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韬

作品数:19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A549
  • 3篇镇痛
  • 3篇肿瘤
  • 3篇重症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多模式镇痛
  • 2篇胸科
  • 2篇胸科手术
  • 2篇胸外
  • 2篇血症
  • 2篇酸血症
  • 2篇通气
  • 2篇培养环境
  • 2篇前体
  • 2篇前体蛋白
  • 2篇切除
  • 2篇重症医学

机构

  • 1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营山县人民医...

作者

  • 19篇覃韬
  • 15篇黄冰
  • 14篇黎阳
  • 13篇黄英明
  • 12篇老启芳
  • 7篇谢显龙
  • 6篇彭丹晖
  • 3篇邹龙涛
  • 2篇何伊里
  • 1篇黄玲
  • 1篇陈肖东
  • 1篇蒙丽英
  • 1篇张丽凤
  • 1篇李尤发
  • 1篇杨守志
  • 1篇邓玲燕
  • 1篇于冰冰
  • 1篇邓喆
  • 1篇梅超
  • 1篇周春锋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数学学报(中...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影像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影像特征。方法:采用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影像的结果不同将患者划分成实变组与非实变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影像检查,肺部超声影像显示肺内致密阴影的30例患者纳入实变组,肺部超声影像显示条索、斑片状或磨玻璃的30例患者纳入非实变组,观察并对比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变情况。结果:实变组患者胸膜下病灶数量和胸膜肋间病灶数量分别为(1.42±0.89)和(3.15±1.73),均小于非实变组患者的(3.67±1.55)和(10.74±3.37),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肺部超声影像效果明显,能及时反映出患者肺部实质病变或是非实质病变,使患者能更清晰的掌握自身病情,值得临床借鉴。
张韵希黄冬琴邹龙涛黄英明覃韬黄冰黎阳李冰
关键词:重症肺炎老年
慕课混合情景模拟教学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危重病医学涉及多学科内容,床旁操作多,临床见习课尤为重要。然而危重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监护及生命支持设备多,并不适合进行传统床旁临床见习。目前关于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探讨线上慕课混合线下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探索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覃韬
关键词:重症医学情景模拟教学虚拟现实
多小波采样定理的拓展被引量:2
2012年
采样定理在数字信号通讯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信号通常由它的离散采样数据来恢复.HanBin等人在[J,Comput.Appl.Math.2009,227:254—270]中构造了广义插值加细函数向量.本文研究与广义插值加细函数向量有关的采样定理的拓展问题.
李尤发杨守志覃韬
关键词:采样定理
不同气腹压力对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64例盆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20例,低气腹压组(12 mmHg)23例和高气腹压组(15 mmHg)21例. 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T1)、开腹(气腹)完成(T2)及开腹(气腹)30 min(T3)、60 min(T4)、120 min(T5)、手术(气腹)结束(T6)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胸廓顺应性(Compl)呼吸力学指标. 记录麻醉前(T0)、术后第3 天(T9)和术后第7 天(T10)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1 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通气量(MVV)肺功能指标. 结果 3组各时间点Ppeak、Pplat、Com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气腹组Ppeak、Pplat在T2 -T5 时点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Compl在T2 -T5 时点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而高、低气腹组间Ppeak、Pplat、Comp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各时间点FEV1%、MMEF%、MV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T9 时点FEV1%、MMEF%、MVV%开腹组显著低于高、低气腹组(P〈0.05),在T10时点高、低气腹组MMEF%、MVV%高于开腹组( 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对患者术中呼吸力学干扰均大于开腹手术,但腹腔镜组术后肺功能恢复快,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梅超于冰冰老启芳黄英明覃韬黄冰黎阳彭丹晖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通气功能肺功能
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对A549细胞活性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合成、分泌的影响
黎阳老启芳黄英明覃韬谢显龙黄冰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分析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PONV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85例行插管全麻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术后24 hPONV发生情况,按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手术及麻醉情况、术后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筛选PONV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插管全麻恢复期PONV总发生率10.7%,PONV组127例,非PONV组1058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4.355,95%CI(2.516,7.537)P<0.01]、接受过高等教育[OR=2.036,95%CI(1.309,3.167)P=0.002]、既往化疗史[OR=2.572,95%CI(1.634,4.049)P<0.01]是患者术后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维持使用[OR=0.351,95%CI(0.206,0.597)P<0.01]以及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OR=0.366,95%CI(0.242,0.551)P<0.01]为保护性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9.2%。结论对于PONV高危患者,围术期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术中及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啶有利于降低PONV。
