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食品
  • 6篇食源
  • 6篇食源性
  • 5篇食源性致病菌
  • 5篇污染
  • 4篇食品污染
  • 4篇污染状况
  • 3篇市售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基因
  • 2篇沙门菌
  • 2篇沙门氏菌
  • 2篇食品微生物
  • 2篇污染状况分析
  • 2篇蜡样芽胞杆菌
  • 2篇基因
  • 1篇动物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机构

  • 17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国际旅行...

作者

  • 17篇李雪梅
  • 14篇刘长宏
  • 12篇王安礼
  • 12篇马国柱
  • 11篇石一
  • 11篇潘立
  • 9篇张芳
  • 6篇连西兰
  • 4篇岳永杰
  • 3篇刘东立
  • 3篇席昭雁
  • 3篇李文涓
  • 2篇汪改宁
  • 2篇孙亮
  • 2篇张璐
  • 2篇关蓉晖
  • 2篇吴荣
  • 2篇马琳
  • 2篇张铮
  • 1篇周体操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2018年陕西省炭疽监测及基因溯源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调查了解2016-2018年陕西省炭疽流行情况、病原学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6-2018年报告炭疽病例开展个案调查,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分析;采集病例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进行炭疽杆菌分离培养、炭疽ELISA抗体检测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对分离到的阳性标本以canSNP及MLVA15的方法进行分子分型,与陕西省历史菌株及国内部分省份菌株基因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共炭疽病例14例,发病到诊断平均9天,地理分布以关中及陕北地区为主,8月份发病较多,人群分布性别比为6∶1(12/2),26~59岁占85.7%(12/14),农民占71.4%(10/14)。人体标本病原培养17份,分离到炭疽杆菌1株,阳性5.9%,环境标本培养77份均为阴性,ELISA检测阳性率83.3%(10/12),荧光定量PCR阳性率21.4%(3/14);陕西省炭疽菌株canSNP基因型为A.Br.001/002型,2015年、2018年及1953年菌株MLVA分型分别为MLVA15-38、31、CHN17基因型。结论 2016-2018年陕西省炭疽疫情属较低散发水平,主要分布在关中及陕北地区,8月为发病高峰,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炭疽杆菌canSNP基因型为A.Br.001/002,与国内主要流行株相同。存在3种不同的MLVA15基因型。陕北地区MLVA15-38型,与北部内蒙古相近;关中地区MLVA15-31型,与甘肃省及新疆类似;历史上还曾有MLVA15-CHN17型。
刘东立石一马琳周体操曹磊张璐李雪梅张义
关键词:炭疽流行病学MLVA
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杀菌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中草药消毒剂 -洁阴洗剂的消毒效果。 方法 应用洁阴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杀灭试验。 结果 以洁阴洗剂原液 5min大肠杆菌杀灭率可达到 99.9% ;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10min ,其细菌杀灭率均可达到 99.9%。 结论 中草药消毒剂 -洁阴洗剂可以作为日常家庭用皮肤消毒剂而应用。
席昭雁赵美玲汪改宁郭美丽赵有林李雪梅马金刚
关键词:中草药洁阴洗剂消毒
陕西省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为确定食品卫生监督方向,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2003-2006年送检和抽检的食品样品3203份进行检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3203份样品中合格2866份,总合格率为89.5%,不合格率为10.5%。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指标超出国家标准规定范围,致病菌均未检出。不同年度间样品合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41.87,P〈0.01);送检样品和抽检样品间合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186.82,P〈0.01)不同种类食品间合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410.14,P〈0.01)。〔结论〕(1)企业为追求利益,送检样品往往并不能代表整批产品的质量,抽检结果更客观可信;(2)肉类与速冻食品检验结果不容乐观,应加大市场抽检力度;(3)样品种类、包装、来源,采样地点等多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所以仅以合格率评价卫生状况不够全面;(4)加大监督力度,抓好从原料、生产、运输、存储、销售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
刘长宏王安礼连西兰李雪梅潘立石一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污染
一起输入型食源性疾病病原的实验室快速检测及分子溯源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对一起输入型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鉴定和分子溯源分析,为科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分别采用Filmarray快速鉴定和分离培养的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全基因组测序(WGS),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对病原菌的毒力岛、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质粒携带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菌株进行溯源。结果从2位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得到的肠炎沙门菌PFGE型别一致,与本地沙门氏菌PFGE图谱有显著区别,分离株的毒力岛、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各不同,但都拥有一处非同义突变(gyrA基因),可能影响萘啶酮酸、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MLST均为ST11型,SNP聚类结果显示与泰国临床分离株较为接近。结论加强入境旅客的健康监测,进一步做好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输入型疾病预警机制,尤其注意防范耐药菌输入风险的发生。
石一武颂文刘永杰刘长宏李文涓李雪梅马国柱刘东立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PFGE毒力基因耐药基因
