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勤
- 作品数:39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朗丽”的诗语言踪
- 2022年
- “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从语言层面看,屈赋的朗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色之绚烂。屈赋中高频出现的名物,香草、美人、飞鸟、琼瑶,具有芳洁美好、缤纷盛大的特点。此为物色之朗丽。第二,神之飞扬。抒情主人公超越现实的困境,追溯远古、畅游神境。屈赋中的历史人名、神境地名,呈现出“片晷千年,尺宅千里”的辽阔。此为境界之朗丽。第三,志之坚执。屈赋诗行中的副词和句类,清晰地传达出诗人的主观情志:痛苦而决不犹疑,绝望而更加坚定。此为志之朗丽。
- 梁文勤
- 关键词:屈赋名词副词句类
- 少年心事:《滕王阁序》的抒情写意
- 2019年
- 论及《滕王阁序》,大家总是会记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名句。其实,这篇文字有写景,更有抒情;要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要核,就必须仔细解读文章的抒情部分。比之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类写景佳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才是写作者在极尽铺张夸饰之能事后,真正要倾吐的凌云心志和万丈豪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勃才情高超,能够借助"序"这样一种具有公文性质的文体抒写个人怀抱.
- 梁文勤
- 关键词:《滕王阁序》抒情写意
- 配价理论与汉语语序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语序问题是语法的核心问题,汉语语序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汉语的特点。笔者根据配价理论建立起汉语语序的基本模型,并以此为参照描写汉语语序的种种变异形式:(1)价成分位序的改变:主要包括单纯的位序改变、分裂移位,以及部分同前置词隐现有关的位序改变。(2)价成分数量的改变,包括价成分的减少、增加及汉语特有的共价现象。笔者认为语序变异的深层动因是汉语"线性增量"的表意需要;并列举了语序研究的一个实例:语序变异研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梁文勤
- 关键词:汉语语序配价理论
- 论诗歌中的含蓄
- 2005年
- 从一定意义上说,含蓄是一切诗歌最重要的价值。创作中的凝缩,欣赏中的扩展,是一切诗歌话语在“听—说”过程中达成含蓄的共同途径。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含蓄的底蕴是温柔敦厚,这是礼乐传统赋予含蓄的民族内容。
- 梁文勤
- 关键词:含蓄温柔敦厚
- 屈赋地域特点的语言学研究
- 2018年
- 屈赋的地域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楚地风物:山泽、草木、巫风神话,这些为屈赋提供了地域性素材;楚言楚语:楚辞方言词语以及特殊句法,加深了屈赋的地域特点;夏言楚风:使用句腰虚词、创制单音节音步、变革章法体制。屈原以夏言为材料,灌注自身的情感生命,创制了百世无匹的楚辞。
- 梁文勤陈艺鸣
- 关键词:屈赋楚文化地域性特征
- 句法结构的偏离——《离骚》修辞句法初探被引量:1
- 2011年
- 句法结构的偏离是《离骚》修辞句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单句的句法偏离主要包括:情态语前置、修饰语后置、修饰语悬空;复句的句法偏离包括:分句位序的改变、添加语气词以改变主从关系、句式的叠加与整合。句法偏离的修辞效果主要是:在内容上,强调和渲染了抒情主体表情达意的重心;在形式上,协调了音节声韵,满足了《离骚》节奏音组的韵律要求。
- 梁文勤
- 关键词:《离骚》
- 学者品格:王希杰治学特点述评
- 2015年
- 王希杰先生在其修辞学研究中体现出一种典型的学者品格。这种品格表现在三个方面:学术品格之独立,学术洞见之敏锐,学术表达之真诚。这种学者品格成就了王先生的自信和不从流俗。
- 梁文勤
- 关键词:敏锐真诚
- 方言:一种有价值的校本文化
- 2004年
- 在教学《诗经·氓》时,我在正式开讲前增加了一个环节:用启海方言(吴方言的一支)朗读课文。由于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用普通话朗读过课文,现在听到用启海方言朗读,既觉得新鲜又确实觉得有味:"像唱戏(类似沪剧的念白)一样,和普通话比较起来,更紧凑,更有力度感。""启海口音铿锵有力。
- 梁文勤
- 关键词:南方方言南通话张爱玲作品地区方言地域方言
- 从菜蔬到芳草:汉语诗歌隐喻之滥觞被引量:1
- 2020年
- 《诗》《骚》草木存在着实质性差异:《诗经》草木多为具有实用特质的稻梁菜蔬,屈赋草木则主要是具有审美情质的香花芳草;《诗经》状写草木侧重其丰茂繁多,屈赋侧重草木之芬芳峻洁;就对草木的处置而言,《诗经》高频动词为“采食”类,屈赋高频动词为“采佩”类。屈赋草木具有明显的虚拟性,重新确立了表述重点,加深了语言符号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区分,实现了隐喻的系统性。汉语诗歌隐喻由此滥觞。
- 梁文勤
- 关键词:屈赋《诗经》草木隐喻
- 屈赋隐喻的生成方式
- 屈赋借助三种不同性质的喻象构筑其隐喻世界:(1)同质喻象,喻象的能指和所指一致;"投射"是这类喻象建构隐喻的生成机制。(2)异质喻象,喻象的能指和所指正好相反;这类喻象借助较大的语段、通过"顿跌"完成隐喻的表达。(3)悖...
- 梁文勤
- 关键词:屈赋隐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