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洁
- 作品数:25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0~3岁婴幼儿指血6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婴幼儿体内无机元素的含量状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合理的给幼儿补充无机元素。方法:选取0-3岁421例健康检查婴幼儿,抽取指血100μl,用BH-5100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及配套试剂检测血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指血铁、铜、锌、锰、钙、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32.86μg/m l、0.80μg/m l、6.02μg/m l、0.07μg/m l、67.24μg/m l、37.40μg/m l;锌、钙、铜元素不足者分别占29.40%、7.60%、7.40%,锌、铁元素过量者分别占5.70%、4.00%;铜元素不足除13.92%2~岁和12.20%3~岁组儿童明显高于0~岁和1~年岁龄组(分别为5.17%和4.72%)外(P〈0.05),其他元素的平均含量以及不足和过量的百分人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婴幼儿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婴幼儿存在锌、钙、铜、铁元素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其中以锌的异常人数比例最高;应注意调整婴幼儿的饮食结构,确保维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合理补充不足的无机元素。
- 梁升禄秦小云凌媛韦文洁郝晓鸣蓝秋灵义家运徐兆学黄艳珍
- 关键词:婴幼儿指血无机元素
- 女性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了解女性HIV/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社会支持现状,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社会支持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3例女性HIV/AIDS患者进行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总得分(t=-8.649,P<0.001)、客观支持(t=-9.352,P<0.001)和主观支持得分(t=-9.777,P<0.001)均低于国内常模相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的社会支持总得分(t=3.902,P=0.002)、客观支持得分(t=4.031,P=0.002)、主观支持得分(t=4.016,P=0.002)、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2.763,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有无的社会支持总得分(t=2.471,P=0.017)、主观支持得分(t=2.243,P=0.029)、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6.02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得分(t=0.355,P=0.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低的社会支持总得分(t=-2.024,P=0.048)、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4.83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得分(t=-0.203,P=0.840)、主观支持得分(t=-1.900,P=0.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有配偶/同居者(t=-7.188,P<0.001)、有工作者(t=-2.798,P=0.007)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结论女性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弱于普通人群,婚姻状况及是否有工作是影响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
- 黄水群陆春韦文洁
-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支持主观支持
- 婴幼儿指血无机元素含量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婴幼儿体内无机元素的含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营养指导工作。[方法]对来医院做健康检查的421例0~3岁婴幼儿无名指采血100μl,用BH5100Pl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指血钙、镁、铁、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67.24μg/ml、37.40μg/ml、432.86μg/ml、0.80μg/ml、6.02μg/ml;锌、钙、铜元素低标者分别为29.40%、7.60%、7.40%,锌、铁元素高标者分别为5.70%、4.00%;除铜元素2~和3~岁年龄组的低标百分人数(分别为13.92%和12.20%)明显高于0~和1~岁年龄组(分别为5.17%和4.72%)外(P﹤0.05),其余元素的平均含量以及低标、高标的百分人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婴幼儿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婴幼儿存在锌、钙、铜、铁元素低标或高标的情况,其中锌元素低标和高标的异常人数比例都最高;应当注意调整婴幼儿的饮食结构,确保维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合理的补充无机元素尤其是锌元素。
- 梁升禄秦小云凌媛韦文洁郝晓鸣蓝秋灵义家运徐兆学黄艳珍
- 关键词:婴幼儿指血无机元素
- 柳州市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血清铁、钙水平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成人血清铁、钙含量在不同性别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铁、钙水平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选取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77岁14906名体检者的血清铁(亚铁嗪比色法)含量数据、41666名体检者的血清钙(偶氮砷Ⅲ法)含量数据,对不同性别、年龄组(分为青、中、老年三组)的血清铁、钙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77岁不同性别血清铁水平比较,P=0.2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7岁不同性别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年龄组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血清铁、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铁、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77岁男性与女性血清铁含量无差异,18~77岁不同性别血清钙含量有差异;三个年龄组不同性别血清铁、钙水平不同,血清铁、钙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 蒙巧怡罗兆开黎泳麟钟蕾李晗玥韦文洁于声关小勇
