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意磊
- 作品数:36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对成骨细胞的调节及对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细胞增殖及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获得成骨细胞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1×10^(-10)、1×10^(-9)、1×10^(-8)、1×10^(-7)、1×10^(-6)、1×10^(-5)、1×10^(-4) mmol/L)与骨化三醇(1×10^(-8)、1×10^(-7)、1×10^(-6)、1×10^(-5)、1×10^(-4)、1×10^(-3)、1×10^(-2) mmol/L),测定成骨细胞AKP活性及观察茜素红染色情况,继而确定最佳单药浓度。比较两种单药及联合用药(均选择最佳单药浓度)对成骨细胞AKP活性、细胞增殖及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多组间AKP活性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两组间的比较采用q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成功。阿仑膦酸钠与骨化三醇的最佳单药浓度分别为1×10^(-6)mmol/L、1×10^(-4) mmol/L。相对于无药物处理的成骨细胞组,各药物处理组差异明显,其中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的联合用药组成骨细胞AKP活性最强、钙结节形成最多、细胞增殖最明显,其次为骨化三醇单药组,再次为阿仑膦酸钠组;另外,单纯成骨细胞诱导组及联合用药组的OPG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RANK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纯成骨细胞诱导组OPG蛋白的升高水平更显著、RANKL蛋白的下降水平更显著。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具有显著的调节成骨细胞AKP活性、钙结节形成、细胞增殖及OPG/RANKL蛋白表达的作用。
- 杨明陈剑陈意磊马建军张建锋万双林
-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成骨细胞OPGRANKL
-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腰椎硬膜外脂肪形态学的评估价值研究
- 目的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椎管狭窄,椎间盘膨出、突出以及脊椎小关节退变等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外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的评估。目前C...
- 胡子昂陈意磊李兆志范顺武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硬膜外脂肪硬膜囊形态学腰椎管狭窄症
- 伤椎椎体后上缘骨块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入路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影像学特征对手术入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行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急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3~52岁,平均33.6岁。损伤节段:T12 6例,L1 15例,L2 14例,L3 5例,L4 5例。按AO分型:A3型10例,A4型35例,其中A4型合并B2型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11例行前路手术,34例行后路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测量伤椎后上缘骨块移位和翻转角度、后凸Cobb角和椎管前后径,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1~24个月,平均17个月。除1例前路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钉棒松动,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38.3min,术中出血量293.7ml;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77.5min,术中出血量54.7ml(P均〈0.05)。前路组术后椎管前后径较术前增加55.5%,后路组较术前增加14.9%(P〈0.01)。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路组和后路组分别有73%和24%的患者ASIA分级较术前恢复(P〈0.05)。在椎管减压方面,前路组减压效果确切,术后椎管前后径为94.4%,要大于后路组的88.5%,尽管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当骨块移位≤8mm时,后路手术可获得97.4%的椎管前后径,几乎与前路手术减压效果相当;而当骨块移位〉8mm时,后路手术后椎管前后径明显偏小,仅能达到78.5%(P〈0.05)。类似的,当骨块翻转角≤25°和〉25°时,后路手术后的椎管前后径同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5.4%和80.8%(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尽管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并不能确保椎管的有效减压。当后上�
- 陈意磊张旭阳邱小明单治刘军辉梅正峰赵凤东范顺武
-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
- 下颈椎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重建稳定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建立下颈椎(C_(3)-C_(7))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的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ystem,ACTPS)的固定模型,为下颈椎前路重建提供一种内固定手术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方法:采集1名30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颈段(C_(1)-T_(1))的CT数据,应用Mimics 10.0、Rapidform XOR3、Hypermesh10.0、CATIA5V19、ANSYS 14.0软件建立下颈椎(C_(3)-C_(7))三维非线性的完整模型作为完整组。记录完整组模型的单元数和节点数,对完整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后行C_(5)、C_(6)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建立ACTPS模型作为ACTPS组,分别在完整组和ACTPS组的C_(3)上施加75 N的轴向压力和1N·m的纯力偶矩,使完整组和ACTPS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运动,分析ACTPS组的椎间活动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并与完整组比较。结果:试验建立了正常人的下颈椎(C_(3)-C_(7))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完整模型包括85832个单元,23612个节点。构建的ACTPS内固定模型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与完整组比较,ACTPS组的整体活动度在屈伸、侧屈、旋转方向上分别减小,相应的邻近C_(3,4)节段代偿性轻微增加。结论:ACTPS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均匀,螺钉与钛板结合部位未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内固定断裂风险低,适合于两节段及以上颈椎前路减压后稳定性重建。
- 李杰赵刘军干开丰陈斌辉陈意磊桑裴铭桑裴铭范腾迪赵凤东
- 关键词:颈椎椎体内固定装置
- 关节外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
-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MIPPO)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关节外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37例关节外胫骨远端骨折,年龄17~62岁。按AO分型,A1型(...
