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秋

作品数:71 被引量:2,93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中国全球基金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4篇结核
  • 41篇结核病
  • 29篇肺结核
  • 18篇结核病防治
  • 14篇结核患者
  • 13篇肺结核患者
  • 8篇卫生服务
  • 8篇结核病防治规...
  • 5篇结核病患者
  • 5篇病患
  • 4篇登记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诊疗
  • 4篇治疗管理
  • 4篇卫生服务管理
  • 4篇流动人口
  • 4篇结核病控制
  • 4篇可疑症状
  • 4篇患病
  • 4篇患病率

机构

  • 6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甘肃省疾病预...
  • 2篇河北省保定市...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山东省结核病...
  • 2篇湖南省胸科医...
  • 1篇河南省结核病...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结核病...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北京结核病控...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宿迁市疾病预...

作者

  • 67篇刘小秋
  • 46篇姜世闻
  • 40篇张慧
  • 34篇王黎霞
  • 21篇李峻
  • 20篇李雪
  • 14篇李新旭
  • 9篇黄飞
  • 9篇杜昕
  • 7篇徐彩红
  • 7篇谢海波
  • 7篇陈伟
  • 6篇赵雁林
  • 6篇成诗明
  • 6篇李卫彬
  • 6篇李游
  • 5篇阮云洲
  • 5篇夏愔愔
  • 5篇胡冬梅
  • 5篇徐汉成

