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瑞

作品数:80 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胃癌
  • 14篇幽门螺
  • 14篇幽门螺杆菌
  • 14篇食管
  • 14篇肿瘤
  • 14篇螺杆菌
  • 11篇食管癌
  • 11篇基因
  • 10篇细胞
  • 8篇病理
  • 7篇临床病理
  • 6篇内镜
  • 5篇预后
  • 5篇早期胃癌
  • 5篇胃肿瘤
  • 5篇氨基
  • 5篇D-氨基葡萄...
  • 4篇凋亡
  • 4篇衍生物
  • 4篇抑制剂

机构

  • 64篇兰州大学第一...
  • 20篇兰州医学院第...
  • 18篇兰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洪泽县人民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4篇姬瑞
  • 40篇周永宁
  • 26篇王玉平
  • 22篇郭庆红
  • 15篇陈兆峰
  • 13篇路红
  • 13篇吴静
  • 12篇刘敏
  • 11篇李强
  • 10篇王军
  • 8篇赵越
  • 7篇叶玉伟
  • 7篇王爱勤
  • 7篇薛群基
  • 7篇袁浩
  • 6篇张宏玲
  • 5篇刘小军
  • 4篇关泉林
  • 4篇王玉玲
  • 4篇周芸

传媒

  • 9篇现代消化及介...
  • 7篇兰州大学学报...
  • 5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癌症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1篇2024
  • 10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8年甘肃省胃癌发病死亡比较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0-2018年全球、亚洲、东亚地区、中国、甘肃省胃癌发病、死亡情况。为中国及甘肃省胃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准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由GLOBOCAN数据库获得全球、亚洲、东亚地区、中国的胃癌世标发病率、死亡率。由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获得2010-2014年中国胃癌中标发病率及死亡率。由甘肃省肿瘤登记处上报的数据获得甘肃省胃癌中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分析五个地区层次胃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并对5个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亚洲及东亚地区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全球的高,中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亚洲的高,甘肃省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中国的高。结论:甘肃省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胃癌的防治仍需作为中国尤其是甘肃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梁元梁元赵永勋姬瑞姬瑞郭庆红关泉林周永宁
关键词:胃癌发病率死亡率
Smad 4在贲门及非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Smad4在胃贲门和非贲门癌中的表达状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之间的关系,探讨贲门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组织芯片技术,对78例贲门癌、113例非贲门癌组织中的Smad4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贲门及非贲门癌中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和66.4%.在贲门癌中Smad4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非贲门癌中Smad4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Smad4表达仅与非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10).结论:在胃贲门和非贲门癌中Smad4的表达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不尽相同.Smad4蛋白表达对非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贲门胃癌不仅在分子水平上同非贲门癌存在差异,在生存预后方面亦存在不同.
李强周永宁张志镒姬瑞路红刘伟
关键词:贲门癌SMAD4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
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胃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其早期诊断率低。胃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主要依靠有创性的检查,如胃镜和活检,费用比较高,可行性较差。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其简便、快捷、无痛苦等优点,成为胃癌患者的理想检查指标。本文主要就近期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以及其对胃癌的协助诊断、预后评估做一综述。
姬瑞周圣辉王玉平周永宁
关键词: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抗增殖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TE-1的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通过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不同浓度COPADG对Eca-109及TE-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COPADG能有效的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及TE-1的增殖,且存在时间及剂量依赖性(P<0.01);不同浓度的COPADG作用48 h之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显示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而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在Eca-109细胞中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峰;电镜下可观察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变化。结论COPADG能有效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及TE-1的增殖,改变其细胞周期分布,导致明显的G0/G1期阻滞,并在一定浓度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吴静路红周芸姬瑞薛群基王爱勤
关键词: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ECA-109细胞增殖凋亡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无创、经济且高效的筛查方法。外泌体及其包含的RNA、蛋白质等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潜力。其中,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虽然没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但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未来还需对外泌体lncRNA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刘妹妹李思平李麻图郑亚姬瑞杨暐张洁王玉平周永宁
关键词:胃癌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生物标志物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时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是最常见的医疗急症之一。内镜检查是评价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有助于确定出血的来源,确定潜在的病因,并实现止血及预测再出血风险。目前的指南建议在就诊或入院后24小时内对所有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但24小时内的最佳时机仍不确定。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的最佳时机。
张晓彤周举坤孙振灿刘添王军姬瑞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预后
内镜下精准断流术与“三明治”疗法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内镜下精准断流术(endoscopic selective varices devascularization,ESVD)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对照试验注册库、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的期刊杂志,获取有关ESVD和“三明治”疗法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2年01月18日。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中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4篇文献资料,总计1433例患者(ESVD组763例,“三明治”疗法组6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RR=1.24,95%CI:1.07~1.43,P=0.004)、静脉曲张消除率(RR=1.90,95%CI:1.51~2.40,P<0.00001)和术后三月再出血率(RR=0.44,95%CI:0.32~0.61,P<0.00001)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并发症总发生率(RR=0.87,95%CI:0.73~1.04,P=0.12)方面无明显差异。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可信。结论ESVD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静脉曲张消除率,降低患者术后3月再出血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包志贤杜洁马小莉刘敏郑亚王玉平姬瑞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META分析
家庭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革兰阴性菌,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感染Hp。我国Hp感染流行率高,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及并发症,但几乎所有Hp感染者的胃黏膜均有炎症变化,25%~30%的Hp感染者会出现多种胃肠道和胃肠道外疾病[1]。长期的Hp感染不仅会导致相关疾病的进展,且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经济和医疗负担。近年因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许多地区的耐药问题使Hp根除率下降,国内外学者对其根除治疗方案进行大量研究,但是治疗效果仍欠佳。Hp具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特点,研究表明Hp主要经口-口、粪-口途径传播,而Hp阳性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可能是Hp根除失败、复发、再感染的原因。本文就Hp的家庭聚集现象、危险因素及防治做一综述。
周举坤张晓彤王军郑亚王玉平姬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性
微信支持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在消化内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38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4—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3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见习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见习生接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见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出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84.2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6.29±8.47)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5.97±8.41)分,均高于对照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出勤率为97.37%,略高于对照组见习生的出勤率(92.11%),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见习生接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使见习生更积极的参与教学当中,进而显著提升其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见习生对教学质量有较高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刘敏王军姬瑞
关键词:消化内科见习带教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出勤率
幽门螺杆菌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4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单极、微需氧、多鞭毛、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人胃黏膜上存活并定植。Hp作为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其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研究表明,Hp感染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EMT的异常调控则会导致胃癌发生。本文就Hp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EMT致胃癌的相关机制研究展开综述,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孙振灿周举坤许云鹏王军郑亚王玉平姬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上皮-间质转化胃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间充质干细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