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俭俭 作品数:10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大连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纳米银体外抗新城疫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纳米银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方法,分析纳米银对NDV感染HeLa细胞的预防、治疗作用以及对NDV的直接灭活作用;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观察纳米银对血凝素—神经氨酸酶活性物质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负染技术观察纳米银对新城疫病毒形态结构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NDV可通过不同途径感染HeLa细胞,纳米银组的细胞存活率与NDV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体外将NDV和纳米银作用不同时间后,NDV血凝效价明显降低;纳米银对NDV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均高于80%,而病毒对照组和溶剂组的抑制率均低于20%;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纳米银对NDV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果表明,纳米银在体外对ND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与纳米银破坏病毒粒子结构及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有关。 尹俭俭 李秀景 郑丛龙关键词:纳米银 新城疫病毒 抗病毒作用 纳米银体外抗腺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silver-nps)在体外抗腺病毒3型(adenovirus type 3,ADV3)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纳米银对ADV3子代病毒体生成的抑制作用、对ADV3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及直接灭活作用,同时用透射电镜、PCR方法观察体外纳米银对ADV3病毒体及其DNA的破坏作用。[结果]纳米银在Hela细胞上最大无毒浓度(TC0)为52.48μg/mL;ADV3在Hela细胞上的半数感染浓度(TCID50)为10-2.74/100μL;最大无毒剂量范围内,50μg/mL的纳米银和等体积100TCID50ADV3分别以杀病毒、抗病毒、直接灭活病毒三种不同方式作用Hela细胞,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3.58±1.79)%,(90.50±1.99)%和(95.38±2.98)%,而100TCID50 ADV3感染Hela细胞后,测得细胞存活率为(31.92±2.8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荧光显示,与腺病毒对照组形成的强特异性荧光相比,三种途径作用于Hela细胞后各组的特异性荧光颗粒均减少;电镜显示,纳米银可直接与病毒粒子相互作用,破坏ADV3粒子呈时间依赖性。PCR显示,与病毒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相比,纳米银组扩增目的条带亮度都相对较弱。[结论]纳米银在体外对ADV3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纳米银破坏病毒粒子及其表面衣壳蛋白及腺病毒DNA有关。 陈娜娜 王云华 尹俭俭 李秀景 郑丛龙关键词:纳米银 腺病毒3型 抗病毒 新城疫病毒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自1946年在我国首次分离至今已有60多年,非典型性的新城疫是威胁养殖户的禽类疾病之一.针对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开发和使用,使新城疫发病率和病死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研究发现,NDV在肿瘤细胞中的复制是正常细胞的10 000倍,NDV可使胃癌的转移受到抑制[1],NDV在肿瘤学上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NDV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展开综述. 尹俭俭 李秀景 陈娜娜 郑丛龙关键词:新城疫病毒 新城疫疫苗 生物学活性 NDV 禽类疾病 副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3年 副流感病毒是一类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副黏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易被忽略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主要引起婴幼儿及儿童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目前,对副流感病毒的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病毒疫苗。因此,建立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和安全有效的副流感病毒疫苗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就副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疫苗研究、防治及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尹俭俭 李秀景 郑丛龙关键词:副流感病毒 病毒疫苗 病毒检测 锦带花体外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筛选锦带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锦带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锦带花有效部位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结果:锦带花的各有效部位均有抗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其中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流感病的作用与利巴韦林相似;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弱。结论:锦带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锦带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抗流感病毒的有效成分集中部位。 王芳 陈萍萍 尹俭俭 高松关键词:锦带花 甲型流感病毒 抗流感病毒作用 纳米银抗3型副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纳米银抗3型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3,PIV3)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法和免疫荧光法,分析纳米银对PIV3感染狗肾细胞(MDCK)的预防作用、治疗作用以及对PIV3的直接灭活作用;通过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观察纳米银对PIV3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负染技术观察纳米银对病毒形态结构的直接影响;小鼠体内实验,观察纳米银对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纳米银作用后(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和直接灭活组)MDCK存活率分别为93.05%,90.32%,94.81%,与病毒对照组(25.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病毒对照组形成的强特异性荧光相比,纳米银作用后(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和直接灭活组)MDCK特异性黄绿色荧光明显减少;纳米银作用组对PIV3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均高于80%,而病毒对照组和溶剂作用组的抑制率低于20%;纳米银对PIV3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纳米银治疗组的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比较相近,病变较轻,而病毒对照组的肺组织出现水肿,炎性浸润,形态结构消失。结论:纳米银对PIV3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纳米银破坏病毒粒子结构及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有关。 尹俭俭 李秀景 郑丛龙关键词:纳米银 副流感病毒 抗病毒作用 纳米银体外抗H3N2流感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纳米银体外抗H3N2流感病毒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H3N2流感病毒吸附细胞后加入纳米银和吸附前用纳米银预处理犬肾细胞(MDCK),在体外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观察法和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测值法,分析纳米银对H3N2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的预防作用、直接灭活作用以及对流感病毒子代病毒体生成的抑制作用,运用RT-PCR法研究纳米银对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复制的干扰作用。结果纳米银能明显杀伤H3N2流感病毒,50、25μg/mL的纳米银溶液与H3N2流感病毒充分作用2h后感染MDCK细胞,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38%和92.17%,纳米银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侵入和侵入后病毒的继续增殖,25μg/mL纳米银溶液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处理细胞,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5.39%和83.28%,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0、200μg/mL纳米银溶液分别与流感病毒H3N2充分混合作用15、30、60、120min后,病毒液的HA基因均未能成功扩增,纯病毒液和溶剂对照组在1 700bp处均出现明显条带。结论通过3种不同的给药方式,纳米银在体外均能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纳米银抑制流感病毒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H3N2流感病毒和吸附、穿入和基因的复制,从而抑制子代病毒体的生成。 向冬喜 蒋晓婷 李秀景 尹俭俭 陈娜娜 尹蕾 郑丛龙关键词:纳米银 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