- 关键词:血清铁血清钙性别年龄段
- 医学生艾滋病歧视研究现状被引量:7
- 2012年
- 艾滋病及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耻辱和歧视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公共问题。其中医务人员是影响社会公众心理感受的权威性人群,他们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认识具有社会舆论导向性,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与行为。工作、教育、医疗卫生和社区4个领域是最有可能发生因艾滋病而导致社会歧视的领域,而医疗卫生或卫生保健领域最为突出,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歧视会对求医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理、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使医学生树立反歧视正确态度。
- 黄水群陆春韦文洁
- 关键词:医学生艾滋病歧视
- 低年级医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医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同伴教育志愿者先经过培训,再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对青年同伴进行集中讲授;讲授前后以闭卷、不记名独立填写的方式测试听课对象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听课对象对安全性行为、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答对人数,对婚前婚外性行为、艾滋病患者等问题持正向/积极态度或行为意向的人数均比听课前显著增加(P值均<0.05);对同伴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员表现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都在9分以上。结论同伴教育是一种青年人乐于接受而又有确切效果的健康教育方式,值得应用和推广。在医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梁升禄陆春龙少康郝晓鸣秦小云凌媛韦文洁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
- 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体会与思考被引量:4
- 2016年
- 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课程教学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通过精选典型的、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有教学意义的案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然而耗时耗精力的案例准备、紧张的课堂节奏、学情背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经验均可影响该教学法效果的正常发挥。建议建立案例资源库、研究教学对象知识背景、教师注重多方面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储备,结合课程特点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点和作用。
- 黄水群陆春韦文洁
- 关键词:案例教学卫生法学课堂
- 青年医师健康发展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找出影响青年医师健康成长相关因素,以创造更有利于青年医师健康发展的条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柳州市区医院及周边县级医院临床第一线青年医师就职业态度、价值观取向、生活经济状况与政治需求、对医院及医师管理的参与意识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青年医师健康发展受自身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取向、生活经济状况与政治需求和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探析青年医师健康发展的相关因素,以进行分阶段、有计划、定目标地系统培养,是培养21世纪新型医师人才的需要。
- 韦献飞申志凌韦文洁唐荣兰沈建玲梁战凌媛黄玲
- 关键词:青年医师价值观
- 预防医学多媒体测评系统的应用探讨
- 2006年
- 目的:探讨前期开发的预防医学多媒体测评系统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调查使用该测评系统的师生对它的评价、期望,通过比较使用测评系统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的学习成绩了解教学效果。结果:大部分师生对该测评系统给予较高肯定,两班学习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测评系统对预防医学的教学有帮助,进一步的完善可望对教学有更好的帮助。
- 韦文洁熊云新龙少康
- 关键词:多媒体测评系统
- 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 2007年
- 目的为了预防与控制社区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探讨去除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的措施,对柳州市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397名社区居民通过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社区居民30.3%的人错误地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消极的健康观),低文化人群(初中及以下)高于高文化人群。社区居民中男、女及整体吸烟率分别为41.6%、3.7%、24.2%;男、女及整体饮酒率分别为44.7%、4.7%、26.3%;吸烟率和饮酒率最高的职业是男性个体经营者(52.6%、50.7%),其次是男性工人(46.2%、46.8%)。社区居民中从不锻炼身体及从不吃早餐的比率分别为31.4%、33.0%;男性居民赞同性开放的态度明显高于女性(34.6%、24.8%)。结论柳州市社区居民存在多种健康相关的危险行为,应从政府、社会和家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加强危险因素教育,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 申志凌韦献飞黄玲韦文洁沈建玲梁战秦景新凌媛唐荣兰
- 关键词:健康危险行为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