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永日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房颤
  • 2篇心房纤维化
  • 2篇纤维化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房肌
  • 1篇心房重构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胸腺肽
  • 1篇早期肺癌
  • 1篇生存期
  • 1篇手术
  • 1篇通路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桓台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姜永日
  • 3篇王柏春
  • 3篇史航
  • 2篇刘宏宇
  • 2篇刘思奇
  • 2篇陈伟光
  • 1篇张国伟
  • 1篇刘宗泓
  • 1篇王凯
  • 1篇王凯
  • 1篇李荣淼
  • 1篇王柏春

传媒

  • 3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第1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家族性心房颤动与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性,可分为家族性房颤和非家族性房颤。房颤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研究显示基因突变是其致病因素之一。近年来通过对家族性房颤进行基因遗传性研究,已经发现部分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致病基因,现就以上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姜永日史航刘思奇刘宏宇王柏春
关键词:心房颤动基因突变发病机制
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下降,且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出血量少,免疫细胞水平波动较小,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凯宋巍陈伟光姜永日
关键词:胸腺肽胸腔镜手术生存期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TGF-β1信号通路表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TGF-β1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揭示TGF-β1信号通路在心房颤动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样本采自于90例开胸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心房颤动组50例,窦性心律组40例。应用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验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各信号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包括:非smad信号通路中ERK1/2、JNK和P38;Rac1信号通路中Rac1、connexin 43和N-cadherin,并分析上述6种蛋白与Ⅰ型胶原蛋白的关系。结果Realtime-PCR结果显示与窦律组比较,在房颤组中ERK1/2(P=0.007)、P38(P=0.028)、connexin 43(P=0.040)和N-cadherin(P=0.003) mRNA表达上调。JNK(P=0.210)、Rac1(P=0.463)房颤组与窦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印记显示与窦律组比较,在房颤组中ColⅠ(P〈0.001)、ERK1/2(P=0.015)、P38(P=0.013)、connexin 43(P=0.036)和N-cadherin(P=0.003)蛋白表达上调。JNK(P=0.081)、Rac1(P=0.753)房颤组与窦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结果和mRNA表达一致。另外,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6种检测因子的蛋白表达均与ColⅠ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8、0.353、0.568、0.345、0.488、0.490),P值分别为(0.009、0.024、0.015、0.038、0.036、0.044)。结论在风心病房颤的心房中存在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堆积,可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中TGF-β1下游信号分子ERK1/2、P38、connexin 43和N-cadherin存在过表达,可能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有关。6种目的蛋白均与ColⅠ蛋白存在正相关关系,可能与风心病心房纤维化、心肌胶原增多有关。
史航李荣淼姜永日樊占威陈伟光宋巍王四清王柏春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细胞外基质最重要的调节因子,是目前已知的与纤维化关系最密切的生长因子,它通过Smad和非Smad信号途径发挥生物学作用。近年研究发现,TGF-β信号通路与心房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有助于为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现就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与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史航姜永日刘思奇刘宗泓张国伟王凯王柏春刘宏宇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
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种心房病理生理过程可引起该心律失常发生。在房颤的动物模型中,某些促进房颤发生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变化已被广泛研究。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本身可缩短心房不应期,导致心房收缩功能降低。高龄...
王柏春姜永日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重构病理生理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