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长长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4篇肾病
  • 4篇透析患者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细胞
  • 3篇护理
  • 2篇肾小球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吡格列酮
  • 2篇微炎症
  • 2篇未成熟
  • 2篇未成熟树突状...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疗效
  • 2篇吗替麦考酚酯
  • 2篇麦考酚酯

机构

  • 13篇东莞市厚街医...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肖长长
  • 9篇骆九源
  • 7篇刘兰霞
  • 7篇姜惠芳
  • 6篇李桂兰
  • 5篇张月
  • 5篇胡志辉
  • 3篇葛南海
  • 3篇谢辉
  • 3篇俞小敏
  • 3篇彭兰芬
  • 3篇黄元寿
  • 3篇刘长波
  • 3篇罗忠明
  • 3篇汪华林
  • 2篇姚月成
  • 2篇崔如健
  • 2篇陈秀萌
  • 2篇王瑞鑫
  • 2篇张少丰

传媒

  • 3篇国际移植与血...
  • 2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尿微量白蛋白(m ALB)的水平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 54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尿蛋白阴性患者(NA)组20例,微量蛋白尿组(MA)18例,临床蛋白尿(CDN)组16例;健康对照组15例。测定血清Cys C与24 h尿m ALB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N患者的血清Cys C与尿m ALB含量随着24 h尿Pro的增加而逐渐升高,CDN、MA组血清Cys C与尿m ALB水平明显高于NA组;NA组血清Cys C与尿m 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N组血清Cys C与尿m ALB水平显著高于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与尿m ALB一样,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肖长长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吗替麦考酚酯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2022年
目的 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RNS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5)与B组(n=25)。A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酯片,B组给予来氟米特,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Toll样受体(TLR)-7mRNA、核因子(NF)-κB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A组的60.00%(χ^(2)=5.094,P=0.024)。治疗后,2组BUN、Scr、24 h UPQ较治疗前降低,Alb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BUN、Scr、24 h UPQ低于A组,Alb高于A组(P <0.01)。治疗后,2组IL-6、IL-8、TLR-7mRNA、NF-κB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P <0.01)。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低于A组的16.00%(χ^(2)=4.348,P=0.037)。结论 与吗替麦考酚酯相比,来氟米特治疗RNS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抑制TLR-7/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肾功能,且其安全性较高。
胡志辉李栩萍肖长长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疗效比较研究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及护理
2022年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小球微血栓(GMT)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L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期间是否形成GMT,将研究对象划分为GMT组(n=42)和非GMT组(n=36),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N患者GMT形成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并发感染、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情绪状况以及糖皮质激素情况是LN患者GMT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65岁(OR=5.409)、合并高血压(OR=6.261)、并发感染(OR=3.245)、血红蛋白水平<70 g/L(OR=7.290)是导致LN患者形成G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合并高血压、并发感染、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LN患者形成GMT的独立相关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上述因素应予以对应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感染及高血压护理策略,以降低风险、改善预后。
罗丹肖长长杨蕾刘兰霞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非降糖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非降糖作用.方法 33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吡格列酮(30 mg/d)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和8周后观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脂和血压水平.结果 用药4和8周后患者IL-6、hs-CRP和AngⅡ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用药8周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上升,与用药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8周后收缩压明显上升,与用药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抗炎、抑制AngⅡ、抗高血压和调节血浆胆固醇等非降糖作用.
姜惠芳彭兰芬肖长长李强罗忠明胡志辉骆九源刘兰霞张月李桂兰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肾透析C反应蛋白质
社区与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比较社区门诊与医院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感染来源,将尿路感染患者分成社区组与医院组,收集两组患者病原菌的培养及药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区组与医院组的病原菌大部分为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肠球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两组患者菌群分布不同。医院组的革兰氏阴性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于社区组(P〈0.01)。医院组病原菌耐0~10种抗生素比率高于社区组(P〈0.01)。结论社区门诊与医院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分布不同,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多种抗生素存在差异,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指导。
