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丽萍

作品数:50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第二轮中央重点建设的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艾滋病
  • 16篇影响因素
  • 9篇病毒
  • 6篇高危
  • 6篇HIV/AI...
  • 4篇转介
  • 4篇梅毒
  • 4篇结核
  • 4篇高危行为
  • 4篇艾滋病病毒
  • 4篇HIV
  • 4篇HIV感染
  • 4篇病例
  • 4篇长途卡车司机
  • 3篇性行为
  • 3篇随访管理
  • 3篇老年
  • 3篇艾滋病相关
  • 3篇边境
  • 3篇TB/HIV

机构

  • 40篇南宁市疾病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宾阳县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农丽萍
  • 29篇姚敏
  • 26篇何波
  • 24篇李斯斯
  • 19篇林倩
  • 18篇汤洪洋
  • 17篇岑平
  • 14篇徐红
  • 14篇邓小芳
  • 10篇农全兴
  • 5篇黄晓芳
  • 5篇黎舒
  • 5篇陈文才
  • 4篇徐永芳
  • 4篇许秀东
  • 4篇孙恒
  • 3篇陈世艺
  • 2篇李启新
  • 2篇阙子文
  • 2篇张世真

传媒

  • 1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1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广西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宁市医疗卫生机构AIDS转介服务的开展现状及转介到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南宁市医疗卫生机构AIDS转介服务的开展现状,并分析转介到位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不同级别和性质,选取20个医疗卫生机构,HIV筛查检测数以及2018年1~6月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均较多。对比不同级别和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的转介率、转介到位率,分析转介到位的影响因素。调查患者未获得转介服务及转介未到位的原因。结果20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报告279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其中提供转介服务244例(87.5%),转介到位166例(68.0%)。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介率、转介到位率均高于县(区)级,疾控中心的转介率、转介到位率均高于综合医院(均P<0.05)。未获得转介服务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忘记”“患者当场拒绝转介服务”,转介未到位的原因主要是“追踪失联”“中途放弃”“不在本地”。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转介机构级别、转介机构性质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转介到位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南宁市开展的AIDS转介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转介到位率仍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农丽萍何波黎火佳汤洪洋岑平林倩李斯斯徐红姚敏覃威翱邓小芳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影响因素
2012年南宁市婚内性传播艾滋病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南宁市婚内性传播感染艾滋病(AIDS)病例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南宁市2012年婚内性传播的艾滋病病例资料。结果 2012年南宁市共报告婚内性传播病例296例,其中,横县、宾阳县、西乡塘区居于前3位(57.09%);50岁及以上的年龄段占54.73%;农民或农民工占73.3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88%;67.57%的感染夫妻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和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夫妻双方发现感染时间间隔小于3个月者占40.54%。结论南宁市婚内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已较明显,应提高检测力度,做到早期发现,加大宣传和综合干预,特别是疫情前3位的县区和低文化层次的中老年人群干预工作力度,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是南宁市减少婚内性传播的重点工作。
农丽萍林新勤农全兴陈世艺姚敏徐红覃威翱
关键词:艾滋病
南宁市5县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5县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纳入南宁市5县农村地区的1 185例HIV/AIDS患者及1 013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AIDS与结核病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结核病患者合并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85例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检出率为9.8%(116/1 185),1 013例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率为3.1%(31/1 0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病程阶段为AIDS、近1年有咳嗽、有结核病史、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是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男性、有商业性行为是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南宁市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TB检出率和结核病患者HIV感染率均较高,且均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两类患者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预防TB/HIV双重感染的传播和蔓延。
何波农丽萍黎舒黎火佳林倩汤洪洋姚敏李斯斯岑平陈文才吴敬兰覃威翱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影响因素
不同档次场所暗娼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不同档次场所暗娼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2020年,每年的4—7月,在南宁市城区和H县、BY县,对不同档次场所暗娼开展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低档场所梅毒感染率为9.52%,高于中高档场所(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0,P<0.01)。低档场所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χ^(2)=43.7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50岁以上和感染HIV是低档场所暗娼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场所位置在市区、汉族、初中及以上文化、坚持使用安全套是低档场所暗娼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汉族、坚持使用安全套是中高档场所暗娼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结论不同档次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率存在差异,应结合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活动。
何波农丽萍汤洪洋刘君辉姚敏许秀东农梦妮吴敬兰
关键词:暗娼梅毒影响因素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TB/HIV双重感染患者登记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结核分枝杆菌(TB)/艾滋病病毒(HIV)双重感染(简称TB-HIV感染)患者的登记变化趋势,为制定TB-HIV双重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4-2017年南宁市所有县的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年度报表数据,统计分析不同年度、不同地区TB-HIV双重感染患者登记、结核病患者筛查HIV和HIV/艾滋病(AIDS)患者筛查TB的报告登记变化情况,并对登记报告的趋势进行归因和责任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TB-HIV感染患者占结核病患者的比例为5.28%,其中,横县TB-HIV感染患者占结核病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χ~2=24.260,P<0.001),宾阳县TB-HIV感染患者占结核病患者的比例则逐年下降(χ~2=5.518,P<0.05),各县之间2014-2017年总TB-HIV感染患者占结核病患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32,P<0.001)。2014-2016年,全市TB-HIV感染患者报告数上升了108.97%,其中,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报告上升150.79%,结核病患者筛查HIV登记报告下降66.67%;马山县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报告上升了543.75%,横县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报告上升了933.33%,宾阳县TB筛查HIV报告上升了300%,而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报告则下降了66.67%。因马山县和横县的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造成上升的责任比例分别为102.35%和24.71%,因宾阳县的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造成下降的责任比例为-11.77%。结论 2014-2016年南宁市农村地区TB-HIV感染患者登记快速上升,主要由马山县和横县的HIV/AIDS患者筛查TB登记上升引起。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和艾滋病综合服务机制,对专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采用多种筛查和检测方法,更高质量的发现、治疗现有以及潜在的TB-HIV双重感染者,有效控制结核病和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何波农丽萍黎舒林倩陈文才李斯斯姚敏岑平
