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斌

作品数:29 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重症
  • 6篇缺血
  • 6篇重症医学
  • 5篇重症监护
  • 5篇脑缺血
  • 5篇监护
  • 5篇教学
  • 4篇灶性
  • 4篇重症监护病房
  • 4篇局灶
  • 4篇局灶性
  • 4篇监护病房
  • 4篇病房
  • 3篇蛋白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自由基
  • 3篇综合征
  • 3篇卒中
  • 3篇临床教学
  • 3篇局灶性脑缺血

机构

  • 25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黄斌
  • 6篇王兴勇
  • 5篇匡凤梧
  • 4篇许峰
  • 4篇张安
  • 4篇卢仲毅
  • 4篇陈晓东
  • 3篇王导新
  • 3篇陈阳美
  • 3篇王鹏飞
  • 3篇杜虎
  • 2篇张献全
  • 2篇程远
  • 2篇邱晓玲
  • 2篇刘怡
  • 1篇蔡莹
  • 1篇严元刚
  • 1篇肖培林
  • 1篇张沛
  • 1篇殷跃辉

传媒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背景:脑缺血时大量的自由基生成,使脑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导致细胞及细胞屏障损害,神经元坏死或凋亡,引起和加重缺血脑组织水肿。目的:通过观察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脑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7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完成。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缺血前30 min,经颈外静脉注射6g/L白藜芦醇甙(12 mg/kg)溶液。假手术组:大鼠仅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 不予阻断血流。缺虚模型组: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与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以同样方式、剂量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2 h在麻醉状态下快速断头取脑。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其余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方法:应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以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按Folin-酚试剂法标定蛋白含量,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②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③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缺血模型组[(
黄斌王兴勇匡凤梧卢仲毅许峰
关键词:脑缺血藜芦生物碱类自由基脂质过氧化
替考拉宁治疗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观察替考拉宁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ICUMRSA感染患者52例,包括败血症19例、肺炎24例、骨关节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肠炎4例,应用替考拉宁控制感染,用量400mg,1次/d,静脉给药,首日给予负荷量400mg,疗程11.2(4-21)d,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用药前MRSA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0%,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5例(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76.9%,因不能排除与替考拉宁相关性不良反应而停用或更改抗菌药物3例,可疑不良反应发生率5.77%。结论替考拉宁是治疗ICU患者MRSA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张献全张安王鹏飞陈晓东黄斌张沛
关键词:替考拉宁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致横纹肌溶解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或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导致横纹肌溶解(R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R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RM患者中(18例为DKA,12例为HHS)10例出现急性肾损伤(AKI组)。AKI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血肌红蛋白、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较非AKI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补液、胰岛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26例患者存活,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AKI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4.3±3.4)d]与非AKI组[(12.5±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A或HHS导致的RM在临床上少见,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诊断率。加强对RM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蔡莹罗真春王鹏飞黄斌陈晓东黄文祺刘怡张安
关键词:糖尿病横纹肌溶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糖尿病并发症预后
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思考被引量:15
2019年
自1998年我国设立医学专业学位以来,医学学位分为了"医学专业学位"和"医学科学学位"2种类型。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科研型医学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但除少数学生毕业后能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外,大多数学术型硕士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由于缺乏临床经验,特别是缺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该文就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现状、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凌智瑜黄斌肖培林杜华安殷跃辉
关键词:教学方法
提高重症医学科青年医师教学能力的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青年医师为教学医院重症医学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重症医学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该文从严格教师准入制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学习、鼓励与支持外出学习、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等方面,探讨了重症医学科青年医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
黄斌陈晓东杜虎
关键词:青年医师教学能力重症医学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干预,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组47例,未继发癫痫发作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cle,NIHSS)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OR=5.519,P=0.048)、病灶在皮质(OR=0.263,P=0.006)、NIHSS高(OR=0.873,P=0.046)3个因素为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病灶部位在皮质、NIHSS高等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
张美林黄斌陈阳美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癫痫发作癫痫
脓毒症并发ARDS的发病机制及预后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复杂,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失调、信号传导、基因易感等方面。脓毒症并发ARDS的预后与患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生物标志物、部分临床指标等相关。本文对脓毒症与ARDS进行概述,并对脓毒症并发ARDS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张曌黄斌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免疫失调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反应及肺水清除的影响,探讨油酸性急性肺损伤中p38MAPK的作用机制,为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脂肪栓塞综合征诱导肺损伤提供新途径。方法:24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油酸模型组(8只)和SB203580干预组(8只)。油酸模型组大鼠经右颈静脉注射油酸0.20 ml/kg,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SB203580组大鼠在油酸造模前30 min静脉注射SB203580;建模4 h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气分析、右下肺湿干重比(W/D)、肺系数(LI)、肺通透指数(PPI),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油酸模型组大鼠Pa O2及Pa O2/Fi O2明显降低,右下肺湿干重、肺系数和肺通透指数、BALF中炎症因子TNF-α的含量以及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病理学显示明显的急性肺损伤;与油酸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在SB203580干预组则明显改善(P<0.01)。结论: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反应在油酸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肺水肿,对油酸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肺保护作用,意味着对p38MAPK的抑制可望为临床上伴有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ALI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黄斌邓旺王导新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炎性反应油酸
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被引量:2
2018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理论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是影响医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重症医学科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结合其专业特点,通过完善入科教育,重视实习生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加强实习生了解和学习重症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注重实习生人文素质培养,合理安排出科考核内容,将有助于医学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工作,有效地增强重症医学实习的临床带教效果。
黄斌漆春燕邱晓玲
关键词:带教体会
卒中后癫癎发作和癫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8年
卒中后癫痫发作指继发于脑卒中后因卒中本身导致的癫痫发作。按照其发生时间的迟早又可分为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和迟发性癫痫发作。过去认为前者指卒中后2周之内出现的癫痫发作,后者指卒中2周后出现的癫痫发作。但目前认为以7天为界来区分早期癫痫发作和迟发性癫痫发作更为合适。
黄斌陈阳美
关键词:癫痫发作癫痫卒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