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君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沙市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和TCD评估脑高灌注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脑高灌注综合征(CH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TCD诊断CHS,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mRS评分并据此判定预后,分析预后与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情况、CHS及基线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预后良好164例占69.20%,预后不良73例占30.80%;单因素分析示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年龄、房颤、入院NIHSS评分、高脂血症、CHS对预后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CHS、入院NIHSS评分、年龄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TCD评估的CHS与患者3个月后预后不良有关,TCD评估结果可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 周美君黄玉涓余成邹为余辉云
- 关键词:TCD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HS
- 长沙市临床医生脑卒中知晓率调查
- 2022年
- 目的:调查长沙市临床医生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症状识别、治疗方法等的知晓情况,为医院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长沙市三级医院的381例在职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特征临床医生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总知晓率最高的分别为40~50岁年龄段、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年限为10~20年、培训过的医生;对脑卒中症状识别的总知晓率最高的分别为急诊科、主任医师、工作年限为10~20年;对脑卒中治疗方法的总知晓率女性高于男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生对脑卒中少见危险因素、症状识别、治疗方法的知晓率较低,需继续加强相关科室等临床医生技能与理论的培训。
- 傅敏姚远王理周美君向入平余辉云
- 关键词:临床医生脑卒中知晓率
- CTP参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探讨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参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近期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将进展为ACI的25例患者纳入ACI组,未进展为ACI的151例患者纳入非ACI组。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脑部CTP参数,并分析CTP参数对评估TIA后3个月发生ACI的预测价值。结果 176例TIA患者中,有25例进展为ACI,ACI发生率为14.20%。ACI组与非ACI组在性别、身体质量指数、TIA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均高于非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CTP参数中,ACI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水平低于非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最大峰值时间(TTP)水平高于非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CBV、MTT、TTP评估TIA进展为ACI的Cut-off值分别为33.26 mL/(100 g·min)、2.04 mL/100 g、11.33 s、16.08 s;各项指标联合评估TIA进展为ACI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P<0.05)。结论TIA近期进展为ACI过程中CTP参数会发生变化,即CBF、CBV水平下降,MTT、TTP水平升高。CBF、CBV、MTT、TTP及各项指标联合对评估TIA进展为ACI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各项指标联合对ACI的预测价值更佳。
- 陈丽颖余辉云向入平周美君傅敏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
- 不规则趋化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皮质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Longa线拴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大鼠缺血区脑皮质中FKN的表达.结果 正常脑皮质中FKN少量表达(37.03±6.28)个,缺血再灌注3h组FKN表达升高(48.58±7.29)个(P<0.05),24 h组达高峰(112.08±8.26)个(P<0.05),然后下降,7d组FKN低水平表达(40.73±4.02)个(P>0.05).FKN在假手术组有一定水平的表达量0.527±0.002,再灌注后3h组开始上调至0.598±0.004(P<0.05),24 h组达高峰0.833±0.005(P<0.05),维持较高水平直至再灌注后48h为0.735±0.002(P<0.05),7d组回归基线水平0.533±0.004(P>0.05).结论 FKN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动态变化,提示FKN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过程.
- 周美君范学军燕丽娜周军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趋化因子
- 渐进性智能减退患者脑微出血1例
- 2012年
- 脑小血管病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2008年世界中风日主题是"小卒中,大问题"。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的出血性病变形式,其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和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微出血不仅在患有脑血管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中可发现,在正常老龄化人口中亦可发现,其可通过MRI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出。目前越来越多的关注集中在认知功能障碍和脑微出血之间,最近笔者收治渐进性智能减退患者脑微出血1例,特作报道,并文献回顾。
- 周美君范学军
- 关键词:督导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