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青 作品数:66 被引量:318 H指数:9 供职机构: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哲学宗教 更多>>
河北省居民膳食铜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河北省居民膳食铜暴露量及其健康风险。方法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和称量法收集河北省居民膳食摄入数据、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中铜含量数据,计算河北省居民铜暴露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并利用铜膳食参考摄入量对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2.68%的研究对象膳食铜摄入量不足(低于平均需要量)。水产品和饮料类食品食用者中膳食铜P97.5摄入量较高,分别为2.608 5和3.300 0 mg/d;2岁~年龄组和4岁~年龄组儿童铜摄入量超出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23%、3.05%;在儿童青少年中速食食品膳食铜贡献率较高,位于第4位。结论河北省居民膳食铜暴露风险较低,但应关注儿童青少年和水产品、饮料的高消费人群。 罗晓燕 田美娜 刘长青 宋立江关键词:铜 风险评估 河北省一起误食黄盖鹅膏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中毒的野生蘑菇种类,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本起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1人,死亡3人,病死率为27.27%。采集施工现场野生蘑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为黄盖鹅膏。结论该中毒事件为河北省首次明确报道的黄盖鹅膏中毒,今后工作应注重加强监测预警和宣传教育,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陈磊 田美娜 牛蓓 宋立江 刘长青关键词:野生蘑菇 毒蘑菇 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基于手机APP法评估孕妇膳食营养摄入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以称重法为膳食调查金标准,评价手机APP菜谱记录法在评估孕妇能量、营养素及食物摄入量的应用。方法调查对象通过一款自主研发手机膳食评估应用程序(APP)以菜谱形式自主记录膳食,该膳食评估方法为"手机APP菜谱记录法"(简称APP法)。在河北省某县招募29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人未完成调查),调查对象利用APP法记录连续3天膳食(包含2个工作日,1个周末日),下一周同样3天时间调查员入户称量调查对象摄入膳食,比较调查对象平均每天能量、营养素及食物摄入量。结果与称重法比较,在评价食物摄入量方面,APP法评价平均每日大豆及其制品、水果类、坚果类、畜禽肉类、水产品类、蛋类、乳制品类摄入量与称重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法低估谷类59.1 g/d(P=0.0050)、蔬菜类226.5 g/d(P<0.0001)及食用油14.0 g/d(P<0.0001)、食用盐3.7 g/d(P<0.0001)摄入量。与称重法相比,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法平均每日低估能量210.6 kcal/d(P=0.0160),碳水化合物31.1 g/d(P=0.0436),APP法评价维生素摄入量与称重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法低估钙146.3 mg/d(P=0.0010)、钾793.9 mg/d(P<0.0001)、钠1891.6 mg/d(P<0.0001)摄入,铁、锌、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89.3%~92.9%的调查对象两种方法差异在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与称重法比较,除低估谷类、蔬菜类、食用油、盐类摄入量外,APP法能够较准确评价多数食物摄入量,以及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多数矿物质摄入量,但目前存在低估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方法能应用于快速膳食调查。 于江帆 刘长青 杨振宇 段一凡 赵永丽 王杰 王敏伦 高江华 谷旭阳 徐泓 赖建强关键词:手机应用程序 称重法 河北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相关因素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指导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遏制肥胖流行趋势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状况监测,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河北省12个监测点333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最近1周的就餐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和体检信息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在外就餐情况,在外就餐影响因素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率为16.19%,超重肥胖率为29.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初中生:OR=1.36,高中生OR=3.57,P值均<0.05)和家庭人均收入高的儿童青少年(1~<2万元:OR=1.48,≥2万元:OR=2.93,P值均<0.05)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高;居住地为农村(OR=0.20)、非独生子女(OR=0.76)、走读生(OR=0.21)以及主要抚养人为老人的儿童青少年(OR=0.69)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低(P值均<0.05)。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风险增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1.31,P<0.01)。结论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居住地、年龄段、人均年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主要抚养人是在外就餐的相关因素,在外就餐可能会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 田美娜 李红 牛蓓 张翠 赵永丽 苗润晓 刘长青关键词:饮食习惯 超重 肥胖症 儿童 青少年 孕妇血清叶酸浓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叶酸浓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在河北省某县产检、分娩的490名18~45岁孕妇及其新生儿纳入研究。孕妇均于孕20周前纳入并采集静脉血,收集基本情况及叶酸补充剂服用情况;分娩时收集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出生体重等基本信息。测定孕妇血清叶酸值,以孕妇血清叶酸四分位数为切点,将孕妇分为4组,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4组孕妇血清叶酸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结果孕妇年龄为(27.9±4.1)岁,血清叶酸P50(P25,P75)为12.3(9.0,14.5)ng/mL;叶酸检测时间为孕(13.7±2.6)周;49.3%(242/490)的新生儿为男性,婴儿分娩孕周为(39.1±1.0)周,出生体重为(3403±425)g。4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408±456)、(3405±450)、(3427±418)和(3374±378)g。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发现,血清叶酸浓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叶酸值<9.0 ng/mL(β=32.24,P=0.55),血清叶酸值9.0~12.2 ng/mL(β=18.01,P=0.74),血清叶酸值12.3~14.4 ng/mL(β=42.27,P=0.4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血清叶酸9.0~12.4 ng/mL的孕妇,血清叶酸≥14.5 ng/mL可降低小于胎龄儿发生风险(P=0.02,OR=0.08,95%CI 0.01~0.61),但是血清叶酸浓度与大于胎龄儿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血清叶酸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不存在显著关联,但较高浓度叶酸可以降低小于胎龄儿发生风险。 