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玲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胃镜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化道
  • 2篇检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检查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衍生物
  • 1篇医学生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检查
  • 1篇造影术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细胞
  • 1篇人胃癌细胞系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王玉玲
  • 6篇周永宁
  • 4篇姬瑞
  • 3篇张宏玲
  • 3篇王沁
  • 3篇路红
  • 3篇吴静
  • 2篇任登先
  • 2篇郭庆红
  • 2篇严祥
  • 2篇王惠珍
  • 1篇郭铮
  • 1篇唐承薇
  • 1篇王文辉
  • 1篇王爱勤
  • 1篇慕仲元
  • 1篇薛群基
  • 1篇赵越
  • 1篇张军
  • 1篇周芸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检出及趋势
目的从甘肃省河西地区3家医院全部胃镜诊断病历中分析该地区12年间胃癌的检出情况及演变趋势。方法收集和复习1993至2004年间全部胃镜诊断病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胃癌检出情况以及胃癌各个构成部位的检出率,并对检出率的趋势...
周永宁吴静严祥任登先王玉玲王惠珍王沁张志镒吴正奇张正坤
关键词:检出情况胃镜诊断胃窦癌胃体癌
文献传递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3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王玉玲姬瑞郭铮周永宁张宏玲王文辉
关键词:胃肠疾病出血
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检出及趋势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甘肃省是我国胃癌高发区,而以河西地区最为高发。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胃癌调整死亡率比70年代增长58%。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镜技术逐渐应用于甘肃省各级医院,并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或筛查提供重要方法。本研究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河西地区东部)、武威市肿瘤医院(河西地区中、东部)以及酒泉市医院(河西地区西部)胃镜检查患者相关临床和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河西地区胃癌发病状况及可能的演变趋势。
周永宁张志镒张正坤吴静吴正奇严祥任登先王惠珍王沁王玉玲张军朱小玲唐承薇
关键词:胃癌高发区恶性肿瘤诊断统计分析内镜技术肿瘤普查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增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体外对人胃癌SGC- 7901细胞增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MTT法,筛选药物作用最佳浓度.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诱导凋亡前后的细胞DN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测定CD44表达. 结果: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长(P<0.01),MTT法显示抑制程度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统计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亚二倍体(Sub-G1)凋亡峰;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典型变化,免疫组化及光密度检测示CD44表达下降(216.5±7.0 vs 190.0±14.2,P=0.000). 结论: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生,同时还有下调CD44的作用.
吴静周芸路红王玉玲王爱勤薛群基
关键词: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人胃癌细胞系流式细胞仪分析CD44表达细胞DNA含量
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被引量:4
2013年
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途径和方法。本文深入分析了兰州大学医学生临床教学的现状,并通过实施系列临床教学方法改革,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中,实现了教学与学生的创新、科研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路红周永宁王玉玲姬瑞郭庆红
关键词:临床教学
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酸暴露与胃动素结果的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酸暴露情况,食管动力和胃动素结果的比较,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不同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健康对照18例,RE和NERD各30例参与试验,经症状评估、内镜诊断、24 h食管pH动态监测和质子泵抑制剂试验诊断入组。检测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UESP)、食管体部蠕动压力(即食管近段、中段、远段压力指标)、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 RE组、NERD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LESP、食管体部蠕动压力和蠕动波推进速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RE组和NERD组患者UESP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和NERD组患者食管24 h pH监测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RD组和RE组胃动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RE组和NERD组患者食管动力学和酸暴露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胃动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胃动素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张宏玲王玉玲慕仲元周永宁姬瑞蒋咏梅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动力胃动素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同期两年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确诊病例399例,其中老年组(A组60~85岁)149例及非老年组(B组15~59岁)2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分析。结果 A组呕血率、伴随疾病率分别为21.5%、48.3%,与B组相比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病因方面,不论A组和B组,消化性溃疡仍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其中A组胃溃疡(GU)与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DU明显多于GU,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发生率高,相关上腹痛、反酸和腹胀症状发生率低,伴随疾病多。
王玉玲周永宁王沁姬瑞张宏玲赵越郭庆红路红
关键词:胃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