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健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静脉
  • 4篇血栓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综合征
  • 3篇下肢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疗效
  • 2篇导管溶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置入
  • 2篇溶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治疗
  • 2篇髂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机构

  • 8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崔健
  • 5篇周汝航
  • 4篇石亿
  • 1篇秦金保
  • 1篇王计划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布加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联合引导下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患者32例,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0.6%(29/32),其中置入下腔静脉支架11枚。术中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32),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经治疗无效死亡;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经抗心力衰竭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另有1例患者于肝静脉破膜、扩张后当天出现血性腹水,予止血、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复发率为9.7%(3/31)。结论介入治疗在布加综合征患者中能够以较小的创伤、较快的恢复速度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已逐渐成为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崔健
关键词: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疗效
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方法: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42)和静脉溶栓组(n=42),联合组采取导管溶栓联合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静脉溶栓组采取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溶栓效果和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16.9±6.2)h和总溶栓时间(74.8±26.4)h均短于静脉溶栓组(P<0.05),尿激酶用量(312.5±121.7)万U亦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2%,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大腿周径差(1.5±0.9)cm和小腿周径差(1.3±1.0)cm均小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远低于静脉溶栓组的31.0%(P<0.05)。结论: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迅速,药物用量少,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崔健王计划周汝航石亿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外科学下肢导管溶栓滤器置入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股腘动脉(femoropopliteal artery,FPA)狭窄或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0%~15%的跛行患者将在5年内进展成严重的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CLTI),导致截肢和死亡的风险较高[2,3]。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s,DCB)通过将血管短暂暴露于抗增殖剂来抑制新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抑制再狭窄目的[4]。该方式在保证动脉原始解剖结构完整的同时,还不留下任何永久性植入物,可给未来的再干预提供选择。
杜树博崔健
关键词:疗效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31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31例行腔内治疗的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手术前后髂静脉狭窄率,及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术后采用多普勒超声随访管腔通畅率及有无支架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25例,单纯球囊扩张6例,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IVCS患者采用置管溶栓。手术前后髂静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3、6个月及1、2、3年髂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6.0%、90.2%、85.6%、84.2%及83.1%。1例(6.5%)患者置入支架后近端回缩移位,行补救性支架置入1枚。3例髂静脉闭塞(单纯球囊扩张),1例术后1年支架内形成血栓,4例下肢溃疡愈合无明显复发,26例下肢肿胀缓解,8例下肢静脉曲张及沉重感缓解。结论腔内治疗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周汝航邓汝淇董训忠柴鹏崔健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支架置入
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治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临床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治疗,下肢功能损害评价优56例,良21例、中2例、差1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损害程度评价优40例,良27例、中10例、差3例。术后随访12—30个月,4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髂静脉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临床中纠正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或者联合静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并且提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能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基础性病变。
崔健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诊治
华法林抗凝导致皮肤坏死1例
2021年
华法林(warfarin)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合成,产生抗凝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评估出血风险。华法林导致的皮肤坏死(warfarin-induced skin necrosis,WISN)是一种罕见的华法林并发症,自1943年首次发现以来,全球仅报道300余例.
邓汝淇石亿周汝航崔健董训忠
关键词:华法林皮肤坏死药物不良反应
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标准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单纯标准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中央型(髂股静脉)和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导管溶栓治疗组(试验组)65例、单纯抗凝治疗组(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消肿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肢大腿消肿率[(83.03±4.53)%]显著高于对照组[(50.42±7.41)%](P<0.05);患肢小腿消肿率[(76.48±8.2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54.95±8.14)%(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有效率为92.31%(60/65),显著高于对照组[14.29%(4/28)](P<0.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90.67%(57/65),PTS率为7.69%(5/65);而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21.42%(6/28),PTS率为14.28%(4/28)。试验组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T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急性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董训忠秦金保崔健石亿周汝航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腔内治疗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64例患者临床资料。常用取出手法有常规取出术和回收钩贴壁取出术,后者包括成袢拽取法、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辅助圈套法2种。64例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51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所有患者均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统计回收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等情况。结果 63例成功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成功率98. 4%(63/64),其中有60例采用常规操作法,2例采用成袢拽取法,1例采用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辅助圈套法; 1例取出失败,因在滤器回收过程中,由于鹅颈抓捕器卡于滤器倒刺内,未取出。所有患者术后无腹部疼痛、出血等情况。滤器平均体内留置时间10 d,出院后规律抗凝治疗,随访1~24个月,随访期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率高,相关并发症少,在临床中应用安全性高。
石亿石晓飞周汝航王文崔健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腔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