肖长长葛南海骆九源陈漫漫杨小剑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耐药性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共计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奇偶数字法分入对照组、观察组,2组样本容量均为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免疫学指标、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免疫球蛋白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有助于更好地改善其免疫学指标、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
陈少英肖长长罗丹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心理弹性
负载Ad-CTLA4Ig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的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负载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抗原4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Ad-CTLA4Ig)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Ⅺ)对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为供者,雄性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将受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制备Ad-CTLA4Ig及受者未成熟DC悬液,37℃混合孵育6h,于移植前7d,实验组经腹腔内注射负载Ad-CTLA4Ig的DC悬液;Ad—CTLA4Ig对照组、重组腺病毒空载体(Ad—VG)对照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分别经腹腔内注射ml Ad-CTLA4Ig、Ad—VG和NS。观察各组移植肾的存活时间、组织形态学改变、受者血液中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血清CTLA4Ig水平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R)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移植肾存活时间为(94.6±9.())d,较各对照组显著延长[Ad—CTLA4Ig对照组为(39.6±10.6)d,Ad—VG对照组为(8.6±2.8)d,NS对照组为(8.4±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移植肾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血液中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指数均较各对照组显著减少;实验组血清CTLA4Ig水平较Ad-CTLA4Ig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负载Ad—CTLA4Ig的受者未成熟IX;可减少腺病毒中和抗体,维持CTLA4k的稳定表达,从而延长大鼠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汪华林黄元寿刘长波肖长长俞小敏谢辉崔如健陈秀萌王瑞鑫杨热电
关键词:树突细胞CTLA4IG腺病毒科
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及血磷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方法20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每天0.25μg)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8周观察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成纤维细胞因子23水平。结果用药4周和8周后患者血钙明显上升(但尚未超过正常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周和8周后血磷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和8周后血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周后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和8周后血成纤维细胞因子2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升高血钙、抑制碱性磷酸酶并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作用。
姜惠芳彭兰芬肖长长张少丰骆九源刘兰霞张月李桂兰
关键词:骨化三醇血液透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吡格列酮(30 mg·d-1)治疗8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D)、总胆固醇(CHO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周后,SBP、DBP、LDLD、CHOL、hs-CRP、IL-6、Hcy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肖长长姜惠芳骆九源胡志辉罗忠明刘兰霞李桂兰张月
关键词:吡格列酮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
负载CTLA4Ig重组腺病毒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大鼠Th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负载CTLA4Ig重组腺病毒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大鼠Th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CTLA4Ig重组腺病毒与Wistar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于37℃共孵育6h后,经尾静脉注射该大鼠作实验组,另外分别设立Wistar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CTLA4Ig重组腺病毒、生理盐水经尾静脉注射为对照。1周后,用0.3%戊巴比妥麻醉各组大鼠后抽血检测CTLA4Ig。取脾脏,经流式细胞术分选出Th1、Th2细胞及CD4^+ T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Th细胞的增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h1、Th2细胞的比例。结果实验组血清CTLA4Ig水平(0.654±0.13)显著高于CTLA4Ig重组腺病毒组(0.392±0.10,P〈0.01),树突状细胞组及生理盐水组未检出。实验组Th1细胞的增殖指数(742±161)、Th1/Th2(0.16±0.05)均显著低于各对照组(分别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CTLA4Ig重组腺病毒组、生理盐水组相比,P均〈0.01);而Th2细胞的增殖指数(9162±598)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均〈0.01)。结论负载CTLA4Ig重组腺病毒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显著抑制大鼠Th1细胞增殖,促进Th2细胞增殖,使Th细胞由Th1向Th2显著偏移,诱导有效的免疫耐受。
黄元寿汪华林刘长波肖长长谢辉俞小敏崔如健陈秀萌王瑞鑫杨热电
关键词:CTLA4IG重组腺病毒树突状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