关键词:登记
中老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及其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了解低档场所中老年嫖客高危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本市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南宁市B县对低档场所的中老年嫖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高危行为特征和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并采集静脉血3~5m L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接受调查的368名中老年嫖客中,有94.84%(349/368)的人承认最近1年内有过商业性行为,其中,有10.32%(36/349)的人最近1年内每月发生2次及以上,38.40%(134/349)的人每月发生1次;最近1年内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3.35%(256/349);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7.59%(201/349);316名在婚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内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均无人使用安全套;有29.89%(110/368)的调查对象最近半年内曾与非婚非商业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有1.72%(6/349)的人承认最近1年与商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使用过壮阳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嫖客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不坚持使用安全套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平均每次嫖娼价格、最近1年每月嫖娼次数、是否做过HIV检测影响。结论应针对中老年嫖客高危性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不断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率。
农丽萍何波农全兴李斯斯黄晓芳邓小芳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行为影响因素
广西某县高危性行为者梅毒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B县低档场所嫖客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本市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每年4-7月在广西南宁市B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出入低档场所的嫖客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3~5m L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分析其中梅毒感染状况及探讨影响低档场所嫖客人群感染梅毒的可能因素。结果 2013-2015年共调查1 174名低档场所嫖客,梅毒抗体阳性75例,阳性率为6.39%,梅毒抗体阳性率各年分别为5.03%(20/398),5.68%(22/387)和8.48%(33/389),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岁及以上年龄组(OR=2.82,95%CI:1.33~5.99)是低档场所嫖客感染传播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广西南宁市B县低档场所嫖客梅毒感染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60岁及以上为高危因素。梅毒感染是促进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应将艾滋病与性病防治结合,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干预,降低梅毒在嫖客人群中的传播与蔓延。
农丽萍何波农全兴林倩李斯斯黄晓芳李启新张世真韦献林
关键词:梅毒影响因素
2017-2019年南宁市女性性服务者HIV感染率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了解2017-2019年南宁市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控(以下简称"艾防")工作模式推广实施的不同时期,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相关行为的变化趋势。方法 2017-2019年,每年4~7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南宁市城区及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H县、BY县的性服务场所对女性性服务者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分析其中HIV感染率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结果女性性服务者答对≥6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近1次和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由2017年推广前的94.71%、95.62%和90.11%提升到2019年推广后的98.01%、98.01%和92.88%,均呈现逐期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7年推广前的0.53%下降到2019年推广后的0.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率由2017年推广前的2.04%下降到2019年推广后的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性服务场所档次、宣传干预、艾滋病知识是女性性服务者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年龄、性服务场所档次、坚持使用安全套、艾滋病知识、梅毒感染是女性性服务者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推广实施基层艾防工作模式后,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均呈现逐期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达到了较高水平。HIV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总体水平仍然较高,相关部门仍需加强女性性服务者的综合干预工作。
农丽萍何波汤洪洋黎火佳林倩姚敏李斯斯吴敬兰农梦妮许秀东覃威翱
关键词:女性性服务者高危行为艾滋病病毒
广西南宁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8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长期不进展者(LTN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下载1996—2014年8月31日的历史卡片,选取报告时间≥10年(即2004年及以前报告)、现住址为南宁的574例艾滋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574例,根据严格定义归类为LTNP 202例(1.6%, 202/12 545),可随访并存活病例9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情况、随访状态是LTNP分布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存在一定比例的LTNP,为艾滋病长期不进展状态的前瞻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李斯斯徐永芳农丽萍邓小芳姚敏黄晓芳杨曦
关键词:艾滋病长期不进展者人口特征影响因素
我国50岁以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随着中老年人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的增加,其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截至2017年,年龄在50岁以上的艾滋病病例约670万,到2020年这个数据预计会增加到690万。很多老年病例在被诊断时已进入晚期,晚发现比例较大。研究发现我国50岁以上人群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最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当前亟待探索出一个老年人群的有效干预模式,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及早发现感染病例并督促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感染者晚期的健康水平。本文作者就我国50岁以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的研究作一综述。
邓小芳岑平汤洪洋徐红农丽萍姚敏钟永泉杨曦
关键词:艾滋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