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丽 作品数:37 被引量:13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特征及防治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3月162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部感染组52例,对照组1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肺部感染组的脑梗死类型以大片和多发梗死为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实验室检查显示肺部感染组血pH、PaO2、PaCO2、全血高切粘度以及HCT,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易使病情恶化并导致死亡,及时纠正脑缺氧,改善肺功能,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等,均有利于肺部感染的防治。 张冬惠 刘小卫 贺丽 王绍谦关键词: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抗生素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组合低温技术行脑低温保护可行性研究 金晓烨 杨超 贺丽 张文田 宋亚红 郭瑶益气涤痰通腑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益气涤痰通腑汤联合序贯性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胀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解痉、化痰、益生菌、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涤肠通腑汤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时腹内压、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7 d后腹胀症状明显改善,腹内压明显降低,前白蛋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蛋白、转铁蛋白有增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进一步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涤痰通腑汤联合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腹胀等症状,降低腹内压,改善营养指标,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张文田 贺丽 杨超 金晓烨 赵新爱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 生大黄并微生态制剂肠营养对多发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强化生大黄并微生态制剂的肠内营养对严重多发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41例)和常规治疗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即用生大黄并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强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28d后均观察脓毒症发生比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清D-乳酸、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d后,强化治疗纽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发生率:强化治疗纽31.70%(13例).常规组68.29%(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发生率:强化治疗组24.39%(10例).常规组60.97%(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强化治疗组12.19%(5例),常规组41.46%(1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强化给予生大黄应用并及时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治疗,维护肠屏障功能,阻止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入血,降低了脓毒症、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杨胜 张冬惠 金晓烨 杨超 贺丽 张文田关键词:多发伤 肠屏障 生大黄 微生态制剂 无痛胃镜下胃造瘘术在危重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胃造瘘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在ICU住院的危重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管饲或者由于脑脊液鼻漏不能放置鼻胃管的患者共15例,进行无痛胃镜下胃造瘘术。结果 15例患者置管成功。结论无痛胃镜下胃造瘘术对在ICU住院的危重病患者是可行、安全、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贺丽 杨超 张文田 金晓烨 赵晓关键词:无痛胃镜 经皮胃造瘘 危重病患者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 目的 探索组合式降温技术对心搏骤停患者大脑降温速度的影响以及该技术行脑保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的心搏骤停进... 金晓烨 贺丽 周霖 曹书奎 张亚丽 范瑞杰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96例CPR术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7d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显效18(37.5%)例,有效24(50%)例,无效6(12.5%)例,总有效率87.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显效15(31.25%)例,有效18(37.5%)例,无效15(31.25%)例,总有效率(68.7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附注射液治疗CPR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循环、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贺丽 杨超 张文田 金晓烨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生大黄并微生态制剂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9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治疗前及用药后7、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比较,并对28 d后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ODS患者在治疗后7、14 d胃肠功能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患者总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APACHEⅡ评分在8~20分间患者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能够改善MODS患者的胃肠功能及预后。 杨胜 张冬惠 金晓烨 杨超 贺丽 张文田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胃肠功能障碍 生大黄 微生态制剂 预后 液体控制对心肺复苏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患者液体控制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严格控制液体组(A组n=26)和非严格控制液体组(B组n=20),均按照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CPR。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适当PEEP加小潮气量),两组患者均严密监测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胸部CT。结果复苏成功后B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A组(45.6±32.5VS56.8±29.8,P<0.001),以后随着呼吸末正压得应用,逐渐缓慢提高至正常。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A组(86±16.5h VS 58±18.8h P<0.001)。心肺复苏患者心脏按压时间越长,肺部CT表现为肺内肺挫伤、局部渗出性实变越严重。B组双侧胸腔积液的量明显多于A组。结论复苏时控制液体入量可以减少肺部渗出、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金晓烨 贺丽 张冬惠 王绍谦 杨超关键词:肺损伤 按压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心脏手术需体外循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BiPAP组(B)36例和SIMV组(S)34例,分别应用BiPAP模式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模式进行辅助呼吸,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动脉血气并计算停机后氧合指数、镇静剂的使用率和使用量。结果:两组脱机过程均顺利。B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11.3土2.3)h明显低于SIMV组(16.3土3.2)h;BiPAP组氧合指数(437.3±53.6)明显高于SIMV组(348.9±63.1);BiPAP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及使用量方面均低于SIMV组(P<0.05)。结论:BiPAP是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一种较理想模式。 杨超 金晓烨 贺丽 杨胜 张文田 宋亚红关键词:体外循环 正压呼吸 手术后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