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新 作品数:29 被引量:159 H指数:8 供职机构: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温州市2005年不同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为了解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温州市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温州市各疾控系统、医疗单位、中心血站、戒毒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各血清样本和资料,其中包括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吸毒人员、献血者、卖淫者及部分术前病人等人群的样本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2005年共检测138 572份血清,初筛检出H IV抗体阳性为179例,确证H IV抗体阳性为70例。H IV抗体阳性率高的人群为H IV阳性者的配偶、自愿检测者、性病病人、吸毒者,阳性率分别为7.69%、3.42%、2.83%、2.57%,术前检查者、献血员、劳教人员H 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低,阳性率分别为0.05%、0.01%、0.10%。70例H IV抗体阳性者中术前检查者、吸毒者、性病病人阳性构成比居前三位,分别为41.43%、21.43%、14.29%,自愿检测者、献血员、劳教人员、H IV阳性者配偶阳性构成比较低,分别为10.00%、7.14%、4.29%、1.43%。结论:温州市H IV感染率在特殊人群中比例较高,虽然一般人群仍处于较低水平但H IV的感染有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所以不仅要继续加强监测,同时还应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提高我们一般人群自我防范意识,以遏制艾滋病在我市的流行和蔓延。 陈栋 钭慧芬 张宏钗 朱传新 孙宝昌 王震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 哨点监测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不确定者转归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者的初筛、免疫印迹试验(WB)条带结果和其随访阳转的关系,提高对转归的预判断。方法收集2012—2016年HIV抗体不确定者酶标、硒标结果、WB条带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酶联伯乐试剂阈值,用logistic回归筛选WB条带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79份不确定标本中,首次2种初筛结果都阳性与最终随访确证阳性符合率高达96.29%。ROC曲线确定伯乐试剂的特定阈值为8,S/CO>8提示随访转归阳性概率大。最常见的带型分别为p24、gp160+p24和gp160+gp120+p24;其中p24带型随访阴性的比例最高,占77.27%,gp160+p24有或无其他条带随访阳性概率较大。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gp160、p24、p17三个有意义的因素。结论初筛酶标、硒标检测结果双阳性,S/CO>8,gp160+p24有或无其他条带,随访结果为阳性概率较大。联合初筛结果、带型情况可较为客观、准确地预测HIV不确定患者转归结果。 吴可可 谢爱蓉 王建 虞成超 钭慧芬 朱传新 郑文力关键词:蛋白免疫印迹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LOGISTIC回归 儿童手足口病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研究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HFMD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组成及分布,为HFMD防控和发病强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温州地区0-6岁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后利用实时荧光RI-PCR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收集395份标本,检测阳性EV、EV71、CoxA16分别为51例(12.9%)、27例(6.83%)、16例(4.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例(2.02%)。年龄分组中,2~岁和3~岁,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65,P=0.005);在HFMD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率要高于非流行季节,肠道病毒EV(x^2=9.683,P=0.002)和EV71(x^2=7.3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幼托儿童有HFMD暴发班级和正常班级的非感染儿童检测发现,与感染密切接触的儿童携带病毒要高于正常班级的儿童。结论手足口病病毒在儿童隐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要远高于非流行季节。 孙宝昌 高娟 陈栋 钭慧芬 朱传新关键词:手足口病 EV71 COXA16 温州市沙门菌MFS外排泵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 钭慧芬 包其郁 谢爱蓉 陈栋 孙宝昌 李毅 朱传新 郑文力 王欣 吴矛矛 虞成超 陈俐丽 该项目通过对温州市200株沙门菌的MIC耐药试验、菌株MFS外排泵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克隆及基因序列分析,探讨了温州市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以及MFS外排泵耐药基因在温州市沙门菌中的分布情况和结构的多样性,MFS外排泵在沙...关键词:关键词:沙门菌 基因克隆 临床合理用药 916例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不同季节、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为浙南地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应用ELISA间接法对2005年3月~2006年11月在我中心门诊注射狂犬病疫苗的916例临床患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後果:接种疫苗后阳性率达84.8%.各年龄段的血清抗体的水平不同,季节和性别对抗体的血清水平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国产狂犬疫苗5针免疫组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是总的阳性率还是偏低,应该加强免疫的剂量和次数,对阴性人群应该再加强免疫,特别是年龄大的人群.