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丹丹

作品数:52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10篇心病
  • 10篇冠心病
  • 9篇高血压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7篇心房
  • 7篇食管
  • 7篇食管癌
  • 7篇发病
  • 6篇心房颤动
  • 6篇影响因素
  • 6篇房颤
  • 5篇血管
  • 5篇老年
  • 5篇发病率
  • 4篇导管消融
  • 4篇动脉

机构

  • 22篇淮安市疾病预...
  • 2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2篇江苏省疾病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徐州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市第五人...
  • 1篇淮安市清河区...
  • 1篇金湖县疾病预...
  • 1篇涟水县疾病预...

作者

  • 48篇缪丹丹
  • 21篇孙中明
  • 21篇潘恩春
  • 18篇张宁
  • 15篇金玉
  • 14篇张芹
  • 14篇赵少华
  • 10篇郭艳歌
  • 7篇何源
  • 7篇武鸣
  • 7篇宋欢欢
  • 6篇周金意
  • 5篇柴建文
  • 4篇张树龙
  • 4篇王闯
  • 3篇杨延宗
  • 3篇陈春燕
  • 3篇高连君
  • 3篇夏云龙
  • 2篇胡伟

传媒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肿瘤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MI、WC和腰臀比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的队列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了解淮安市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不同肥胖指标对其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将淮安市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队列随访的9 759例T2DM患者与死因监测平台进行匹配,确定死亡病例。根据BMI、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对随访人群进行分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肥胖指标对于T2DM患者全死因死亡风险。随后采用敏感性分析,剔除吸烟人群、随访第1年死亡者、基线患心脑血管病者后分析全死因死亡风险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WC、WHR及其他指标的人群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且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相比死亡风险分别下降17%和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患者WC与非中心性肥胖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时期均可以降低死亡风险,不同WHR人群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死亡风险存在“肥胖悖论”现象,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人群以及中心性肥胖前期死亡风险具有保护作用。
王赛怡缪丹丹孙中明文进博梅冬蒙李殿江苏健武鸣潘恩春
关键词:体质指数腰围
2009~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肺癌发病和死亡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9~2013年肺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淮安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收集的淮安市2009~2013年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性别、年龄、地区(农村和城市)分析淮安市肺癌的流行特征。[结果]淮安市2009~2013年肺癌共发病9544例,粗发病率为36.20/10万,其中城市36.62/10万,农村35.77/10万;男性50.79/10万,女性20.91/10万。肺癌共死亡7311例,粗死亡率为27.73/10万,其中城市26.50/10万,农村28.99/10万;男性38.57/10万,女性16.37/10万。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呈单峰分布,最高峰均在75~岁年龄组。去肺癌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1.91岁,损失率为2.45%。[结论 ]淮安市肺癌发病、死亡水平较高。农村发病接近城市,但死亡高于城市;男性发病、死亡均高于女性,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
孙中明张芹潘恩春缪丹丹何源
关键词: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流行病学
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根据单用比索洛尔和联用比索洛尔及氨氯地平两种降压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血压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的比值(E/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CRP及TNF-ɑ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控制血压达标的同时,可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张宁缪丹丹金玉柴建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氨氯地平比索洛尔心功能
2010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死亡情况和生存率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淮安市2010年食管癌患者发病、死亡和生存情况,为制定食管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淮安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和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淮安市各县区2010年食管癌患者发病、死亡和生存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Ederer II法计算相对生存率。结果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率为58.26/10万,标化发病率为44.25/10万,死亡率为42.7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46/10万。食管癌1年、3年、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57.99%、29.84%、22.58%,相对生存率分别为71.99%、36.30%、26.79%。男性食管癌的发病死亡均高于女性,而男性1年、3年、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均低于女性。城市发病和死亡均高于农村,而城市1年、3年、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均低于农村。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呈单峰分布,发病死亡高峰均在75岁~年龄组。35岁~到45岁~之间,食管癌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均先降低再升高,45岁以后,生存率逐渐降低。结论淮安市食管癌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应继续加强食管癌防治宣传和早诊早治工作。
孙中明何源潘恩春缪丹丹张芹王闯
关键词: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
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2例,按照血压变异值从高到低排列,将血压值较高的前37例患者编为A组,经检验A组患者血压范围为118~143 mmHg,将血压值较低的后35例患者编为B组,经检验B组患者血压范围为90~118 mmHg。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肾功能监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有密切相关性。
赵少华开芸张宁缪丹丹金玉郭艳歌
关键词:老年人群血压变异性肾功能损害
