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然
- 作品数:22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人性的变异与失落——“红色经典”的一个误区被引量:1
- 2010年
- 建国后十七年产生的"红色经典"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在这些文本中自然地让位于阶级性,乃至发生变异,这体现在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绝大部分作品中。究其原因,是由时代的要求和作家的追求共同造成的。对人性的忽视,使得"红色经典"不具备成为文学史上真正经典的质素。
- 陈自然
- 关键词:人性阶级性
- 幸福的挽歌——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引量:1
- 2005年
- 陈自然
- 关键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代诗语文
- 晚清革命派小说中的“假志士”现象平议
- 2019年
- 晚清社会集中出现了一批舍生取义的革命前驱,但在革命派小说中却大量出现了"口头革命家"与"吃革命饭的先生"。这些小说所营造的具有历史现场感的场景,一方面反映了鱼龙混杂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通过真假志士的对比,更加彰显出孤绝奋斗的革命者理想主义的精神内核。
- 郭继宁陈自然
- 关键词:政治小说革命派
- 人生的荒诞与超越——读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
- 2017年
- 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 将 “上访”这一敏感题材融入对人的生存之思中.在对生活中种种不平衡现象的展示中, 描绘了生存的荒诞图景.同时,作者探讨人的精神如何从世俗超越,以达到超脱的人生境界.
- 陈自然
- 关键词:荒诞
- 论刘震云小说的故乡情结被引量:1
- 2018年
- 故乡情结是刘震云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以自己的家乡河南延津为背景构建起的文学地理浓缩了中国小乡镇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在各个时期的创作中他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感恩,也不回避故乡的落后与污浊,在对故乡历史与现状的反思中表达了对乡土中国的忧患意识。
- 陈自然
- 关键词:文学地理故乡情结中原文化乡土中国
- 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3
- 2005年
- 陈自然
-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语文教学情感体验教学模式
- 从维熙创作论
- 2011年
- 从维熙的文学创作从新时期初期的"大墙文学"开始引起关注,他重点描写沦落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遇及其抗争,挖掘他们真实而复杂的灵魂,引发人们对历史和人的反思。痛苦的记忆促使从维熙努力超越苦难。在《北国草》和《裸雪》两部长篇小说中,他在北国荒原和家乡大地上寻觅到了精神的故乡。
- 陈自然
- 关键词:精神故乡
-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笔谈被引量:1
- 2009年
- 全面而有效地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适时调整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外,也要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地改革。
- 齐玉朝陈自然郑丽丽徐丁林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多媒体课件文本细读
- 池莉:人性的温情关怀被引量:2
- 2003年
- 从新写实小说开始,池莉就在表面的平静中对笔下人物表达着人性的温情的关怀,而这也是她一贯的写作姿态。20世纪90年代池莉的小说题材更加开阔,技巧更加圆熟,同时在对人性的关注方面走向深入,倾向于描写那些边缘的、变态的、深层的人性,对人在世俗社会的被动给予同情,同时,张扬健康美好的人性。
- 陈自然
- 关键词:写实小说人性
- 略论金庸的《连城诀》被引量:1
- 2003年
- 《连城诀》是金庸的一部不引人注意的武侠小说 ,但它在金庸的全部创作中内容独特 ,地位重要。它以人性恶为叙事中心 ,描摩人类社会可能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 ,挖掘人性的弱点 ,并找寻到其根源———物欲 ,从而揭开人的生存之谜。它突破了传统“大侠”的观念 ,塑造了崭新的英雄狄云的形象 ,是金庸小说由“侠”的文学向“人”的文学转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
- 陈自然
- 关键词:金庸《连城诀》人性恶物欲侠文学人性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