传媒

  • 37篇中国防痨杂志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国防痨协会...
  • 1篇2011年中...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病控制中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现况调查
2010年
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于2006年提出了新的"遏制结核病"策略。该策略强调各国应提供更加容易获得的结核病医疗卫生服务[1],充分调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为此,世界各国设计和实施了面向各类人群,包括结防人员的结核病激励机制以促进"遏制结核病"的策略目标的实现。为了解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结防人员激励机制的分类和实施情况,
孙谨芳么鸿雁刘剑君黄飞赵津徐缓马世文王晓萌杨枢敏刘小秋陈浩
关键词:结核病控制激励机制医务人员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疫情利益相关者
结核病非定点医疗机构肺结核漏诊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2022年全国结核病非定点医疗机构肺结核漏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2年全国肺结核诊断和报告质量专项调查”的横断面调查数据,以全国84家非定点医疗机构诊断且经专家组复核的2 179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肺结核漏诊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漏诊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 179例肺结核患者中,漏诊332例,肺结核漏诊率为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三级医疗机构(OR=1.513,95%CI=1.156~1.980)、年龄0~<15岁(OR=4.987,95%CI=1.790~13.888)、仅咳嗽(OR=1.818,95%CI=1.296~2.550)、单一症状(OR=1.984,95%CI=1.278~3.081)、病原学结果为阴性(OR=7.560,95%CI=3.931~14.540)、无病原学结果(OR=7.834,95%CI=4.151~14.785)、住院患者(OR=1.846,95%CI=1.403~2.429)是肺结核漏诊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非定点医疗机构的肺结核漏诊率较高,漏诊的发生与医疗机构、年龄、症状、病原学结果、就诊方式有关,应根据上述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来提高诊断质量。
阿依奴尔·买买提依不拉音李玉红李涛刘小秋张慧
关键词:肺结核漏诊影响因素
老年肺结核患者随访检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我国2019年年龄≥65岁肺结核患者随访检查依从性,为进一步规范患者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全国登记治疗的年龄≥65岁且利福平敏感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对患者的基本特征,治疗第2、5、6个月末随访检查完成率以及随访检查依从率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随访检查不依从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我国老年利福平敏感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第2、5、6个月随访检查的完成率分别为95.5%、89.9%、86.0%,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2.287,P=0.022)。患者随访检查的依从率为87.4%(48 834/55 8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80岁、家务工作者、离退人员、其他职业、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流动人口、有合并症、诊疗单位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患者随访检查不依从的风险较高,诊疗单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随访检查不依从的风险较低。结论 2019年我国老年利福平敏感初治肺结核患者的随访检查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需加强东、西部地区以及流动人口、专科医院诊疗患者管理和关怀工作,进一步规范治疗随访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康娇洁李玉红刘小秋李涛张慧
关键词:结核老年人患者依从
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模式下定点医院选择条件的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模式下定点医院的选择条件,为制定我国定点医院工作指导意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6月招募6个定点医院模式试点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结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研究对象认为,位置、覆盖范围和区域内数量合适的二级或县区级医院作为定点医院较为合适,三级或市级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不利于医防合作的协调管理且造成该类医院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定点医院位置太偏远或覆盖范围过大会影响患者就诊积极性和治疗依从性;区域内定点医院数量过多会造成病源分散且浪费医疗资源。结论在县区级结防机构作为结核病防治规划执行主体的背景下,二级或县区级医院较三级或市级医院更适合作为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定点医院,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定点医院的位置、覆盖范围及区域内设置数量。
李新旭杜莹姜世闻赵晓刘飞鹰刘小秋张慧王黎霞
关键词:结核病医防合作
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情况的定性调查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为完善医防合作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4月招募3省6个地市和县区(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和济宁市兖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县和长沙市岳麓区,以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和张掖市高台县)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结防机构和定点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结果探索结核病防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提供更好的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是申请实施定点医院模式的主要原因。调查对象认为实施定点医院模式强化了医防合作,提高了结核病诊疗和防控总体工作水平,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发现,定点医院模式在防治经费保障、工作职责衔接落实、医院诊疗工作规范性以及患者医疗负担等方面还面临挑战。结论实施定点医院模式取得了积极效果,得到调查对象的普遍认可,应采取措施完善定点医院模式,保障医防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李峻刘小秋张修磊白丽琼杨枢敏姜世闻
关键词:结核病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发生频度和地区分布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人群中的发生频度和地区分布。方法采用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办公室独立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期间是否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及症状持续的时间)调查全国(不包括台港澳地区)15岁及以上人群中咳嗽、咯痰≥2周和(或)咯血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情况,分析不同人群和地区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港澳地区)176个流行病学调查点447 563人,排除外出超过6个月者125 342人及15岁以下者58 940人,应检263 281人,现场问卷调查实检252 940人,受检率为96.1%。结果15岁及以上人群中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比率为2.1%(5399/252 940)。男性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比率为2.8%(3324/116 939),高于女性的1.5%(2075/136 001)(χ2=521.9,P<0.001);不同年龄组[15~岁组198例(占3.7%)、25~岁组292例(占5.4%)、35~岁组671例(占12.4%)、45~岁组945例(占17.5%)、55~岁组1403例(占26.0%)、65~岁组1197例(占22.2%)、75~岁组693例(占12.8%)]的可疑症状发生频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6.6,P<0.001),65岁及以上人群出现可疑症状的比率是15~65岁人群的2.976~3.335倍(OR=3.150,95%CI=2.976~3.335);本地户籍人口中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比率为2.2%(5026/229 923),高于非本地户籍人口的1.6%(373/23 017)(χ2=30.8,P<0.001);乡村地区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比率为2.5%(3488/138 057),高于城镇的1.7%(1911/114 883)(χ2=214.4,P<0.001);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比率分别为3.6%(2522/69 896)、2.0%(1603/80 926)和1.2%(1274/102 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9,P<0.001)。平原、丘陵、山区和其他地区(除平原、丘陵和山区地理环境之外的地区)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比率分别为1.6%(1805/110 371)、2.1%(1551/74 009)、3.0%(1950/65 646)和3.2%(9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8
李峻刘小秋李雪姜世闻张慧王黎霞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基于数字技术的结核病患者管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使结核病防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DOTS策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以医务人员为主,对患者开展直接面视下督导治疗(服药);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尤其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诸多问题。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让基于数字技术提出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策略成为可能。笔者介绍了数字技术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李智周惠陈晓军张丽杰王森路张慧刘小秋
关键词:结核病例管理计算机通信网络
北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确诊后未在首诊机构登记和治疗管理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目前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和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登记管理工作机制,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昌平、大兴、房山、东城北、顺义和西城7个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较集中的地区,根据北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确诊和登记情况,估算北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确诊但未进行登记的患者中,能够随访到并接受治疗者约占50.O%,以此作为基线估算样本量,同时考虑问卷调查的无应答率,最终确定调查样本量为422例。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各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2014年发现但未进行登记治疗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了解其未登记的原因及后续的诊疗情况(调查从2014年12月31日开始,按照患者诊断时间的逆顺序,逐一电话调查)。此次共计电话调查451例患者,其中拒答者50例,接受调查的401例患者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计373份。结果44.8%(167/373)患者没有在初次确诊单位治疗的原因为“回老家治疗”,其中,最终选择回老家治疗的患者占52.3%(172/329)。95.7%(357/373)的患者在确诊后又前往其他医院就诊,其中有82.6%(295/357)的患者前往其他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88.7%(331/373)的患者在离开首诊单位后接受了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有8.2%(27/331)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断治疗情况,23.6%(78/331)的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医院数量≥2个。结论患者在首次确诊后,未在首次确诊单位进行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回老家治疗”。由于对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认知不足,该人群存在自认为不需要治疗、中断治疗和盲目就医等行为,其确诊后的后续治疗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控制措施不当,很�
李雪姜世闻高永鑫刘小秋
关键词:居住流动性卫生服务管理
结核病专科医院患者规范诊疗与信息传递干预试点实施结果评价
背景:结核病专科医院在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包括对患者的转诊率低、二线抗结核药品滥用现象严重,以及患者的治疗完成率低。为规范结核病专科医院对肺结核患者的诊疗工作,与结防机构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中国疾控中心结...
刘小秋
关键词:医防合作住院患者
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开展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评价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病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项目实施现场河南省3个县和湖北省3个县(市)2020年7—12月65岁及以上老年人相关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参加体检/随访情况、症状筛查情况、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转诊情况及肺结核确诊情况等,并分析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效果。结果:研究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49842名,其中,324598名进行了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321383名筛查记录有效,实际筛查率为91.87%(321383/349842)。共筛查出1466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其中,1290例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就诊率为87.99%(1290/1466)。经检查,共诊断出5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53例为有可疑症状者,1例无肺结核相关症状因其他疾病就诊确诊为肺结核,结核病检出率为16.80/10万(54/321383)。2020年6个县(市)共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547例,其中,通过基层主动症状筛查发现54例,主动症状筛查策略的实施使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现数增长了10.95%[54/(547-54)]。结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具有可行性,且取得一定效果。
吴塔娜李玉红刘小秋
关键词:老年人卫生服务研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