同时注意季节因素对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 钭慧芬 朱传新 陈栋 张宏钗 胡玉琴 刘荷叶 王建关键词:疫苗 狂犬病 慢性重度苯中毒患者血T、天然杀伤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姚荣欣 高宝辉 陈慧 朱传新 倪莉 吴凌云 林颖 金栗铭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N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双酚A(BPA)和4-叔丁基苯酚(4-t-BP)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取200μl血清用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甲基叔丁基醚萃取,丹酰氯衍生化后,采用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和含0.1%甲酸的甲醇和水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测定,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BPA和4-t-BP浓度为0.1 ng/ml^5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5;3倍基线噪声所对应的BPA、4-t-BP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5 ng/ml和0.07 ng/ml。在1.0 ng/ml、2.0 ng/ml和10 ng/ml 3种加标水平下,BPA和4-tBP的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88%~104%、83%~9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9%~8.2%、6.1%~13.0%。该方法成功应用于20份实际人血清中BPA和4-t-BP的分析,并且在血清中均检出BPA,但是未检出4-t-BP。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而且灵敏高,准确性好,适合于大规模人群血清中BPA和4-t-BP的分析。 朱传新 郑艳容关键词:血清 双酚A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为沙门菌的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2月温州地区200株沙门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来测定沙门菌MIC值。结果 200株沙门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有一定耐药性,所有菌株都对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200株沙门菌共有39种耐药谱。3种来源菌株有8种相同的耐药谱。分离于患者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样品的沙门菌株呈现更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对5种以上药物的耐药比例分别为57.1%和50.0%,明显高于从业人员(22.5%)。结论温州市沙门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应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引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人群科学的筛选控制体系。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朱传新 钭慧芬 郑文力 胡立成 包其郁 章乐怡关键词:沙门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温州市2019年新诊断HIV-1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2019年新诊断HIV-1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揭示亚型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采集232例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采用巢式PCR扩增pol区基因,于Los Alamos HIV database下载参考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利用HIV Blast工具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获得199例感染者的pol区基因序列,以异性性传播(61.3%,122/199)为主,其次是同性性传播(23.1%,46/199)。同性性传播感染者以19~49岁(78.3%,36/46)的青壮年为主,多为无配偶。共检出8种基因亚型,以CRF07_BC(47.2%,94/199)和CRF01_AE(29.1%,58/199)为主;其次是CRF08_BC(6.5%,13/199)、C(6.0%,12/199)、B(4.5%,9/199)、CRF85_BC(2.5%,5/199)、CRF55_01B(1.5%,3/199)和CRF59_01B(0.5%,1/199)。检出2种独特重组型(URFs),分别是URF(CRF01_AE/BC)(1.0%,2/199)和URF(B/C)(1.0%,2/199)。发现20个传播簇,总成簇比例为20.6%(41/199),CRF07_BC、CRF01_AE和CRF08_BC的传播簇分别为6个、8个和2个;C、CRF55_01B、B和URF(CRF01_AE/BC)的传播簇均为1个。结论温州市2019年新诊断HIV-1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多样,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C亚型占比偏高,成簇率约20%。应加强对HIV-1亚型和传播簇的监测,掌握动态变化趋势。 朱传新 郑文力 金聪囡 吴矛矛 孙宝昌 吴可可 钭慧芬关键词:基因型 同源性 沙门菌MFS外排泵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2015年 目的调查沙门菌9种MFS外排泵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8月温州地区176株沙门菌,用PCR方法检测9种外排泵基因(emr B3、emr B5、emr D1、emr D3、emr K、tet B、floR、yie O、yeb Q)并测序,进行NCBI基因数据库检索,同时测定菌株的MIC值。结果 176株沙门菌中9种MFS外排泵耐药基因均能检出,每株沙门菌中均检测到了2种-8种基因。药敏试验显示176株沙门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所有菌株都呈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的耐药。结论沙门菌中MFS外排泵耐药性相关基因携带率高,或许是沙门菌高度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沙门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建议加强对生畜禽类沙门菌的监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防止耐药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暴发流行。 钭慧芬 张宏钗 朱传新 郑文力 李毅 吴矛矛关键词:沙门菌 耐药 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