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烨
- 作品数:67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组合低温技术行脑低温保护可行性研究
- 金晓烨杨超贺丽张文田宋亚红郭瑶
-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
- 目的 探索组合式降温技术对心搏骤停患者大脑降温速度的影响以及该技术行脑保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的心搏骤停进...
- 金晓烨贺丽周霖曹书奎张亚丽范瑞杰
- 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06—2012-12收治的106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治疗组于入院72h内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于7d后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成活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存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通过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张文田赵晓金晓烨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
- 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26例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 mL,早晚分服。结果:治疗组26例中,痊愈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26例中,痊愈5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57.69%。结论: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汪茂林田园金晓烨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于2010-07—2013-02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各71例,分别行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以及指南标准降压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4.23%,对照组22.54%,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状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即可降低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提高生存率,并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是一个理想的再出血治疗方法。
- 杨玉梅贺丽赵晓金晓烨
- 关键词:亚低温再出血预后
- 降钙素原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对我院居住在重症监护室(ICU) 32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怀疑颅内细菌感染者,入组当天采集血样分析PCT水平和...
- 贺丽金晓烨杨超张文田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 目的 为了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途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入ICU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PEG,并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状态、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 32...
- 张文田金晓烨杨超闫光培
- 心肺复苏患者肺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肺损伤患者限制液体输入对肺功能及肺影像学的影响。方法:将289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液体组(治疗组)和非限制液体组(对照组),均按照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CPR。两组患者均严密监测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胸部CT。结果:成功复苏心跳的207例次患者中存活24 h以上者共100例,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存活率明显增高,且复苏成功后各时间段患者氧合指数明显改善。治疗组存活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66.5±19.8)h vs(95±18.8)h,P<0.001]。对照组双侧胸腔积液的量明显多于治疗组。结论:复苏时限制液体入量可以减少心肺复苏患者的肺部渗出、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改善肺功能、提高存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金晓烨张文田杨超贺丽
- 关键词:肺损伤按压心肺复苏影像学
- 多靶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成功率的新途径。方法:82例高龄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27例(Ⅰ组),多靶点微创术组28例(Ⅱ组),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组27例(Ⅲ组),对比3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27例,有效7例,有效率25.9%;死亡17例,死亡率62.9%;Ⅱ组28例,有效20例,有效率71.4%:死亡6例,死亡率21.4%;Ⅲ组27例,有效9例,有效率33.3%;死亡15例,死亡率55.5%。出院3个月随访总生活能力(ADL),II组ADLl-3级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床旁多靶点微创清除术是缓解高龄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颅压高、排除颅内积血简便有效的方法,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 王建祯金晓烨
- 关键词:多靶点微创术高血压脑出血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救患者的应用研究
- 2004年
-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患者紧急抢救中的实用性及特点。方法:113例需长期机械通气的急诊、ICU危重病人被随机分为PDT组及传统气管切开组(CST组)。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6.0±4.2min明显短于CST组25.4±11.2min,P<0.01;PD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ST组(17.2%VS49.1%P<0.01);CST组发生于操作相关的死亡1例,而PDT组则无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且置管进入假道的危险明显减少。结论:与CST相比,PDT在创伤性、并发症、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性等方面均优于后者的性能,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适于急救中应用。
- 金晓烨王绍谦吴海霞张冬惠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传统气管切开术CST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