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全 作品数:42 被引量:211 H指数:8 供职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定量有害结局路径的构建方法及在毒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美国国家研究咨询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对毒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愿景,推动了新一代毒性测试方法和新一代风险评估方法学的发展。有害结局路径(AOP)作为一种先进的方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近年来逐渐成为毒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和新兴研究热点。定量AOP(qAOP)是在AOP理论上发展的新策略,其将定性AOP作为初始概念模型,通过数理模型描述剂量-响应和(或)响应-响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定量预测体内毒性和风险的策略。本文就qAOP的概念和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2种构建qAOP的常用方法,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回归模型,并以实际案例展示qAOP在毒理学中的不同应用方向。 李旻涛 陈佳辉 姜蓓蓓 高杰 邹家丽 周倩如 严晓峰 罗书全 张华东 陈锦瑶 练雪梅 霍娇关键词:毒性预测 风险评估 重庆市加工用辣椒及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加工用鲜辣椒中二氧化硫本底含量,分析市售辣椒制品中非法使用二氧化硫类食品添加剂的可能性。方法在重庆市17个主要辣椒生产区县的种植环节、流通环节(农贸市场、超市和便利店),采集鲜辣椒、干辣椒及辣椒面共2 555份,采用GB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进行检测。结果2 555份样品中,检出含二氧化硫的样品1 780份,检出率为69.67%(1 780/2 555),鲜辣椒、烘干鲜辣椒、市售干辣椒、市售辣椒面中二氧化硫的检出率分别为58.55%(363/620)、61.77%(383/620)、76.98%(535/695)、80.48%(499/620)。市售干辣椒和辣椒面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高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香辛料中最大使用量(150 mg/kg)的样品共3件。流通环节采集的鲜辣椒中二氧化硫检出率较种植环节样品高,超市和便利店采集的干辣椒和辣椒面二氧化硫含量较农贸市场样品高。结论重庆市加工用鲜辣椒中存在二氧化硫本底含量,市售干辣椒及辣椒面中可能存在非法使用二氧化硫类食品添加剂的情况,部分商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 陈京蓉 罗书全 熊鹰 和晋渝 赵怡楠 邹钦培关键词:鲜辣椒 干辣椒 二氧化硫 2018—2020年重庆市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了解2018—2020年重庆市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方法采集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产气荚膜梭菌、创伤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弯曲菌、溶藻弧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结果2018—2020年共采集检测720件样本,10类食源性致病菌项目均有检出,总体检出率为27.78%(200/720)。年检出率18.75%~32.50%。不同食源性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占总阳性样本的30.00%(60/200);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比较,螺类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43.00%(86/200)。结论重庆市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微生物污染,应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食品的监管。 黄莉萍 罗书全关键词:致病微生物 食源性致病菌 动物源食品 污染 重庆市2014年学生餐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被引量:2 2016年 学生集体在校用餐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学生餐采取的形式。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较易发生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在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微生物性因素。为了解重庆市学生餐食品卫生状况,笔者于2014年在重庆市渝中区等9个区县开展学生餐中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报道如下。 熊鹰 王红 罗书全 向新志 陈京蓉 邹钦培关键词:沙门菌食物中毒 食品污染 学生保健服务 牛肉干加工过程中HACCP的研究 被引量:12 2004年 为了保证牛肉干制品的卫生质量 ,探讨HACCP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进行了牛肉干加工过程中污染源消长规律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原辅料的验收、蒸制、消除异物、称重装袋、微波杀菌为关键控制点 ,在实验性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企业HACCP系统详细的实施计划。检验结果证明 ,该HACCP系统适合牛肉干加工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 吴国辉 罗书全 段刚 王红 杨小伶 贾庆良 李坤碧 刘晓鹏 廖春燕 廖柏森关键词:卫生质量 HACCP系统 肉制品 2013—2014年重庆市食品中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不同类别食物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 4789和GB 8537规定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3—2014年食品样品共计1 825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97株,检出率为10.79%。除副溶血性弧菌外,其余7种致病菌均为阳性。结论重庆市的市售食品存在一定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其中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14%,2.47%和2.68%,应建立市售食品致病菌持续监测机制。 熊鹰 罗书全 向新志 陈京蓉 王红 杨小伶关键词:食品 微生物 污染 512名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三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对512名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结果分析。[结果]从事三硝基甲苯作业的工人,其器官损伤以眼晶体损害为主,占66.6%;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岗位分布以凉药、混药和装药为最高,分别占工段接触人数的75.27%、64.15%和63.48%;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工龄分布以工作20年以上发病率为最高,占发病总人数的57.26%;工作场所三硝基甲苯的检测结果以凉药、混药和装药为最高,超过国家标准10倍以上。[结论]三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以眼晶体损害为主,其损伤程度与接触浓度有明显的剂量相关关系。 罗书全 张华东 向新志 任在鸣 李莹关键词:三硝基甲苯 体检 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概率风险评估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水平,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6—2020年重庆市11类共2347份食品样本的铅含量监测数据和2018年重庆市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膳食调查数据(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洛概率分布方法估计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水平,并利用暴露限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评估其潜在健康风险。结果11类2347份食品中铅的平均含量为0.0328~0.0363 mg/kg,检出率为58.5%。重庆市3~6岁、7~17岁、18~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膳食铅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935~1.070、0.600~0.684、0.367~0.416和0.369~0.419μg/(kg·BW·d),各年龄组高暴露水平(P95)膳食铅暴露量分别为1.642~1.852、1.147~1.299、0.651~0.729和0.659~0.740μg/(kg·BW·d)。3~6岁和7~17岁人群铅的MOE值均小于1。18~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铅的MOE值均大于1。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和肉及肉制品是居民膳食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占膳食铅总暴露量的85%以上。结论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陈佳辉 陈京蓉 冯萍 龙诚 吴艾琳 邹钦培 罗书全 赵舰 张华东 练雪梅 霍娇关键词:铅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2009年8月23日,我市渝北区某五星级酒发生食物中毒,参加市民张某所举办寿宴的320名宾客中14人食物中毒,发生率4.38%。重庆市疾控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迅速奔赴现场,对所有14名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按照GB/... 龙诚 罗书全 何源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文献传递 2015年重庆市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状况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全面了解2015年重庆市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现状,对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38个区县抽取846家水厂,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出厂水20项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5年共监测水样1 691份,其中丰水期合格率28.72%,枯水期合格率38.11%(P<0.000 1)。出厂水微生物指标、消毒剂余量指标和浑浊度合格率低于70%,其余指标合格率均高于90%。同水期中,江河水合格率高于其他水源,完全处理的合格率高于其他处理方式,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合格率高于其他方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年重庆市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合格率总体偏低。应对供水能力<1 000 m^3/d的水厂加强规范化管理;丰水期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量;增加水厂消毒设施的配备并严格按照要求使用,避免介水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 赵怡楠 钟晓妮 向新志 罗书全 王正虹 周倩如 周春碚关键词:农村 出厂水 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