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新亚

作品数:2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文联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文学
  • 5篇小说
  • 4篇文化
  • 3篇诗歌
  • 3篇启蒙
  • 3篇情感
  • 3篇情感方式
  • 3篇文艺
  • 3篇美学
  • 2篇当代女性
  • 2篇渔歌
  • 2篇知识分子
  • 2篇人文
  • 2篇人性
  • 2篇沈从文研究
  • 2篇生命
  • 2篇诗歌创作
  • 2篇抒情
  • 2篇女性
  • 2篇唯美

机构

  • 21篇湖南省文联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评论》编辑...

作者

  • 27篇马新亚
  • 1篇魏晏龙

传媒

  • 10篇创作与评论
  • 3篇现代语文(上...
  • 2篇南方文坛
  • 2篇武陵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艺海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诗探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音乐教育与创...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主流文学内部的审美建构看沈从文的“抒情”
2018年
沈从文的"抒情"与他所坚守的"文学革命"的主张,以及他的"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等观念是一以贯之的,共同体现了他的文学本位主义思想,彰显着主流文学内部偏重文学性的一方对偏重功利性的一方的纠偏与制衡;在"个人话语"与"集体话语"、"边缘话语"与"中心话语"的对话与冲突之中,沈从文文学思想的复杂性与深刻性才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
马新亚
关键词:复调边缘话语
人与自然的契合——论沈从文的人学观念被引量:2
2017年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作品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契合,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创作方法,更体现为如何表现自我与他者的艺术观和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宇宙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可以将道德秩序、生命元气赋予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神性"维度缺失所带来的道德失范和生命萎缩;单个的人与人类也是一个整体,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才能使速朽、有限的"小我"永生不朽。沈从文的整体论宇宙观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人学观念提供了一种类似宗教的超越性背景。
马新亚
关键词:整体论宇宙观人学观念
沅江河畔的渔歌与梵音——评谈雅丽的诗歌创作
2013年
我静静,坐在有青苔的石板上俯瞰这样的江水,远处江面的捕捞船和近处。
马新亚
关键词:诗歌创作渔歌江河
墨蕴锦绣偕古今 笔走龙蛇品“九闲”——评陈義明的书法理论与艺术主张
2013年
羲明先生自号“九闲道人”,“九闲”则是指“卧闲云、听闲水、观闲友、品闲茶、闻闲书、玩闲墨、踱闲步、养闲心、做闲人”。先生“读经之余,书翰之暇,作画、制印、为联、品茗、搜古、莳兰、揽胜、笑噱、清谈,以至引绳治木,皆能中规,引灌艺园,别有心裁。皆充实于其生活,分享于师友,而不穷逐其嗜欲,以多情为累。自言闲于其中,乐乎其问,因号九闲道人”。①先生认为,佛家讲求“六根清净”,“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众生由于外务,所以易于不知所归,因而真性蒙蔽,起惑造业,丧失本有灵性,所以他提倡“九闲”,
马新亚
关键词:艺术主张书法理论道人
论田汉早期话剧的唯美与感伤
2017年
田汉早期剧作中的唯美、伤感,并不仅仅体现为青年一代找不到方向时的迷惘与徘徊,而更体现为一种反抗现实的少年诗心,以及对"灵肉协调"至高境界的追寻。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他早期的剧作触及到了现代思想史上的重大命题,而对特殊审美对象的选择,则使他的作品更富现代意味。
马新亚
关键词:人文情怀
“爱欲”的抽象与“神性”的重建——也谈19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2016年
沈从文1940年代的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乡土抒情小说”,以((长河》《雪晴》为代表;二是“文体实验”类作品,以《吾虹摘星录》役技虚》《七色魇》三部集子为代表。
马新亚
关键词:小说创作神性爱欲乡土抒情小说文学作品
熔铸生命经验 确立整体观念——也谈当下文学批评的标准
2016年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有文学作品及其传播、消费和接受以来,文学批评就随之产生和发展,并且构成文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一种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影响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又推动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马新亚
关键词:生命经验整体观熔铸文学活动文学理论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
2017年
2017年9月14日,由湖南省文联主办,创作与评论杂志社、中华诗词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协办的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夏义生,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文艺报》原总编辑、
马新亚
关键词:诗美学《文艺报》中华诗词党组书记
浅论金沙歌词的美学追求
2017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美学观念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中国来。如何追求情感方式、表现手法、语言形式的“现代化”,就逐渐成为为新文学的发展方向。歌词,从广义来讲,应属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诗歌的内容以及形式的“现代化”会直接波及到歌词的创作。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歌词乃至新文学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
马新亚
关键词:现代歌词美学追求美学观念情感方式语言形式
从“乡下人”的边缘立场看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重构
2016年
在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都是启蒙的承担者,而在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充斥其间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沈从文的"乡下人"边缘立场显得格格不入。他以道德为核心,以实践为依托,展开对"知识分子"极具个性化的批判、想象、重构;他所持的立场是对文艺独立性的坚守、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对传统知识分子责任担当与道德操守的坚守。
马新亚
关键词:边缘立场精英意识独立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