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岛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胰岛细胞
  • 2篇胰岛细胞移植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烧伤
  • 2篇细胞移植
  • 1篇休克
  • 1篇依赖型糖尿病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依赖
  • 1篇胰岛素依赖型
  • 1篇胰岛素依赖型...
  • 1篇胰岛炎
  • 1篇异种
  • 1篇预治疗
  • 1篇脏器
  • 1篇山莨菪
  • 1篇山莨菪碱

机构

  • 6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7篇宋惠芳
  • 3篇张素霞
  • 3篇潘国敏
  • 3篇马学毅
  • 3篇杨毅
  • 2篇郑玉清
  • 1篇李维华
  • 1篇黄念秋
  • 1篇贾晓明
  • 1篇韩翠华
  • 1篇胡景胜
  • 1篇贺立新
  • 1篇高维谊
  • 1篇朱兆明
  • 1篇郭振荣
  • 1篇常国友
  • 1篇梁延杰
  • 1篇祝庆孚
  • 1篇盛志勇
  • 1篇贾军宏

传媒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毒素致家兔急性肺损伤时肺和肺外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东莨菪碱和前列腺素E_1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1997年
目的:了解内毒素血症时各脏器受损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东莨菪碱和前列腺素E1的保护作用。方法: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内毒素致伤组(700μg/kg);C组、D组分别为内毒素致伤后东莨菪碱和前列腺素E1治疗组,E组为东莨菪碱和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组。实验前及实验后0.5、2、4和6小时分别测血压和呼吸频率;实验后6.5小时放血处死动物,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同时取肺、心、脑、肝、肾、肾上腺和脾组织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B组动物全部于实验后0.5小时出现休克和呼吸困难;6.5小时测得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以肺最为明显且严重。各治疗组肺受损均轻于B组,其它脏器在实验后6.5小时的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内毒素休克时,肺是敏感且最早受损的脏器;东莨菪碱和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组的疗效基本与两药单独治疗组相同。
黄念秋宋惠芳汪建新赵中苏赵中苏李维华
关键词:内毒素肺损伤前列腺素E1
烧伤早期山莨菪碱对胃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2
1995年
12只健康小型猪,30%Ⅲ度背部火焰烧伤,随机分成两组。A组烧伤后复苏补液;B组除烧伤补液外,静注山莨菪碱每次用量0.4mg/kg体重,每日4次,共3d。结果证实:胃肠粘膜血流量及组织氧合的恢复滞后于血流动力学参数(P<0.05)。烧伤后A组门静脉内血浆DAO和乳酸含量明显增加,pHi降低,血培养阳性率增高。应用山茛菪碱后门静脉血流量增加,而血浆DAO、乳酸和脏器细胞移位率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烧伤后可发生隐性代偿性休克,肠道持续血供不足可引起肠粘膜屏障的损伤,最终发生细菌移位。给予山茛菪碱对迅速恢复肠道血液循环具有保护作用,并可阻止细菌移位。
高维谊盛志勇郭振荣贺立新熊德鑫宋惠芳张素霞马诺山常国友
关键词:烧伤休克细菌移位山莨菪碱
口服牛胰岛素在昆明株小鼠抑制了链脲菌素引起的糖尿病及胰岛炎被引量:3
1994年
正常昆明株小鼠口服牛胰岛素(A组)6周(1mg,3次/周)与对照组(B组)均接收STZ注射(30mg·kg-1/日×5日),22周后糖尿病发病率(10%~90%)及胰岛病理检查(胰岛炎计分0~3.4级)差异显著。接受A组小鼠新鲜脾细胞(2×107)的正常C组,免疫10天后共接收STZ(同上)2次(间隔7周),共观察6个月。糖尿病发生率为0。提示口服牛胰岛素诱导了免疫耐受,保护胰岛免受STZ引起的胰岛炎及糖尿病。
马学毅潘国敏宋惠芳芦善芬
关键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免疫耐受免疫干预治疗
胃肝样腺癌的病理研究被引量:12
1995年
作者对500例原发性胃腺癌之常规病理切片进行了光镜观察,发现其中12例有不等量肝细胞癌样分化区域。对此12例进行了形态学详细观察,并对其中11例做了AFP(甲胎球蛋白)、a_1—AT(a_1—抗胰蛋白酶)、a_1—ACT(a_1—抗糜蛋白酶)、及CEA(癌胚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样癌区的反应。发现9例呈现不同程度AFP阳性,而对照组10例均为阴性;10例CEA为弱阳性,2例为阳性;a_1—AT、a_1—ACT两组无差异。作者还探讨了这种类型胃腺癌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与AFP的关系等,并认为胃肝样腺癌是胃腺癌中较少见的一个亚型。
宋惠芳李素琴杨毅祝庆孚梁延杰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腺癌
冷冻处理对异种皮片移植存活期的影响
1995年
作者对不同冷冻温度处理之异种皮片的移植存活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新鲜异种皮片移植的平均存活时间为8.3天,4C、-20℃、-80℃及-196℃处理的异种皮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8.66、9.7S、11.20及13.08天。处理皮片的温度越低,移植后的存活时间越长。组织学观察结果证实,-80℃及-196℃低温处理的皮片移植后炎性细胞浸润最轻,细胞结构形态完整性好。
贾晓明朱兆明孔秋华宋惠芳芦善芬
关键词:皮肤移植烧伤存活期
兔胰岛细胞团颅内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将新鲜制备的成年免胰岛详细胞团(ICCs)经腰椎穿刺注入脊髓腔,采取小剂量(胰岛数为2×103~10×103)多次颅内移植治疗糖尿病兔。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不用外源性胰岛素。结果10只糖尿病免在胰岛细胞团颅内移植后,3只显效,2只有效,无排斥反应及神经系统异常。组织学检查显示,受体免原胰腺萎缩,脑脊髓组织形态正常,移植胰岛分别种植在大脑、脑室及脊髓表面,部分融合成难生长,周围无免疫细胞及外分泌腺泡组织。本实验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马学毅潘国敏管淑萍韩翠华金龙先郑玉清张素霞宋惠芳杨毅陆红阳常国友
关键词:胰岛细胞移植颅内移植糖尿病
脑内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研究非神经组织─—胰岛细胞脑内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能及机理,分别对正常兔(n=8)行ActrapidHM6U皮下及鞘内注射,以及阿托品0.5mg阻滞神经后再次鞘内注射的急性试验,并对10只四氧嘧啶高血糖兔行多次小剂量脑内注入ICCs的慢性研究。急性研究显示:中枢给胰岛素引起最强最长的低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同时伴随动物饮食、水量的减少,阿托品0.5mg可部分减轻此反应。而近2年的脑ICCs移植结果示,在(2~13)次×106个ICCs(含胰岛2~10×103)移植后,5/10糖尿病兔血糖缓慢下降(P<0.05),3/5血糖已恢复正常,它们脑组织中IRI含量显著大于正常兔。提示Ins可能作为神经介质,通过自主神经纤维参与中枢对外周胰岛素分泌及血糖的调节。脑在长期超生理水平胰岛素刺激下,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网络放大胰岛素的外周效应,并可能对胰岛的再生、修复起了重要作用。
马学毅贾军宏胡景胜潘国敏管淑萍韩翠华郑玉清张素霞宋惠芳杨毅
关键词:胰岛细胞移植脑内移植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