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湖北荆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阳性溯源及防控对策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湖北省松滋市3份、公安县1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阳性样本感染来源开展调查,总结两起事件成功处置经验。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按照《湖北省外环境H7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布应急监测方案》,对检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外环境场所的感染来源进行调查,并严格落实“扑杀-消毒-关闭-溯源-限制”5项核心控制措施。结果松滋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感染来源于X省W养殖场可能性大;公安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感染来源不明。两起事件发生后,在当地政府主导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联防联控指挥部的有力指挥下,5项核心措施均得到切实落实,未发生人间疫情。结论详细的溯源调查为采取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5项核心控制措施能有效处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阳性事件。
- 刘天黄继贵毛安禄吴杨姚梦雷石韬陈琦刘公平官旭华黄华李学应
- 关键词:防控对策
- 2012-2013年湖北省襄阳地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及其主要基因型别。方法采集襄阳市儿科腹泻门诊或住院患儿以及消化内科成人的粪便样本,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以及腺病毒,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型别鉴定。结果湖北省襄阳地区收集的儿童和成人粪便样本217份中,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A组24.88%、诺如病毒13.78%、星状病毒0.92%、腺病毒35.94%,未检测到B组和C组轮状病毒以及札如病毒,混合感染率10.60%。轮状病毒A组G型与P型组合依次为P[8]G9(57.45%),P[8]G3(34.04%),P[4]G9(4.26%),P[8]G2(2.13%),P[8]G4(2.13%)。诺如病毒的主要型别为GII.3型,同时检测到GII.4、GII.6、GII.12型以及GI.3型诺如病毒的感染。其中GII.4型主要与2012年、2013年澳大利亚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与2012年澳大利亚GII.4及其新变种GII.4Sydney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腺病毒检测除发现肠道腺病毒Ad41型感染外,发现存在较多Ad31型感染,并同时检测到Ad1、2、5、7以及Ad55型腺病毒。结论湖北省襄阳地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复杂,病原混合感染比例较大,轮状病毒主要流行株为P[8]G9,诺如病毒主要为GII.3型,腺病毒Ad31型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导致腹泻值得重视。
- 李静李国明张婷徐军强邢学森吴杨刘公平蒋晓清蒋嘉伟占建波
- 关键词: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病毒性腹泻病原分析
- 3047例棉农接触性皮炎分析
- 2006年
- 2005年9月6-24日,湖北省部分乡镇棉农发生接触性皮炎暴发,共报告病例3047例,其中钟祥石牌、柴湖等镇报告1943例.宜城郑集镇等报道1104例。湖北省市乡皮肤科和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职业病防治所,省环保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分析。
- 冯爱平王菲詹发先刘公平姜凌王竟江
-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报告病例采样分析
- 湖北省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73
- 2017年
- 目的描述2009-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的分年龄组、轻症和重症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湖北省手足口病例个案信息和湖北省各级CDC病原学监测的信息;通过对病例年龄、病例类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及不同血清型分层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5 783例,年均发病率为1 231.0/100万。手足口病高发的年龄段为0.5~5岁,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风险的高发年龄段为6~11月龄。轻症病例2009-2015年的优势病原每年依次是EV71、Cox A16、Cox A16、Cox A16、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发病高峰出现于每年的4-6月和11-12月,偶数年比奇数年发病峰值高。结论 2009-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重点干预人群是0.5~5岁婴幼儿,尤其是发生重症死亡风险高的6~11月龄婴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
- 陈琦邢学森吴杨廖巧红刘公平蒋晓清官旭华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 2015-2017年湖北省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与病原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湖北省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构成,为制定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5-2017年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个案信息,对病例的年龄、性别、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农村和城市病例,以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湖北省共报告感染性腹泻130 336例,无死亡病例.0~2岁组、3~6岁组、7~64岁组和≥65岁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 152.32/10万、109.33/10万、28.43/10万和49.15/10万.≥65岁组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确诊病例占4.17%(479/11 474),农村病例占70.59%(8 099/11 474).轮状病毒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97.19%(32 684/33 629).结论 湖北省感染性腹泻的高危人群为6岁以内儿童和超过65岁的老人,尤其是农村的老人,轮状病毒是该病主要病原体.
- 陈琦邢学森吴杨刘公平蒋晓清官旭华
- 关键词:腹泻疾病流行流行病学研究
- 2006-2017年湖北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2006-2017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北省2006-2017年细菌性痢疾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ArcGIS10.5绘制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2006-2017年湖北省聚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76/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29∶1,0~4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33.1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比最大(30.40%)。发病高峰为5-10月。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地市州为武汉市(45.27/10万),最高的县区为武汉市青山区(101.55/10万),全省发病呈散发状态,中部与南部的发病率与北部比相对较高。结论湖北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有较为明显的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应该根据其分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其发病水平。
- 曾好王晓南官旭华吴杨刘公平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地理信息系统(GIS)
- 一起流感暴发的调查报告
- 2004年
- 刘公平叶国军肖秋红
-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
- 孝感市东山头一起霍乱O139暴发的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调查霍乱弧菌O139型暴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该事件是一起丧宴集体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共发生感染者1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健康带菌者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和健康带菌者中分离菌株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O139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导致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受污染致进餐者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 吕斌胡鹏刘公平普智敏王勇唐开来
- 关键词:霍乱O139
-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调查处理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吕桂阳刘公平岳金亮陈健叶国军朱洪浩
- 关键词: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报告疾控中心
- 3047例棉农暴发接触性皮炎发病特征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目的调查2005年棉农暴发的接触性皮炎发病特征,分析其暴发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接触性皮炎高发区900名棉农和周边未发区300棉农发病情况,发病特征,包括农药,污染,气象和虫害的调查和农药残...
- 冯爱平王菲詹发先刘公平姜凌王竟江
-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