涛刘红英赵月鹏
关键词:尘肺病康复指导药物治疗
低铅环境作业的铅危害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低铅环境作业铅危害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健康检查和综合分析法等进行评价。结果 职业人群血铅值由高到低分别为铅冶炼工>放射人员>养路工>制造业工人(对照组)。低铅环境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养路工血铅均值较高,与制造业工人及铅冶炼工人血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放射工作人员、养路工为代表的低铅环境作业的铅职业病危害应予以关注。
路建超刘红英屈蒙王忠立刘彩玲贾秀莲刁满盈
关键词:养路工血铅职业病危害
1963—2010年宝鸡市尘肺病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1963—2010年宝鸡市尘肺发病情况,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宝鸡市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宝鸡市1963—2010年所有确诊的尘肺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963—2010年,宝鸡市共诊断尘肺病病例328例,其中,死亡100例,病死率为30.49%。1980—1995年出现尘肺病发病的高峰(213例),1984—1993年出现尘肺病病例死亡高峰,累积死亡50例。尘肺病病例分布最多的行业依次是机械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工种以掘进工、采煤工、铸造工、电焊工、喷砂工为主。结论宝鸡市的尘肺病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高发,以矽肺为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有利于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
刘红英杨海峰路建超
关键词:尘肺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冰铜冶炼作业职业卫生学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解冰铜冶炼生产过程的职业卫生现状,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我们采用国标方法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现场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结果显示,冰铜冶炼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粉尘、不良气象条件和噪声。焙烧工段的高温作业分级达Ⅳ级。焙烧工段铅尘平均浓度为0.0575 mg/m3,平均超标0.15倍。配料工段上料处铅尘浓度为0.305 mg/m3,超标5.10倍。诊断慢性铅中毒2例,慢性铅中毒观察对象3例,职业性铅中毒患病率4.26%。提示,冰铜冶炼生产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以铅中毒为主,须高度重视。
刘红英路建超胡新梅刁满盈罗黎
关键词:冰铜职业卫生铅中毒
电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综合研究
目的:掌握电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为电焊工人职业安全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 方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个体采样及现场检测(检测电焊作业场所二氧化锰、电焊烟尘浓度,噪声强度)的方法. 结果...
路建超杨海峰晁辉刘红英王忠立刁满盈康志东郭强胡新梅赵丽
关键词:电焊作业安全防护
城市不同区域儿童血铅水平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儿童血铅水平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儿童血铅水平检测和综合分析法等进行评价。结果:220名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均值为146.29μg/L,非涉铅工业区儿童血铅平均值(177.37μg/L)高于主城区儿童(P<0.01)。结论:非涉铅工业区儿童血铅水平较高,要重视防治工作。
刘彩玲路建超刘红英
关键词:血铅儿童
职业接触苯所致白血病的认定与否定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对两例申请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诊断的病例报告,分析探讨职业接触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难点及对策,认为苯所致白血病诊断更多的是归因诊断,其诊断的关键是确认职业接触史,尤其是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需要结合职业卫生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戚战军路建超杨海峰晁晖刘红英
关键词:苯系物白血病职业性肿瘤
3 000份职业病健康检查报告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3000份职业病健康体检报告情况。方法选择在本体检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3000例体检者为研究样本,其体检时间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之间。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实施体检,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体检者慢性疾病检查情况;分析其职业风险因素以及职业病检出情况。结果高血脂、脂肪肝以及心电图异常是检出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类型;在性别方面,女性慢性疾病检出率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3000例人群中,检查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41至50岁,检查人数最少的年龄段是>50岁。在慢性疾病检出率方面,年龄>50岁者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00例体检者中,粉尘接触者有1365例;噪声接触者有709例;有毒化学品接触者有533例;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类型接触者有393例。疑似职业病检出20例,其中矽肺8例、尘肺6例、肝功能损害3例、职业性噪声聋3例并且在矽肺病患中,壹期有3例、贰期有3例、叁期有2例。结论粉尘、噪声以及有毒化学品等是对职业人群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因职业病治疗较困难,故临床尤其重视疾病预防,要求职业人群在工作中需规范进行自身防护,定期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可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邢聪刘红英
关键词:尘肺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
陕西省宝鸡市职业病防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宝鸡市职业病防治能力现状,对宝鸡市职业病防治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宝鸡市范围内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重点职业病监测单位等机构基本情况,以及职业病防治技术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情况等资料。结果全市共有职业病防治机构2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9家,县(区)疾控12家,同时拥有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1家。全市共有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112人,其中专职10人(市疾控中心)、兼职102人(其他机构);疾控机构占25.00%(28/112),其余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所学专业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占41.96%(47/112)。高级职称共50人,其中正高5.36%(6/112)、副高39.29%(44/112)。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3.57%(60/112)。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县区疾控机构平均年龄分别为(42.13±8.91)岁、(48.33±10.18)岁、(36.83±10.89)岁;平均从业年限分别为(19.75±10.37)年、(20.67±11.64)年、(14.92±12.34)年。结论宝鸡市职业病防治能力严重不足。加强职业病防治队伍建设,健全职业病防治网络,增加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对提升宝鸡市职业病防治能力至关重要。
刘红英晁晖杨海峰路建超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机构
某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09年
目的对某烟厂易地技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评估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项目选址、总平面设计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烟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微波辐射、电离辐射(β、γ射线)及工频电场,除个别作业点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王忠立路建超屈蒙康志东刘红英张晓宇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