2009-2017年淮安市食管癌高发地区内镜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淮安市自2009年开始被纳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转移支付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点。本研究旨通过分析2009-2017年淮安市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探讨高危人群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特征,为全市食管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7年在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洪泽、金湖和涟水三地,采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筛选高危人群,进行食管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由病理诊断最终确诊,对发现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及时开展治疗,筛查结果按年份、性别、年龄组等进行统计描述,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早诊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市共完成高危人群筛查31650人,男女比例为1∶1.34,平均年龄为(55.15±7.77)岁,取病理活检6473例,活检率为20.45%,其中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27%(1666/31650),阳性病例检出率为1.24%(392/31650),早诊率为89.80%(352/392)。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和浸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37%(1382/31650)、0.90%(284/31650)、0.93%(294/31650)、0.18%(58/31650)和0.13%(40/31650)。除浸润性癌外,男性其他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χ^2=6.815,P=0.009;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17.003,P=0.001。结论淮安市食管癌内镜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高发区人群中仍存在大量的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者,应进一步加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人群随访和干预工作,以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孙晴潘恩春孙中明文进博缪丹丹杨欢周金意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内镜筛查检出率
2型糖尿病人群基线血压水平与脑卒中死亡风险关系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的血压水平与脑卒中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对9708例淮安市淮安区和清江浦区(原清河区)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调查,采用多因素比例风险Cox回归分析血压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死亡风险关联,并进一步按吸烟、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分别进行分层分析。自2013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计算随访时长,以脑卒中(I60-I69)死亡定义为终点事件。结果随访时长63833.8人年,脑卒中死亡密度为5.4/1000人年。调整相关的混杂因素后,以正常血压组为参照,Ⅲ级高血压组的脑卒中死亡风险的HR值为4.45(95%CI:2.09~9.48)。分层分析结果发现,同正常血压组相比,吸烟、体质指数≥24.0 kg/m^(2)、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者中,Ⅲ级高血压组的脑卒中死亡风险分别增加3.12(HR=4.12,95%CI:1.16~14.67)、1.97(HR=2.97,95%CI:1.26~7.00)、3.19(HR=4.19,95%CI:1.27~13.86)和5.49(HR=6.49,95%CI:1.97~21.43)倍。排除基线患者脑卒中人群、随访第1年死亡人群及80岁以上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血压水平与脑卒中死亡风险均呈现明显正向关系。结论血压水平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死亡风险,且血压水平与死亡风险呈正向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体质指数者发生的脑卒中死亡风险高于高体质指数者。
梅冬蒙刘景缪丹丹潘恩春沈欢文进博赵倩李殿江孙中明张芹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压水平
P波心电指标预测心房颤动首次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 RFCA)是心房颤动(房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关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探讨预测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的较为实用的心电学指标。方法对172例在2009年至2010年首次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行RFCA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测量术前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波离散度( PWD)、PR间期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PtfV1),探讨PtfV1≥0.04 mV·s在预测首次行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首次行RFCA患者分为复发组(57例)和未复发组(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左心房内径、P-max、P-min、PtfV1≥0.04 mV·s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fV1≥0.04 mV·s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PtfV1≥0.04 mV·s与房颤的Kaplan-Meier曲线及ROC曲线均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fV1≥0.04 mV·s对房颤复发预测的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73.9%。结论PtfV1≥0.04 mV·s能够很好地预测阵发性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臧小彪张嘉莹张树龙龙广宇缪丹丹夏云龙高连君杨延宗
关键词:心房颤动复发心电图射频导管消融
江苏省淮安市高危人群上消化道早期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2009—2017年淮安市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7年淮安市三个县(区)参加此项目的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及内镜检查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问卷相关因素与上消化道早期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对象3961人,其中病例组351人,对照组3610人;男性1567人(39.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性别、吸烟、饮酒、教育、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肿瘤家族史、饮水主要来源、新鲜水果、干果干菜、腌晒食品、烫热食品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人群,食用腌晒食品和烫热食品频次低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降低,OR(95%CI)分别为0.41(0.30~0.57),0.55(0.41~0.74)和0.53(0.37~0.75);有肿瘤家族史、饮水主要来源为浅井水或湖河水,以及食用新鲜水果频次低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95%CI)分别为1.96(1.53~2.51),2.24(1.05~4.78),1.53(1.18~1.98)。[结论]男性人群、有肿瘤家族史人群、饮水主要来源为浅井水或湖河水人群、食用腌晒食品和烫热食品频率高的人群、食用新鲜水果频次低的人群,患上消化道早期癌风险较高。应对有上述特征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文进博孙中明缪丹丹陈思红何士林孙维新周金意罗鹏飞潘恩春
关键词:影响因素上消化道早期癌
RCC起源的VAs患者在RVOT和RCC标测时具有特征性电位及射频消融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分析VAs患者(RCC起源)在接受RVOT与RCC标测时所具有的特征性电位,并分析对应点射频消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接受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患者,对于患者进行RVOT和RCC标测,分析VAs临床表现、RVOT标测及消融效果、RCC标测特征及消融效果、RCC心内电图分析四项数据。结果 VAs患者在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R波直立图像特征明显;46例VAs患者接受起搏标测,40例VAs患者的RVOT EAS起搏心电图与自发VAS有着较为明显的图形区别;59例患者RCC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6.76%,48例患者消融成功于RCC的上缘位置,11例在瓣下消融成功,消融放电次数可以达到3~8次;QRS波平均落后PⅠ位时开始于(31±13.2)ms。成功靶点PⅠ位比非成功靶点PⅡ位振幅高。结论 RCC起源VAs有着较为明显的电位特征,在RVOT EAS处进行放电消融能够产生一过性治疗效果。治疗时,可以利用RCC成功消融位置、P1振幅与领先度辅助治疗开展。
缪丹丹
关键词:射频消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