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亚民
- 作品数:26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周易·剥卦》“剥床”考论被引量:1
- 2019年
- 《周易·剥卦》爻辞中的"剥床"同《楚辞·天问》中的"击床",讲述的是商人先祖王亥被杀的场景,爻辞中的"足"、"辨"、"肤"俱指王亥身体的部位,"蔑"为"斫断足胫"之义。《剥》卦爻辞对这一事件的记录运用和遵循了爻位与爻辞内容相关联的易学体例,同时也体现了上古史实作为《周易》卦爻辞来源之一的特征,对探究卦爻辞本义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可以补充顾颉刚先生的《周易》研究。
- 辛亚民
- 关键词:《天问》
- 《周易·坤卦》卦名新探——秦简《归藏》及清华简《筮法》的启示被引量:2
- 2022年
- 《周易》坤卦也遵循 “依筮辞而题卦名”的一般规律,卦名本作 “黄”,源于爻辞中 “黄裳” “玄黄”之 “黄”,甲骨文 “黄”“寅”同形,“寅”与 “坤”同音通假,以 “寅”为卦名在 《归藏》中得以保留。《易传》以 “地” “顺”释 “坤”缘于声训。“坤”卦又作 “川” “■” “巛”,与 “坤”为通假关系。
- 辛亚民
- 关键词:《周易》《归藏》
- 坤卦卦名本为"黄"
- 《周易》坤卦也遵循了"依筮辞而题卦名"的一般规律,卦名本作"黄",源于爻辞中的"黄裳""玄黄"之"黄",由于甲骨文"黄""寅"同形,以"寅"为卦名在《归藏》中得以保留。《易传》以"地"、"顺"释"坤"缘于声训。"坤"卦又...
- 辛亚民
- 关键词:《周易》《归藏》
- 《周易》卦爻辞考辨二则
- 2023年
- 《周易》泰卦六四爻辞中的“翩翩”一词,不当释为飞貌,据《释文》作“篇篇”、扬雄《太玄》仿泰卦而作“达”首之“扁扁不救”,“翩翩”当读为“扁扁”,为少义,“翩翩不富”即财物缺少。震卦卦辞及初九爻辞之“虩虩”不应释作恐惧貌,据金文及简牍文献,“虩虩”通“赫赫”,即雷电并作时显著、盛大貌。
- 辛亚民贾桠钊
- 关键词:《周易》翩翩
- 略论易学中思想诠释与文献实证之间的张力——以坎卦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经学中的思想诠释与文献实证之间的张力在易学中尤为突出。以坎卦为例,《易传》诠释出陷、险、水、劳、北方等意义,后世易学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诠释并构建思想体系;但从文献实证的视角考察,《易传》的诠释只是对坎卦卦名用字的训诂及引申,后世易学家的诠释是在《易传》基础上的发挥,也引入了《周易》之外的思想观念来服务于自己的思想体系构建。传统的思想诠释长于理论创新,但却缺乏自觉性;而文献实证追求知识的可靠性,力图还原历史“真相”,但短于阐发新思想。当下的易学研究,应该总结和吸收二者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实现自觉创新。
- 辛亚民
- 关键词:《周易》实证
- 张载生平若干问题辨正
- 2010年
- 张载上书范仲淹的时间当以《宋史》所载"年二十一"为准;张载并非范之门人也无师承关系,范对张载思想的转变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张载之学是在与二程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思想体系,"京师论《易》"对其易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张载与邵雍观点的不同,体现了宋代易学气学派和数学派的对立;张载卒时以吕说为妥,主要卒因是病逝,虽然政治失意对其心理和身体会有影响。
- 辛亚民
- 关键词:理学关学
- 张载以《孟》解《易》述论
- 张载运用《孟子》和《周易》的交互连释,阐发了儒家一贯的价值立场,即极度重视人的道德属性,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修养,其精神生命在于人的自觉自愿的践履,而非将其外在化、对象化和目的化。张载一再说明的“德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强...
- 辛亚民
- 关键词:《周易》解释学《孟子》精神文明
- 先秦儒家“时”思想探析
- 2021年
- "时"是儒家思想中兼及天人、具有主客双重性征的哲学概念。儒家"时"思想源自孔子,其"用行舍藏""无可无不可""执中"等言论和行事体现了"时"的思想观念。战国时期思孟学派和《易传》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时"思想,孟子提出的"圣之时者"和"经权之辨"侧重于从人道的角度开拓孔子的"时"思想;而《易传》则从儒家宇宙论、形上学的角度凸显了"时"的天道特征。
- 谭德贵辛亚民
- 关键词:孔子《易传》
- 太虚如何承载价值——张载“太虚”概念新探被引量:4
- 2010年
- "太虚"在张载哲学中具有"空间"的含义,是气运行变化的场所,这一场所本身又是由气构成;太虚之气是整体连续性存在;太虚之气的存在状态、运行变化本身就体现着价值。
- 辛亚民
- 关键词:太虚体用不二
- 略论王家台秦简《归藏》的风格特征
- 王家台秦简《归藏》与同是源于卜筮的《周易》相比,在文本形式方面,只有卦辞,没有爻辞,使其诠释空间大大受限;卦辞的行文又较为程式化,单一化.在思想内容方面,《归藏》卦辞又运用了“托神言事”的叙述方式,单纯讲述占卜一事,且只...
- 辛亚民
- 关键词:《归藏》文体特征艺术风格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