- 陈意磊赵凤东范顺武金聪丁凌志
-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MIPPO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Zero-P装置与钢板cage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颈椎疾病的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融合的Zero-P装置与钢板cage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颈椎疾病的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应用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79例。
- 周志杰张建锋陈意磊赵凤东徐文斌朱海峰范顺武
-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后侧方融合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椎间融合的特征性表现及可能影响融合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OLIF手术治疗的209例患者的资料,男125例、女84例,年龄(64.2±9.8)岁(范围19~80岁)。209例(338个节段)中单纯融合器OLIF(OLIF stand alone,OLIF-SA)102例(159个节段)、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OLIF and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PSF)107例(179个节段)。通过手术记录获取固定方式、融合节段数、手术侧别、融合器高度和宽度等资料,通过影像学资料获取术前骨赘等级、术前CT骨性终板亨氏单位(HU)值、融合器位置等资料,评估融合率、融合方式及融合器沉降情况,评估上述因素对融合方式的影响。手术前后及术后1年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OLIF术后总体融合率为98.2%(332/338),未融合率为1.8%(6/338)。OLIF术后出现侧方融合的总体比例为40.2%(136/338)。OLIF-SA组侧方融合占50.3%(80/159)、中央型融合占49.7%(79/159)、未融合为0;OLIF-PSF组分别为31.3%(56/179)、65.4%(117/179)和3.3%(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骨赘、术前骨性终板高HU值与侧方融合存在相关性(P<0.05),融合器高度和宽度、融合器前后及左右位置在不同融合方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器无沉降占为61.5%(208/338)、融合器锚定占24.5%(83/338)、1级以上沉降占14.0%(47/338)。侧方融合组无沉降、锚定及1~3级沉降分别占67.6%(92/136)、21.3%(29/136)、7.4%(10/136)、3.9%(4/136)和0.7%(1/136),中央型融合组分别为59.2%(116/196)、27.6%(54/196)、9.2%(18/196)、2.5%(5/196)和1.3%(3/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融合组2级和3级沉降各3个节段,2级和3级沉降占比高于侧方融合组和中央型融合组�
- 童勇骏符楚迪刘军辉黄保陈意磊单治张旭阳范顺武赵凤东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融合术
-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的脊柱重建
- 目的椎管内肿瘤切除需要同时切除大量椎体骨质,常常造成相应节段脊柱结构的缺损,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畸形、疼痛、神经压迫、不融合、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如因内固定强度不够而延长卧床时间又增加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本文讨论...
- 陈意磊范顺武赵凤东方向前王义荣陈毅力方兵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康复训练神经压迫
- 文献传递
- 一种双膦酸盐-肝素复合物抑制体外破骨细胞形成分化的研究
- 目的:评价一种双膦酸盐-肝素复合物(BIP)对体外破骨细胞形成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1.体外破骨细胞的诱导分化:选用成年C57/BL6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在有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存在环境下离体培养4天,得...
- 陈意磊胡子昂范顺武秦安
- 关键词:双膦酸盐破骨细胞
- 文献传递
-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并对侧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
- 目的:对比小切口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
- 张建锋周志杰范顺武陈意磊赵凤东徐文斌朱海峰
-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