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秀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2篇盐酸
  • 2篇盐酸吡格列酮
  • 2篇神经病变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糖尿病周围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注射液
  • 2篇吡格列酮
  • 2篇格列酮

机构

  • 10篇邳州市人民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曹秀娟
  • 2篇曹玉梅
  • 2篇黄瑞华
  • 1篇杜培洁
  • 1篇钱金华
  • 1篇彭丽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秀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长秀霖治疗HbA1C>9%的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及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HbA1C>9%的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长秀霖联合二甲双胍、卡博平)和对照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卡博平),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FPG、2 h PG较治疗前大幅度下降(P<0.01),治疗组FC-P、2 h C-P与对照组FC-P、2h C-P比较有明显高出(P<0.05),治疗组发生低血糖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长秀霖联合口服药物能有效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对HbA1C>9%的新诊T2DM老年患者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曹秀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胰岛素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治疗的DPN者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工作,常规组和观察组均35例,分别给予甲钴胺、甲钴胺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常规组的65.7%,P<0.05;胫神经的MCV、SCV等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甲钴胺和前列地尔可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痛苦。
曹秀娟
关键词:前列地尔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选择初发60例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8w,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P、餐后2h血糖(PBG)、餐后2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经8w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BG、PBG、HbA1c均显著降低,FINS、FC-P,餐后2h C肽有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血糖迅速达标,消除高血糖的毒副作用,减轻胰岛素抵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黄瑞华钱金华曹秀娟曹玉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岛功能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5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6例予三餐前诺和锐和长秀霖皮下注射控制血糖。Ⅱ组26例予早、晚餐前诺和锐30R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术前血糖达标时间:Ⅰ组(6.8±2.5)d;Ⅱ组(8.9±3.2)d.(﹤0.01)Ⅰ组血糖控制良好。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三餐前诺和锐和长秀霖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可快速、有效、平稳、安全、全面控制血糖。
曹秀娟
关键词:围手术期长秀霖诺和锐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联合二甲双胍0.25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 g口服每天3次,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1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曹秀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于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即黄芪注射液40 ml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 h P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2 hPG、HbAl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UAER、血肌酐、β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0.8) mmol/L比(6.1±0.9) mmol/L、(5.5±1.2) mmol/L比(7.1±1.3) mmol/L、(6.3±0.9)%比(7.9±0.9)%、(1.85±0.29) mmol/L比(2.24±0.32) mmol/L、(4.6±0.3) mmol/L比(5.4±0.4) mmol/L、(2.05±0.15) mmol/L比(2.78±0.38) mmol/L、(69±12) μg/min比(90±12)μg,/min、(76±6) μmol/L比(81±7)μmol/L、(0.23±0.03) μg/L比(0.31±0.04) μg/L],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3.19 ±0.22) mmol/L比(2.31±0.2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曹玉梅曹秀娟黄瑞华彭丽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黄芪注射液阿托伐他汀
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把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弥可保,治疗组28例应用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显效率2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显效率1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周围经病变效果良好。
曹秀娟
关键词: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酸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口服,3次/d。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g,3次/d,口服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IC.Homa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I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3次/d,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0.53g,3次/d。
曹秀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持续15d。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和血淀粉酶、血淀粉酶、血糖及发热恢复正常时间、血钾与尿酮体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其作用的发挥与促进电解质恢复正常有关。
曹秀娟杜培洁
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超敏CRP、HbA1C与D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及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UAER〈20mg/L 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0mg/L〈UAER〈200mg/L 3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200mg/L 30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检测各组的CRP、HbA1C、FPG、TG、Cr、CHOL、CDL-C、HDL-C、BUN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RP、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RP、HbA1C水平明显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与HbA1C从不同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监测CRP、HbA1C对于判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程度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曹秀娟
关键词:CRPHBA1C糖尿病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