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宝昌

作品数:30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病毒
  • 9篇流感
  • 6篇基因
  • 4篇禽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监测分析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儿童
  • 3篇肠道
  • 3篇肠道病毒
  • 2篇血清
  • 2篇引物
  • 2篇荧光
  • 2篇禽流感病
  • 2篇禽流感病毒
  • 2篇流感监测

机构

  • 25篇温州市疾病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平阳县疾病预...
  • 1篇杭州市临安区...
  • 1篇浙江省食品药...

作者

  • 25篇孙宝昌
  • 9篇钭慧芬
  • 8篇陈栋
  • 7篇郑文力
  • 6篇朱传新
  • 6篇吴可可
  • 5篇虞成超
  • 3篇潘琼娇
  • 3篇倪朝荣
  • 3篇李毅
  • 3篇张晓铭
  • 2篇王建
  • 2篇章乐怡
  • 2篇张严峻
  • 2篇周涛
  • 2篇余向华
  • 2篇梁冰
  • 1篇李爱玲
  • 1篇胡玉琴
  • 1篇赵丽娜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疾病监测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第九届中国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手足口病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HFMD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组成及分布,为HFMD防控和发病强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温州地区0-6岁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后利用实时荧光RI-PCR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收集395份标本,检测阳性EV、EV71、CoxA16分别为51例(12.9%)、27例(6.83%)、16例(4.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例(2.02%)。年龄分组中,2~岁和3~岁,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65,P=0.005);在HFMD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率要高于非流行季节,肠道病毒EV(x^2=9.683,P=0.002)和EV71(x^2=7.3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幼托儿童有HFMD暴发班级和正常班级的非感染儿童检测发现,与感染密切接触的儿童携带病毒要高于正常班级的儿童。结论手足口病病毒在儿童隐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要远高于非流行季节。
孙宝昌高娟陈栋钭慧芬朱传新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OXA16
温州市沙门菌MFS外排泵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
钭慧芬包其郁谢爱蓉陈栋孙宝昌李毅朱传新郑文力王欣吴矛矛虞成超陈俐丽
该项目通过对温州市200株沙门菌的MIC耐药试验、菌株MFS外排泵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克隆及基因序列分析,探讨了温州市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以及MFS外排泵耐药基因在温州市沙门菌中的分布情况和结构的多样性,MFS外排泵在沙...
关键词:
关键词:沙门菌基因克隆临床合理用药
2018年—2020年温州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动态分布情况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2018年—2020年温州市外环境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18年—2020年共1796份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流感病毒A型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5、H7、H9亚型检测,H7阳性标本进行N9检测。结果2018年—2020年温州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4.3%、21.0%、14.7%。检出的病毒型别以H9和其他亚型为主,其次为H5,每年均有H5和H9混合阳性标本,2018年和2019年均检出H7阳性标本,无H7N9阳性标本。不同地区、季节、场所、标本类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有差异,城乡活禽市场的阳性率最高,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标本阳性率最高。结论温州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型别多样,有感染人的风险,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钭慧芬孙宝昌王建郑文力虞成超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温州市2009~2016年儿童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对温州市2009~2016年儿童流感监测结果的病原学型别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儿童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哨点医院的门急诊数和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陈栋孙宝昌张严峻杜垚强虞成超吴矛矛吴可可郑文力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病毒儿童
文献传递
2014年温州市317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以腹泻症状为主诉且粪便或肛拭样本检测结果为病原体阳性的门诊和住院病例,进行临床症状、可疑食品暴露史调查,并对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317例病原体阳性食源性疾病病例,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占67.91%(218/321)。检出7个血清群,O3:K6为优势血清型,呈现较明显的夏秋季高峰,成年人群中高发,尤其是26~35岁年龄段;其次为诺如病毒和沙门菌,分别有48株和44株,占14.95%(48/321)和13.71%(44/321)。0~5岁的儿童更易感染,全年均有检出,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主,沙门菌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性状改变,水样便为主(96.85%)。可疑食品暴露史主要是水产及其制品、肉类、禽类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类。结论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定病原体分布情况、临床症状及可疑食品暴露史对食源性疾病的诊治、预防提供非常重要的意义,需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加快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临床实验室在监测过程中的支持作用,逐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
