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俭英 作品数:31 被引量:134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以传统文化推动疾控文化的思考 2013年 1疾控事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宁教授对公共卫生的理解:公共卫生是一门文化的科学,不懂文化的人对流行病学无从谈起。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原因,那么每一次疾病的流行也都有相应的因素导致它的出现。疾病得以在某个地点流行、分布的缘由是受地域。 吴振强 范红娟 茅俭英关键词:传统文化 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宝山区2015-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9 475例,年均发病率为236.41/10万。不同月份发病数、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地区发病率和不同月份聚集性疫情报告数均可聚成3类。5-7月为发病高峰(占44.16%),人群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占73.73%),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顾村镇、杨行镇和罗店镇;聚集性疫情在5-6月报告最多,2015-2016年期间本区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sckievirus A6,Cox A6)。结论 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发病仍处于高强度流行状态,流行特征具有时间、地区、人群差异,优势病原为Cox A6,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高雅 金凯 茅俭英 宗莲 向伦辉关键词:手足口病 聚类分析 上海市宝山区居民散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居民散发诺如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上海市宝山区各级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就诊、实验室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的80例患者为病例组,选择2周内无腹泻、呕吐症状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80例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实验室分型GⅡ型66例,占82.50%,GⅠ型14例,占17.50%。单因素分析显示从事低体力劳动的人群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是从事高强体力劳动的人群的2.446倍(OR=2.446,95%CI:1.228~4.872);发病前3 d接触呕吐、腹泻患者(OR=8.267,95%CI:2.359~28.975)、发病前3 d有外出就餐史(OR=2.822,95%CI:1.467~5.429)和发病前3 d食用海鲜(OR=3.000,95%CI:1.841~4.888)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前3 d接触呕吐、腹泻患者(OR=6.959,95%CI:1.896~25.537)和发病前3 d食用海鲜(OR=2.283,95%CI:1.336~3.899)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饭前洗手(OR=0.609,95%CI:0.408~0.909)为保护性因素。结论上海市宝山区诺如病毒感染以GⅡ型为主。接触患者和食用海鲜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宣传,做好海水产品卫生监测工作。 茅俭英 杨兴堂 金凯 沈隽卿 姜文婕 高雅 向伦辉关键词: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病例对照 上海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某学校一起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集病例、食堂从业人员和食堂环节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 向伦辉 茅俭英 袁国平 高雅 沈隽卿 王洁 杨兴堂关键词:诺如病毒 胃肠炎 文献传递 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住宅整洁程度、可疑饮食史、饭前洗手和便后洗手,OR值分别为0.48、94.00、0.38、0.40;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可疑饮食史和饭前洗手,OR值分别为121.58、0.16。[结论]可疑饮食史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危险因素,饭前洗手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保护性因素。 于科 袁国平 蒋惠芬 茅俭英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 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ARIMA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构建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趋势。方法引用1997-2010年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资料,通过SPSS 16.0软件拟合ARIMA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按照残差不相关原则、简洁原则确定模型结构,依据赤池信息量(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与贝叶斯信息量(Bayesian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用Q统计量对模型适应性进行检验,建立ARIMA预测模型。结果自回归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C=20.331,BIC=22.591,统计量Q=7.060<χ20.05,13(29.819),检验表明ARI-MA(1,1,1)模型是适合的。预测宝山区2011-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水平会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ARI-MA(1,1,1)模型可用于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 向伦辉 袁国平 茅俭英关键词:痢疾 发病率 2010-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沙门菌监测分析及能力评估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评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基于实验室监测腹泻病例和食源性沙门菌的能力。方法 2010-2014年,遴选辖区内2家临床医院和固定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和自然水体等进行连续性主动监测和环境背景监测。分析沙门菌的年度流行曲线和菌型特征,回顾性评估监测系统中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的能力。结果 2010-2014年,监测病例和食源环境沙门菌阳性率为6.9%(269/3898)和5.3%(99/1885)。标本量最多的21~60岁组阳性率(6.2%,168/2714)显著低于标本量最少的〈12岁组(40.6%,39/96),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1。食源带菌以猪肉最高(26.2%,44/168),其次为禽肉:鸡肉(7.8%,9/116)和鸭肉(14.3%,4/28)。人源的优势型依次为鼠伤寒、肠炎、婴儿、汤卜逊和山夫登堡沙门菌,食源菌型较人源更具多样性。人源菌株耐药特征稳定,对环丙沙星和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食源株的耐药率略高于人源,但有下降趋势。监测数据中2010年和2011年较其后的几年更能体现真实的沙门菌年度流行特征。结论上海市宝山区的沙门菌病例以青壮年居多,食源暴露以肉制品最高,流行曲线真实但存在偏倚,应加强监测过程的分段评估和质量控制。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食源性主动监测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建议借助国家网络实验室平台集成暴发应对和分子分型的能力建设。 沈隽卿 张月娟 袁国平 金凯 茅俭英 彭真真 朱倩如 杨兴堂 许学斌关键词:沙门菌 上海市宝山区2016—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2016—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宝山区2016—2020年通过传染病相关监测系统、医疗机构报告等途径收集的公共卫生苗子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宝山区累计报告公共卫生苗子事件546起。累计报告发病2 429例,其中死亡4例。苗子事件发生地区主要集中在辖区的中部和南部街镇。事发单位主要集中在家庭、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类苗子518起,主要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非传染病类苗子28起。报告苗子事件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疑似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聚集性呕吐腹泻和登革热。苗子报告时间高峰在4—6月和8—11月。结论 重点关注4—6月和8—11月辖区中部、南部街镇的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保持麻疹苗子监测高度敏感性,推进重点人群免疫规划工作,加强辖区蚊媒监测与登革热病例主动搜索工作。 谷臣琳 张勤丽 孟杨 茅俭英 秦景香 郑康杰关键词:公共卫生 上海市宝山区2009年国家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工作分析 2010年 茅俭英 袁国平 曹钟艺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流行特征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2018年宝山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报告的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肛拭子和环境标本进行腹泻相关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共报告34起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数364人,平均罹患率为1.53%。疫情持续时间2~8 d,中位数4 d。疫情具有明显季节性,10、11月共发生24起,占70.59%。疫情发生场所分布:幼托机构17起、小学14起、九年一贯制学校2起和中学1起。各场所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7,P=0.003),其中幼托机构罹患率最高,达1.91%,中学最低(0.72%)。28起疫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其中18起疫情由诺如病毒GII型引起,4起由札如病毒引起,6起实验室检测阴性。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在罹患率、病例数、疫情持续时间和场所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病例和呕吐物暴露。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报告较多,而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是主要病原。 茅俭英 金凯 姜文婕 沈隽卿 沈燕华 张月娟 向伦辉关键词:聚集性 呕吐 腹泻 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