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裕昌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地面塌陷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地面塌陷
  • 2篇整治
  • 2篇整治研究
  • 2篇塌陷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压强
  • 1篇压强差
  • 1篇岩溶水
  • 1篇真空负压
  • 1篇水位
  • 1篇土洞
  • 1篇负压
  • 1篇盖层
  • 1篇测量法
  • 1篇测量方法

机构

  • 4篇铁道部第二勘...

作者

  • 4篇陈裕昌
  • 2篇陈国亮
  • 2篇谭鸿增
  • 2篇张江华
  • 2篇李乃非
  • 1篇曾德礼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岩溶地面塌陷机制、预测及整治研究被引量:22
1990年
本研究采用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及野外调查等多种方法,得出了当地下水位变动时产生的压强差效应是导致塌陷的主要成因机理的新概念.对岩溶地面塌陷提出了定性预测。半定量预测指标及定量预测的数学表达式和整治措施.
陈国亮陈裕昌谭鸿增张江华李乃非
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
压力水位计法——一种新的地下水位测量方法被引量:1
1992年
在了解地下水动态,评价地下水资源时,首先应该知道地下水位及其变动与输出、输入的流量变化的关系。因此,对地下水位的测量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本方法根据压力传递的原理,将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过程借助仪器显现于地表,既直观又精确,并能显示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过程,是测量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曾德礼陈裕昌
关键词:地下水水位测量法
溶岩地面塌陷机制、预测与整治研究
岩溶地面塌陷已成为环境地质的一大公害。我国受害严重的首指矿山与铁路运输,次为农田水利城市建设与人民经济生活等。为防治提供依据,需弄清国内外众说纷云的致塌成因与机理。本研究采用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及野外调查等多种方法,得出了...
陈国亮陈裕昌谭鸿增张江华李乃非
岩溶地面塌陷模型设计与试验被引量:2
1989年
目前,人们对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的认识,尚有“潜蚀论”、“真空吸蚀论”等多种不同观点,这就妨碍着对这一灾害的有效防治和预测。因此,塌陷机理的研究将刻不容缓。野外的调查、测试和分析,是认识塌陷成因机理的重要步骤,但千变万化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作用力,往往使问题的本质模糊不清,难以抓住要害,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这就有必要通过模型试验来重现其地质现象,深入认识某些因素的作用和过程,进一步掌握其规律性。另外,模型试验还可将各主要成因条件,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系统的试验,为研究提供大量试验数据,这也是野外调查测试所无法作到的。
陈裕昌
关键词:地面塌陷岩溶水真空负压盖层土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