林丹王黎荔山若青蔡圆圆高四海李毅章乐怡孙宝昌上官智慧吴可可
关键词:病原体血清分型副溶血弧菌诺如病毒
荧光素酶标记的BEL-7405细胞体内外成像及肿瘤动物模型建立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筛选表达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的人单克隆肝癌细胞系,用活体成像技术(bioluminescentimaging)在细胞及整体动物水平检测其发光能力,为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肝癌细胞(BEL-7405),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单细胞克隆,在体外用活体成像技术评价其稳定发光能力。BALB/c nu/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内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在肝癌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克隆,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可检测到细胞克隆发光。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克隆皮下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过程,肿瘤发光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是没有观察到肿瘤转移的现象。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单克隆细胞系,结合活体成像技术,建立了一套新的能够用于活体内监测肿瘤生长的研究方法。
孙宝昌靳宝锋侗冬青梁冰李卫华周涛
关键词: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成像
基于多重RAA-CRISPR系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引物组、crRNA序列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重RAA‑CRISPR系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引物组、crRNA序列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对甲型流感病毒的MP基因序列及H1N1和H3N2的H1、N1、H3、N2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设计并筛选出高扩增效率的R...
孙宝昌吴茅茅王伟龙张天然
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菌中bla_(CTX-M-14)基因
2009年
目的探索实时定量PCR检测临床、环境细菌中blaCTX-M-14基因流行情况。方法将收集的65份标本先用ESBL表型确认试验及其KB琼脂扩散法初筛,然后通过菌落平板计数,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出细菌blaCTX-M-14基因C(t)值,最终计算得到平均每个待测细菌中的blaCTX-M-14基因的单个拷贝数。结果从65份标本中分离得到4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实时定量PCR检测后得到四株细菌的blaCTX-M-14基因C(t)值依次为11.08,11.63,11.80,13.46,拷贝数分别为6.92×107copies/μl菌液,4.67×107copies/μl菌液,4.22×107copies/μl菌液,1.35×107copies/菌液,即1.05copies/细菌,1.90copies/细菌,2.92copies/细菌,1.10copies/细菌。结论细菌blaCTX-M-14基因拷贝数的高低与细菌多重耐药现象正相关,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菌中blaCTX-M-14基因的方法具有直观,快捷的优点,有助于检测临床及其环境中耐药菌blaCTX-M-14基因流行情况。
王震钱凯吕建新邹立林陈栋孙宝昌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实时定量PCR
温州地区2007~2009年麻疹血清学监测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患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温州市2007~2009年麻疹网络实验室检测的血清学标本结果进行分析,从病例发生的人群、时间、地域和性别等方面全面分析温州地区麻疹的病例情况。结果实验室共接收标本1883例,麻疹IgM抗体阳性为1052例,阳性率为55.9%,疑似病例44例。男女发病的阳性率没有差别,但是发病人数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从地区分布来看,麻疹主要分布鹿城、龙湾和瓯海等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区,1~7岁组及≥15岁占总病例数71.90%。结论温州市麻疹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其次院内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加强宣传和提高人群的免疫接种率等方法控制麻疹。
孙宝昌陈栋朱传新钭慧芬
关键词:麻疹免疫IGM抗体
温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制定温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外环境结果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方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病程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温州市2014-2017年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1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45.16%,年龄中位数为57岁,21例有基础性疾病,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温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有4个流行季,病例确诊集中在1-3月,占总确诊病例数的83.87%。31例病例中,有明确禽类暴露史27例。病例暴露农贸市场环境标本阳性率较暴露非农贸市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9,P<0.05)。病例暴露农贸市场环境标本阳性率较2014-2017年1-3月未发现病例农贸市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P<0.05)。第2和第4流行季,患者自发病至确诊的时间有所缩短(P<0.05)。结论高年龄并伴有基础疾病者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温州市人群整体H7亚型阳性率不高,以散发为主。H7亚型禽流感病毒高度可能来自活禽交易农贸市场,活禽市场采取休市措施能显著控制疫情发展。
潘琼娇倪朝荣张晓铭孙宝昌李玲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