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恳

作品数:42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代谢
  • 10篇体检
  • 9篇健康
  • 8篇代谢综合
  • 8篇代谢综合征
  • 8篇综合征
  • 8篇肥胖
  • 7篇血症
  • 7篇酸血症
  • 7篇体检人群
  • 7篇尿酸
  • 7篇尿酸血症
  • 7篇患病
  • 7篇高尿酸
  • 7篇高尿酸血症
  • 6篇女性
  • 6篇骨密度
  • 5篇亚临床
  • 5篇患病率
  • 5篇甲状腺

机构

  • 41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作者

  • 41篇秦恳
  • 27篇王佑娟
  • 24篇杨英
  • 24篇吴琴琴
  • 24篇黄燕
  • 22篇张帆
  • 10篇李李
  • 9篇邹天富
  • 9篇曾莉
  • 8篇何礼霞
  • 7篇周婷
  • 7篇卢梦婕
  • 6篇马秀英
  • 5篇唐国华
  • 4篇郭丽琳
  • 4篇唐怀蓉
  • 4篇薛桂君
  • 3篇安振梅
  • 3篇陈蓓蓓
  • 3篇何俊勇

传媒

  • 8篇现代预防医学
  • 7篇四川医学
  • 5篇华西医学
  • 4篇第8届中国健...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第八届健康产...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副厅级以上干部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干部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09年在某院健康体检的干部人群,分别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糖耐量试验(OGTT)及生化指标检查等。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依据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糖代谢异常总检出率为33.2%,其中DM的检出率7.3%,糖调节受损(IGR,糖尿病前期)总的检出率为25.8%,IGR各亚组的检出率分别为:I-IFG1.9%、I-IGT20.3%及IFG/IGT3.6%。(2)糖代谢异常组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醋(TG)、收缩压(SBP)、血肌酐(Cr)测值均较NGT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HDL-C较NG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BMI、WHR、TG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四川省干部人群糖代谢异常率高。年龄、BMI、WHR、TG为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杨英曾莉吴琴琴张帆秦恳邹天富黄燕王佑娟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
对牙周炎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对牙周炎的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管理的效果,为进一步搞好口腔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4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牙周基础治疗前行常规口腔卫生宣教外,治疗后还继续接受全程口腔健康管理。二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量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结果]本次研究共失访4例,最后完成试验39例,其中健康管理组19例;对照组20例。二组治疗后6个月的PI、SB1、PD较基线水平均有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PI值分别是0.78±0.33和1.12±0.14,SBI分别是1.27±0.41和1.65±0.73,PD值分别是(3.76±0.32)mm和(4.27±0.15)mm,健康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的口腔卫生宣教在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及维护中有改善口腔卫生及牙龈症状的作用。但系统的口腔健康管理效果更佳,能更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疗效。
张帆秦恳杨英吴琴琴王佑娟
关键词:牙周炎健康管理口腔卫生
健康检查中心办公室质控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健康检查中心不断加强办公室细节服务及有效的质量控制,使客户对体检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显著改善,同时明显减少体检纠纷的发生。表明体检中心办公室的细节管理及质控是保证体检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是提高体检中心持续竞争力的重点之一,且有助于体检中心品牌的创立。
曾莉陈蓓蓓陈灵秦恳冯超
关键词:质控措施
成都地区2015-2016年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居民骨质疏松及肥胖的患病情况、两者的相关性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调查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的骨密度降低、肥胖及相关指标流行病学信息。结果成都地区成年人骨质疏松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49%%和53.13%;随着BMI升高,骨质疏松发生率随之增高,按腰臀比(WHR)分组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均高于女性,随着WHR升高,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根据有无骨密度降低及肥胖进行分组:BMI、WHR、FPG、UA、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HBP、CHD、DM、脂肪肝患病率均为重叠组最高,正常组最低。结论骨密度降低与肥胖紧密相关,两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加重、促进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应进行综合防治。
秦恳曾妮吴琴琴张帆洋翰伟薛桂君黄燕王佑娟
关键词:骨密度肥胖腰臀比MINERAL
成都市23389名妇女妇科常见病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妇女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自愿到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妇女的妇科体检报告.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3389名,年龄在20-96岁之间...
何礼霞何俊勇唐怀蓉卢梦婕秦恳吴琴琴王佑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2016年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居民骨质疏松及肥胖的患病情况、两者的相关性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 方法:调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的骨密度降低、肥胖及相关指标流行病学信息. 结果:成都地区成年人骨质疏...
秦恳曾妮吴琴琴张帆洋翰伟薛桂君黄燕王佑娟
关键词:骨质疏松肥胖骨密度流行病学
成都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与代谢紊乱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41501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压、体重指数(BMI)及生化指标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高尿酸血症的总患病率为20.1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8.53%,女性为8.4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50岁后的女性HUA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而男性的发病情况与年龄无明显相关。②HUA的发病率随BMI的升高而增高。③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是HUA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是HUA的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地区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同时HUA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刘姝徐开平秦恳任婷婷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代谢紊乱
肥胖与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利用不同人体测量指标,调查分析成都地区50岁以上男性居民中肥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岁以上男性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并测量和计算不同人体测量参数。使用MetriScan手掌骨密度测量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并根据T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正常骨密度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比较各组间肥胖的检出率。将体质量指数(BMI)、体圆柱指数(BRI)、腰围、腰高比(WHtR)、腰臀比(WHR)、身体形态指数(ABSI)和身高等人体测量参数分别按四分位数等分为Q1、Q2、Q3、Q4四组,均以Q1组为参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年龄矫正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人体测量参数与骨质疏松检出风险的关系。同时计算各指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9 135例成都地区50岁以上男性居民,其中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为5.75%(525例)。骨质疏松组各种人体测量参数(BMI、WHR、WHtR、体质量、腰围、臀围、ABSI、BRI等)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骨密度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最低四分位数(Q1)组相比,BMI、BRI、WHtR、WHR、ABSI、腰围和身高的最高四分位数(Q4)组受检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经年龄矫正的比值比分别为0.443〔95%可信区间(CI):0.342~0.574〕、0.580(95%CI:0.454~0.740)、0.587(95%CI:0.460~0.751)、0.664(95%CI:0.516~0.854)、1.369(95%CI:1.069~1.751)、0.634(95%CI:0.497~0.809)、1.357(95%CI:1.047~1.758)。ROC曲线分析显示,BMI对骨质疏松的AUC为0.606(95%CI:0.580~0.632)。结论肥胖与男性骨质疏松呈一定的负相关,利用BMI测量的肥胖对男性骨质疏松有潜在的预测价值,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明确其临床意义。
秦恳何敏曹晓涛洋翰伟杨英王佑娟于川安振梅李舍予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肥胖
肥胖与绝经期女性居民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利用不同人体测量参数研究成都地区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居民肥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和计算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使用MetriScan手掌骨密度测量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并根据骨密度T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正常骨密度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4 938例成都地区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肥胖症(BMI>28kg/m2)检出率为8.55%。骨质疏松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身体形态指数(ABSI)、体质量、腰围、臀围、身高等均与骨量减少与正常骨密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对年龄调整后,T值与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体圆柱指数(BRI)呈正相关(P<0.05)。腰围和BMI与骨质疏松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分别为0.540和0.568。结论对于绝经期女性,肥胖与骨质疏松可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的临床意义需要更多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纵向研究进一步验证。
安康秦恳李舍予洋翰伟吴琴琴黄燕于川安振梅李双庆
关键词: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肥胖
肥胖与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秦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