覃韬黎阳谢显龙老启芳黄英明黄冰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
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均分60例择期行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于4组中。A组: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组;B组:舒芬太尼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地佐辛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D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靶控(PCA-TCI)镇痛组。记录4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Prince-Henry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补救措施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Prince-Henry镇痛评分下降幅度较A、B、C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下降幅度较A、B、C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中无需疼痛补救性按压措施的患者较B、C组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使用舒芬太尼PCA-TCI镇痛(镇痛血浆靶浓度0.12~0.14 ng/m L)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且可达到个体化镇痛。
覃韬但嵩山黎阳老启芳黄英明黄冰
关键词: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多模式镇痛舒芬太尼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干预时的拟合血药浓度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干预时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90例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根据手术部位不同分为胸部(A组)、上腹部(B组)、下腹部(C组)各30例。患者术中采用芬太尼静脉注射全身麻醉,根据患者临床资料使用药代动力学模拟软件拟合围麻醉期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测算术后需镇痛时的芬太尼血浆药物浓度。结果需要镇痛时A、B、C三组芬太尼的拟合血药浓度值分别为(0.97&#177;0.20)、(0.86&#177;0.21)、(0.75&#177;0.19) ng/mL,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0~1.04、0.78~0.94、0.68~0.82 ng/mL。血药浓度C组<B组<A组,P均<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时血药浓度存在差异,应个体化、按需进行术后镇痛。
邓玲燕邓喆黎阳黄冰覃韬黄英明彭丹晖
关键词:芬太尼靶控输注术后镇痛血药浓度肿瘤患者
高碳酸培养环境对A549细胞合成、分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浓度CO2对A549活性、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P-C)的影响,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肺保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549细胞按不同CO2培养浓度分为A组(5%CO2)、B组(10%CO2)和C组(18%CO2)。细胞培养24 h、36 h、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前体蛋白(proSP-C)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P-C的浓度。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各观测点的细胞活性均增高;C组的细胞活性则在36 h、48 h降低。(2)B组36 h、48 h细胞培养液中SP-C浓度较A组升高,但是细胞内proS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A组比较,C组24 h培养液中的SP-C浓度已开始降低,但胞内proSP-C在36 h才开始下降。结论 (1)一定的CO2培养浓度升高不影响A549的活性,对SP-C的合成和分泌起促进作用;(2)过高的CO2培养浓度可抑制A549的活性、SP-C的合成和分泌。
黎阳彭丹晖老启芳黄英明覃韬谢显龙黄冰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
白细胞介素-17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免疫调节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将36只SPF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LPS致ALI模型组(LPS组,气管内滴入LPS 5 mg/kg),每组18只。分别于制模后2、6、24 h处死6只小鼠,收集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在肺泡壁及气管壁的浸润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泡壁及气管壁IL-17蛋白表达,分析IL-17蛋白表达与肺泡壁及气管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中IL-17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肺组织、脾组织中CD4+IL-17+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①光镜下观察,NS组制模后各时间点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LPS组制模后肺组织水肿、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各时间点肺损伤评分(分)明显高于NS组(2 h:4.47±1.42比1.10±0.55,6 h:7.93±2.14比1.23±0.50,24 h:12.67±2.67比1.20±0.61,均P<0.01)。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LPS组肺泡壁及气管壁IL-17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而NS组则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定量分析显示,LPS组各时间点肺泡壁及气管壁IL-17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分)均高于NS组(肺泡壁:2 h为2.70±1.40比0.90±0.37,6 h为5.10±1.76比1.17±0.59,24 h为9.67±1.32比1.10±0.45;气管壁:2 h为2.87±0.89比0.90±0.39,6 h为4.97±1.48比1.10±0.41,24 h为8.67±1.54比1.03±0.29,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肺泡壁、气管壁中IL-17蛋白表达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均呈正相关(肺泡壁:r值分别为0.632、0.550、0.466,气管壁:r值分别为0.695、0.662、0.575,均P<0.01)。④LPS组制模后肺组织匀浆液中IL-17含量(μg/L)逐渐升高,各时间点明显高于NS组(2 h:1.37±0.14比1.01±0
秦翌佳老启芳黄冰黎阳覃韬黄英明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白细胞介素-17辅助性T细胞炎症免疫调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