张玉雯 段一凡 杨振宇 刘长青 赵永丽 张翠 韩金桥 王敏伦 谷旭阳 赖建强关键词:孕妇 血清叶酸 出生体重 新生儿 不同人群TTV DNA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方法采用TTV(N22)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半巢式PCR(nPCR)方法,对314例7种不同人群血清检测TTV DNA,限制性内切酶Pstl、Ndel进行酶切分型。结果TTV在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健康人群和乙肝疫苗接种者中感染率分别为72.72%、60.71%、56.52%、48.00%、46.15%、44.21%和34.78%。肝硬化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和乙肝疫苗接种者(P〈0.01),也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P〈0.05)。基因分型以G1型为主占(75.32%),G2型占(9.09%),(G1+G2)混合型占(15.58%)。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G1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33%和82.35%,但与其它组无差异(P〉0.05)。G1型男性感染率为73.33%,女性感染率为79.59%,不同年龄组G1型感染率最高为1-10岁年龄组(83.33%)最低是11-20岁年龄组(70.83%)。但年龄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V在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基因型以G1型为主,提示G1型对肝脏的致病性较微弱,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病程及愈后无影响。 陈淑芬 于秋丽 韩占英 刘长青 张艳波 齐顺祥关键词:TT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新型肝炎病毒TTV与相关病毒的基因特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于秋丽 韩占英 刘长青 陈淑芬 张艳波 石鹏辉 该课题为省科学技术厅指导性研究课题,本研究建立完善了新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系统。1.标本采集:2004年6至12月在河北省的保定市、石家庄市、唐山市和廊坊采集不同人群血清标本。2.各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的检测:抗-HAV ...关键词:关键词:TTV 肝炎病毒 基因特性 营养改善计划对河北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和评价河北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为儿童、青少年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1所学校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氰化高铁法测定其血红蛋白水平。按照WHO贫血筛查标准进行贫血判定。结果接受检测的2 078人中,贫血的检出率为7.6%;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7.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9,P>0.05);小学生的血红蛋白均值低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P<0.01);初中生中男、女生的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47.0 g/L、137.5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4,P<0.01);消瘦人群中的血红蛋白均值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P<0.01);2012年-2014年贫血率分别为12.2%、1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3,P<0.05)。结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河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有所下降。 宋立江 陈磊 罗晓燕 苗润晓 朱小波 刘长青关键词:贫困地区 营养改善计划 贫血 河北省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状况及食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北省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状况。方法研究数据来自2015年河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有1465户3212名18岁及以上居民纳入本研究。将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数据和调味品称重数据相结合,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为依据,计算膳食钠。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膳食钠4279.9(2962.4~6186.9)mg,其中城市为4095.6(2724.9~5754.9)mg,农村为4426.9(3078.3~6454.4)mg,农村高于城市(χ^(2)=20.977,P<0.05)。不同经济状况居民中,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0元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为4751.3(3312.5~6820.3)mg,与其他收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766,P<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中,大专及以上的居民每标准人日摄入膳食钠3692.5(2572.4~5130.6)mg,与其他文化程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275,P<0.001)。调查对象膳食钠主要来源于食盐(73.1%)、高盐调味品(酱油占12.6%,酱类占7.4%,腐乳咸菜类占5.9%,味精、鸡精占3.4%)和零食、小吃、速食类(7.6%)。结论河北省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较高,食盐、高盐调味品和零食、小吃、速食类是膳食钠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低收入和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较高,建议应加强减盐限钠政策的战略性和针对性。 田美娜 罗晓燕 张翠 牛蓓 苗润晓 周园园 李红 刘长青关键词:膳食调查 食物来源 河北省贫困县婴儿的营养与智力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足月分娩的6~11月龄婴儿的营养与智力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某贫困县招募205名足月分娩的6-11月龄婴儿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检测和智力评价,分析婴儿的喂养情况、营养状况、贫血患病率和智力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婴儿平均月龄为(8.66±1.78)月,母乳喂养率为92.68%,辅食品种达到食物多样化的比例为30.24%。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90%、10.24%和2.93%,出生体重≥3800g是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因素,辅食多样化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贫血患病率为42.93%,4月龄内基本纯母乳喂养和出生体重超过3000g是贫血发生的保护因素。智力发育商平均得分为(101.34±7.90)分,父亲教育水平高者发育商得分高。结论该贫困县婴儿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辅食种类单一、体重增加过快、贫血患病率高。 王杰 刘长青 庞学红 宋立江 张泽琛 田美娜 赖建强关键词:婴幼儿 营养 智力发育 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