米面食品中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陕西米面食品中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的分子分型和耐药性。方法对近5年(2012-2016年)陕西地区的米面食品中收集到的208株蜡样芽胞杆菌用PCR方法进行呕吐型菌株的鉴别,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对鉴别的呕吐型菌株分子分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鉴别出8株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分为ST-1050、ST-1606和ST-26三个ST型。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100%。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耐药率分别为62.5%、5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敏感率均为87.5%,对环丙沙星、达托霉素、万古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100%敏感。结论陕西地区米面食品中存在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ST-26是优势型别,应作为陕西防控工作的重点。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不应作为临床治疗用药。
李文涓石一张铮李雪梅张璐孙亮王安礼关蓉晖
关键词:米面制品
陕西省2002~2006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被引量:38
2008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02-2006年采集8个监测点内的7大类市售食品共计2772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772份食品样品中,分离出目标菌765株,总检出率33.67%。其中生肉类、水产品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5.31%(536/969)和43.50%(144/331),其次熟肉制品检出率17.57%(71/404)。监测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各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6.68%和9.15%;0157:H7检出率为0.66%;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高达30.15%;生猪肉、生禽肉中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达14.81%和26.07%。沙门菌经血清学鉴定,分属11个血清群或亚群、29个血清型,并发现陕西省未曾报道过的新血清群和血清型。结论通过连续5年对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及5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
张芳马国柱潘立刘长宏王安礼李雪梅连西兰石一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食品安全
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想结合。结果:检测三地15类22种2960份食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16份,目标菌检出率30.95%。沙门菌、阪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7.78%、31.12%、24.75%、24.48%、15.56%。生猪肉、生牛肉、生禽肉、生羊肉、水产品、速冻类、速冻类荤馅的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16.50%、10.96%、20.58%、10.77%、15.92%、12.66%、24.10%。在时间上以05年最高07年最低。在空间上陕北高于关中高于陕南。结论:要严把生肉尤其是鸡、鸭、鱼肉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关口,防止生肉食品变质;把握关中陕北人口密度高流动大特征的食品卫生工作;落实监管措施,促进食品安全。
席昭雁汪改宁薛行彩吴荣刘岭张芳潘立马国柱刘长宏李雪梅王安礼岳永杰孙永利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2012-2016年陕西省市售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2012-2016年陕西省市售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情况。方法在陕西10个地市的便利店,超市等流通环节采集婴幼儿食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蜡样芽胞杆菌的监测分析。结果 845份婴幼儿食品样本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阳性样品共132份,总检出率为15.62%,污染量在10 cfu/g^3 600 cfu/g。婴幼儿配方粉和婴幼儿即食谷类辅助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7.18%和10.73%。计数结果>100 cfu/g的样品有12份,均为婴幼儿配方粉。各年份中2015年检出率最高,为50.00%,釆自不同流通环节的样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P=0.017)。不同产地的样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9,P=0.008)。结论陕西省市售婴幼儿食品中存在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监管部门应予以重视加强对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监管,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李文涓石一马琳张铮关蓉晖刘长宏李雪梅张璐刘东立马国柱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食品污染
陕西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监测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污染情况。方法 2002-2007年检测陕西省8个监测点的14类2 960份食品,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2 960份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污染230份,沙门氏菌检出率7.77%。其中生猪肉、生牛肉、生禽肉、生羊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19.10%、21.93%、11.63%、16.59%;熟肉和水产类为检出率5.76%、3.83%;奶类、速冻米面等食品中未检出。在时间上,以2005年检出率最高,2007年最低。在空间上,陕北高于关中高于陕南(χ2=12.16,P<0.01);病原学鉴定分属11个血清群或亚群、28个血清型,发现了陕西省未曾报道的Q群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结论要在努力把关生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和严格控制熟肉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防止肉食品变质;根据关中、陕北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的特征开展食品卫生工作,落实监管措施,防范新种群菌株的扩散,保障食品安全。
席昭雁张阿峰吴荣张芳潘立马国柱刘长宏李雪梅王安礼岳永杰孙永丽
关键词:食品污染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研究
鼠伤寒沙门菌引起新生儿病房感染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3
2005年
潘立张芳王安礼马国柱连西兰刘长宏李雪梅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新生儿腹泻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