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溢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针刺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针刺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疼痛、胀满、纳呆及喜温喜按)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2.8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疼痛、胀满、纳呆)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针刺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林采玥林惠冼思彤林辰韦丽丽周玲瑶刘木青黄光田李金溢
- 关键词:胃脘痛慢性胃炎壮医药线点灸脾胃虚寒型
-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land型骨折36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型36例,采用闭合复位先矫正骨折远端的旋转移位,再矫正尺偏移位,然后才矫正向后方移位、X线透视下达到解剖复位。从肱骨内、外上髁远端钻入克氏针至对侧骨皮质固定。石膏托屈肘80°固定。结果 36例患儿平均住院9 d,平均随访1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针道感染及骨化性肌炎,未出现Volkmann挛缩,肘内翻畸形2例。肘关节功能优24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4.4%。结论先矫正骨折远端旋转移位是闭合复位成功的关键,交叉克氏针固定是防止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的好方法。
- 刘明伟黄海滨廖小波段戡何凯毅李金溢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儿童
- 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的联合治疗: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打压植骨、异体腓骨植入与中药被引量:9
- 2018年
- 背景:单纯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远期效果不理想,目前临床采用保髋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打压植骨、异体腓骨植入联合山甲活血补肾经验方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打压植骨、异体腓骨植入治疗24例(28髋)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配合口服山甲活血补肾经验方9-12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临床评价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学评价以ARCO分期及JIC分型为标准,以股骨头出现塌陷>4 mm为终点观察指标,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股骨头生存率。结果与结论:(1)24例患者获得12-78个月随访(平均26.95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末次随访时股骨头总生存率为79%;(2)根据治疗前ARCO分期坏死范围进行分层,ⅡB、ⅡC、ⅢB、ⅢC型股骨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0%,100%,100%,67%,P <0.05);(3)根据治疗前ARCO分期塌陷程度进行分层,A型、B型股骨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7%,67%,P <0.05);(4)根据治疗前正位、蛙位JIC分型进行分层,B、C1、C2型股骨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00%、81%,100%,P> 0.05);(5)结果表明,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打压植骨、异体腓骨植入联合山甲活血补肾经验方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可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更适合于ARCO分期ⅡB、ⅡC及Ⅲ期塌陷程度<2 mm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 曾平赖崇荣李金溢杜敏东何凯毅孙斌黄肖华秦刚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能够缓解或消除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
- 李金溢曾平陈金龙秦刚黄瑾明冯纬纭李美康韩海涛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玻璃酸钠壮医
- 从医教协同角度谈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评价体系被引量:2
- 2020年
-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提升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及保障医疗工作质量均非常重要。但是医疗环境、教师能力和学生自身多方面因素仍然影响着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分析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意义、构建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评价体系原则、“教师评学”评价体系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运用的建议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教师评学”评价体系促进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作用。
- 秦刚何凯毅杜敏东李金溢曾平范思奇
-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
- 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s),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文献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 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项RCTs,620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为3127例,对照组为30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5. 54,95%CI(4. 44,6. 92),P <0. 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VAS疼痛评分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MD=-1. 21,95%CI(-1. 39,-1. 02),P <0. 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MD=19. 43,95%CI(3. 34,35. 51),P=0.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项RCTs报告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受RCTs质量的限制,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RCTs予以证实本文结论。
- 李金溢陈洁洁陈金龙黎红丹李德剑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小针刀玻璃酸钠META分析
- 下肢力量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改善的技术规范化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下肢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针灸组、理疗组、中药外敷组,每组各50例。比较4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训练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其他3组(针灸组:70%、理疗组:72%、中药外敷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比较4组的VAS评分,训练组低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针灸、理疗、中药外敷均能改善其疼痛症状,下肢力量训练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手法。
- 刘明伟黄海滨尹利军李金溢何凯毅
- 关键词:下肢力量训练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康复疗法
- 壮医针药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联合药物内服外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瑞昔布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壮医针刺“梅花穴+膝关常穴”“膝舒方”内服、“膝痹外洗方”外洗患膝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医针药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肖华冯英华李金溢孙斌王广亮袁鸿宇孙权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 CBL联合PACS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索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PACS (Picture Achie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临床带教的8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为结合PACS的CBL教学组;对照组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组,通过2组学生的客观考核成绩与主观效果评价,对比2种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客观考核成绩及主观效果评价的多个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了PACS的CBL模式教学可有效提高临床带教的效率,提升临床带教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潜力。
- 李金溢曾平陈洁洁
- 关键词:CBL教学PACS本科生临床带教骨科
-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TONFH)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质,寻找并鉴定TONFH的潜在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分别采集TONFH患者(实验组)、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各5例,采用TMT联合2DLC-MS/MS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质谱共筛选出有意义差异蛋白344个,并鉴定出15种显著性差异蛋白(P<0.05),其中与正常组对比,实验组中抗粘蛋白1轻链可变区、补体C5(C5)、冷凝集蛋白FS-2 H链、纤维连接蛋白(FN1)、妊娠区带蛋白(PZP)、β肌动蛋白(ACTB)、甘露糖结合蛋白C(MBL2)等7种蛋白表达上调,Igλ链V区4A、多巴胺β-羟化酶(DBH)、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CD5抗原(CD5L)、免疫球蛋白J链(JCHAIN)、补充C1r子组件(C1R)、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III)、凝溶胶蛋白(GSN)等8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TMT)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成功筛选出了TONFH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寻找TONFH特异性标志物及进一步阐明TONF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 曾平陈金龙李金溢秦刚何凯毅杜敏东孙斌李德剑周怡
- 关键词: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蛋白质组学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