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同武

作品数:89 被引量:477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流行病
  • 25篇流行病学
  • 10篇接种
  • 10篇传染
  • 10篇传染病
  • 9篇疫苗
  • 9篇监测分析
  • 8篇预防接种
  • 8篇流感
  • 7篇染病
  • 7篇病毒
  • 6篇流行病学分析
  • 6篇流行性
  • 6篇公共卫生
  • 6篇发病
  • 5篇疑似
  • 5篇疑似预防接种...
  • 5篇预防接种异常...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接种异常反应

机构

  • 75篇郑州市疾病预...
  • 12篇河南省疾病预...
  • 7篇河南医学高等...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市中原区...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绵阳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二七区...
  • 1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76篇韩同武
  • 31篇李国伟
  • 30篇李肖红
  • 25篇李锋
  • 17篇宋彩娟
  • 13篇王松强
  • 12篇徐兰英
  • 12篇王万民
  • 11篇段晶晶
  • 11篇陈欣然
  • 9篇陈彦哲
  • 7篇程真真
  • 7篇梁士杰
  • 6篇董蒲梅
  • 6篇孙文慧
  • 5篇郑天柱
  • 5篇杨红磊
  • 5篇李建彬
  • 4篇乔荣宪
  • 4篇许汴利

传媒

  • 16篇河南预防医学...
  • 14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江苏预防医学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2
  • 7篇2021
  • 19篇2020
  • 13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掌握郑州市2014-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死亡数据,分析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2014-2016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新发病例合计162 203例,死亡38 082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49.06/10万、175.8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842.49/10万,死亡率为205.3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54.45/10万,死亡率为152.09/10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后明显上升,80岁~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达3 334.56/10万和1 819.78/10万。结论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应重视监测管理、强化对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针对性干预和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
孙文慧阎秀芳王松强韩同武李新庆陈欣然
关键词:发病率脑血管病死亡率心血管病
2009-2018年郑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2009-2018年郑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2018年郑州市报告的AHC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共报告AHC病例1795例,年均发病率2.29/10万,无死亡病例。各月均有病例报告,2010年9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其余各年3~9月高发。郊县发病率(3.27/10万)高于中心城区(1.62/10万),中心城区发病率高于周边新区(0.29/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P<0.0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0~5岁,25~40岁年龄组高发。农民(41.45%)、学生(15.99%)和工人(10.03%)高发。结论应加强农村地区及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性场所的宣传教育。
徐兰英李肖红韩同武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病学
一种用于萘甲基化反应的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萘甲基化反应的反应器,具体涉及萘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与制冷器,所述温度计底端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框体,所述框体顶端设有框盖,所述框盖与框体通过搭扣相锁定...
李国伟韩同武陈彦哲宋彩娟孙文慧陈欣然李肖红
文献传递
郑州市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家预防接种门诊216名预防接种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郑州市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知晓率为56.9%,主要来自疫苗说明书、专业书籍和培训。结论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薄弱,应尽快制定指导预防接种禁忌证的实施细则。
李锋韩同武刘大卫冯子健
关键词:预防接种禁忌证知识
2013-2017年郑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郑州市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以下简称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郑州市AFP监测系统共报告655例,主要由金水区和二七区报告,占报告总数的83.97%,78.47%为外地病例,5年期间仅有2例异地报告病例。该病主要发生于7岁以下儿童,占72.06%,男女性别比1.67:1。病例在9月~11月发病例数较多。主要监测指标除2016年的合格便采集率外其他各项均符合方案相关要求。结论 2013-2017年郑州市报告的AFP病例多为外地病例,极少有异地报告病例,监测敏感性高,报告的病例多为小年龄组,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小高峰集中于秋季。
范张洁李锋韩同武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
2004-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2004-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7年郑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939例,以副伤寒为主(70.71%)。2006-2007年和2015年发病率出现2次高峰,其他年份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1.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92/10万。郑州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郊县居民发病率高于市区,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10月,主要集中在15~44岁的青壮年(63.79%),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51%和14.70%。结论郑州市属于伤寒副伤寒的低发地区,但部分县(市)发病率仍较高,应增加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加大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段晶晶安戈周鹏李肖红牛卫东韩同武王松强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
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登封市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行原因,提出防控对策。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描述疫情分布特点。结果该起疫情发生在封闭寄宿制学校的一个宿舍中,宿舍罹患率为25.00%,带菌率为58.33%。结论人群来源复杂、带菌率高、封闭寄宿制学校等是发生疫情的重要原因。建议学校增加传染病监测敏感度,建立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
李锋韩同武王小丽李红民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聚集性疫情传染病
郑州市2011-2018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郑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1-2018年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11-2018年共报告180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病例中恶性疟占80.56%,间日疟占13.33%。病例中141例(78.33%)为非洲国家感染,39例(21.67%)为亚洲国家感染。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5月有一小高峰;病例中男性159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3~64岁之间,78.88%的病例集中于20~40岁。结论郑州市疟疾防治效果稳定,近年来报告发病率在较低水平,今后必须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早诊早治工作。
韩同武李国伟陈彦哲李肖红宋彩娟徐兰英王万民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疾控信息化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疾控信息化系统,包括服务器控制系统、疾控信息化系统、储存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及报警模块,并且,服务器控制系统分别与疾控信息化系统、储存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
李国伟王松强韩同武陈欣然李新庆余志祥杨红磊
文献传递
2013—2018年郑州市百日咳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3—2018年百日咳流行特征,为提高百日咳防控能力提供支持。方法对郑州市2013—2018年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百日咳2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0.455/100万,病例以2018年最多(19例,占82.61%,发病率2.126/100万),其次为2015年(2例,发病率0.248/100万)、2017年(2例,发病率0.227/100万),其余年份无病例报告。病例均在市区,管城区最多12例(占52.17%)。多发于夏秋季,7—8月为发病高峰(占47.83%)。病例均为15岁以下儿童,≤6岁儿童占86.96%,0岁发病率最高(13.226/100万),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3)。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0.532/100万、0.371/10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91%)。2013—2018年百日咳疫苗接种率均≥95%。结论郑州市百日咳报告发病率较低,夏秋季、低龄儿童高发,发病情况或许被低估,应加强监测。
徐兰英李肖红韩同武
关键词:百日咳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病例报告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