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萍

作品数:19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死亡率
  • 3篇血压
  • 3篇患病
  • 3篇高血压
  • 2篇农村
  • 2篇综合干预
  • 2篇慢性病
  • 2篇患病率
  • 2篇患病现状
  • 2篇干预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心脑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机构

  • 19篇青海省疾病预...
  • 2篇青海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泰安市疾病预...

作者

  • 19篇李晓萍
  • 14篇周敏茹
  • 8篇许志华
  • 5篇郭淑玲
  • 4篇景强
  • 2篇巴文生
  • 2篇白雅敏
  • 2篇郝增平
  • 2篇阿克忠
  • 2篇赵文华
  • 2篇周素霞
  • 2篇马福昌
  • 1篇李溥仁
  • 1篇高荣涛
  • 1篇王金桃
  • 1篇杨正雄
  • 1篇王卫军
  • 1篇陈晓荣
  • 1篇赵建海
  • 1篇刘文华

传媒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相关政策在西部农村地区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活动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近年来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不仅使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周敏茹白雅敏许志华车吉李晓萍郭素玲韦文会赵文华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干预
西宁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2008年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今后社区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正常血压、高血压标准及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的知晓率较低,对35岁以上有必要测量血压和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的知晓率较高。居民各种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也相应提高。[结论]应对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提高知识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景强李晓萍龙慧英星吉
关键词:高血压知识
青海省同仁县2013-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牧区同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同仁县2013-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9.29‰,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及先天异常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布:死亡年龄以新生儿为主,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死亡季节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农村地区死亡构成高于市区。结论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婚前医学体检、产后访视等工作,加强产科和儿科的工作协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与技能,从根本上降低儿童死亡率。
李晓萍周敏茹王卫军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青海省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居民糖尿病患病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2个乡/街道24个村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相关调查。结果 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4.29%,其中城市11.19%、农村1.72%、半农半牧区2.25%、牧区1.55%,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6,P=0.001);糖尿病在不同体重指数、高血压、职业性体力活动、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人群中其患病率不同。结论青海省糖尿病患病率高,应加强对居民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针对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李晓萍周敏茹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现状
青海省卫生系统人员高脂血症现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人群血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高脂血症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省、地县、乡不同级别及医疗、疾控、监督等不同部门进行抽样,对选中的单位全体职工进行普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及与血脂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高脂血症现患率为26.38%,且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高脂血症的患率在男女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与高脂血症之间有高度相关性。结论:通过调查发现:(1)高脂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2)血脂水平存在性别差异。(3)血脂水平与血糖、血压水平以及BMI有着密切的相互关联。(4)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是控制与之密切相关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韦文会李晓萍龙慧英
关键词:高脂血症现患率卫生系统血脂水平血脂状况显著性差异
青海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诊断报告一致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对2021年青海省部分医疗机构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 System,NNDRS)报告的33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住院病例诊断信息进行复核,分析其报告一致性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采用典型调查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对2021年青海省32家医疗机构报告的3368例乙肝住院病例进行研究。通过复核病例诊断信息,结合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报告分类与复核分类的一致性,并对一致性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急性、慢性、未分类报告分类与复核分类一致性较差(Kappa<0.40);急慢性复核一致性较差(Kappa<0.40)。影响复核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有医疗机构级别、患者性别、职业、既往史及初次发病诊断单位。省级医疗机构报告的一致性较高,男性病例和牧民病例的一致性优于女性病例及其他职业。有既往史的病例复核一致性优于既往史不清楚的病例。结论2021年青海省医疗机构乙肝病例诊断报告一致性较差,存在分类不准确和重复报告的问题。建议加强医疗机构培训与监督,规范填写“附卡”信息,推广乙肝核心抗体–IgM检测,改善急慢性乙肝的分类诊断,全面提升乙肝病例诊断与报告的准确性。
徐瑾阿克忠阿克忠郝增平巴文生李晓萍李晓萍刘晓庆马贵艳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影响因素
2010年青海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行为方式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市、农村、半农半牧区和牧区四个经济类型36个社区(村)1 116户4 349人进行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结果我省居民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并存。我省居民每标准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我省2002年相比均有所增加,但仍低于《指南》推荐量标准;蔬菜摄入量由2002年的176.2 g上升到228.2 g,上升了29.5%;新鲜水果摄入量由2002年的17.4 g上升到37.8 g,上升了117.5%;奶类摄入量由2002年的48.3 g上升到187.6 g、上升了288.1%;盐摄入量为13.0 g,与2002年相比下降19.5%,油摄入量为34.7 g,与2002年(35.8 g)相比变化不明显,但远高于《指南》推荐量(6 g)和(25~30 g)。贫血、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2%、20.8%、4.3%、19.7%。结论青海省居民膳食状况有较大提高,但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相关性慢性病患病率将是我省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李晓萍周敏茹
关键词: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膳食结构食物摄入量营养相关疾病
青海省1975、2005、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探讨
2019年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许志华周敏茹李晓萍沙琼玥景强
关键词:传染病死亡率人口因素
青海省乐都区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掌握青海省乐都区急性心脑血管的发病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青海省乐都区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831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乐都区户籍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为319.39/10万,男性发病率为341.62/10万,女性发病率为298.18/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216例,发病率为83.02/10万,脑血管病发病615例,发病率为236.37/10万,脑血管疾病发病是心血管疾病的2.85倍。不论是脑血管疾病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80岁组均为最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633.62/10万和1293.10/10万。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乐都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李晓萍周敏茹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死亡率
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县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抽取2个乡、每乡抽取4个村、每村抽取1个村民小组、每小组随机抽取40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共640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4.1%和6.3%,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逐渐增加,女性超重率高于男性。超重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饮酒者的超重率高于不饮酒者,吸烟者的肥胖率低于不吸烟者。结论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青海省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韦文会李晓萍李溥仁沙琼玥张晟
关键词:超重肥胖患病率农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