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组织病理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陈竹雷学忠
- 关键词:肝脏活组织检查病理学
- 36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的探讨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方法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6例HIV感染孕妇采取抗病毒药物、选择性剖宫产、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结果除1例失访,2例新生儿HIV抗体阳性,余33例(91.7%)新生儿两次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产前抗病毒药物阻断、分娩期产科干预联合新生儿人工喂养的母婴阻断措施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率、控制儿童艾滋病传播病的重要措施。
- 魏红周敏曾丽金燕陈竹
- 关键词:艾滋病妊娠母婴阻断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 2010年
- 胡蓉王丽陈竹曾义岚朱帆何盛华唐玉珍张琼
-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病
- 人工肝治疗患者股静脉置管112例护理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以保障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方法总结人工肝治疗患者进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结果 112例行人工肝治疗患者股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为3 20 d,平均留置时间为13.21 d。股静脉置管共发生不良反应32例(28.57%),其中渗血20例,误入股动脉8例,血肿2例,导管脱落1例,晕针1例。无1例发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空气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股静脉置管的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保障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
- 周明陈竹刘颜蓉刘梅王丽
- 关键词:股静脉置管护理人工肝治疗
- 15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以及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某院2005~2009年发生的15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进行职业暴露分级判断、危险度评估及预防性服药,并检测其HIV抗体。[结果]15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中,护士最多见(9例,占60%),其次为医生(4例,占26.67%)及检验人员(2例,占13.33%)。暴露方式以接触暴露最多(10例,占66.67%),其次是针刺伤(5例,占33.33%)。暴露分级以二级暴露最多(10例,占66.67%),其次为一级(3例,占20.00%)及三级(2例,占13.33%)。暴露源类型以重度最多见(12例,占80.00%);污染物来源以血液为主(13例,占86.67%)。预防用药13例,未进行预防用药2例。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当天、第4周、8周、12周、24周及48周时对所有职业暴露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及时、规范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正确评估其暴露级别和危险度,尽早、全程预防性用药是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HIV感染风险的关键。
- 王丽胡蓉毛碧容陈竹辛隽曾义岚李秀英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危险度评估预防性用药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肝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世界范围内AIH约占慢性肝炎的10%~20%。及时适当的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尽可能避免肝移植。本文对AIH的发病机理、
- 陈竹曾义岚王丽胡蓉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自身免疫反应慢性肝炎发病机理
- 四川省20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2月5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20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及治疗转归。结果20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4~84岁,平均(57.4±16.5)岁;13例(65.0%)患者有1种或多种并存疾病,包括高血压(9例)、糖尿病(6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等。11例患者(55.0%)有武汉居住或旅行史,4例患者(20.0%)有湖北省非武汉地区居住史,3例患者(15.0%)有确诊患者接触史,2例患者无上述流行病学史但均有非疫区旅游史。患者以发热(100.0%)、咳嗽(100.0%)、气促(75.0%)及乏力(65.0)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第3~10天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明显升高,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自然杀伤细胞(CD56+)计数明显下降。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双肺感染病灶广泛,进展迅速。16例(80.0%)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其中6例(30.0%)经鼻高流量吸氧病情无改善后转为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3例(15.0%)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5.0%)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截至2020年4月8日,死亡3例,余17例均已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为21.4 d。3例死亡患者均为老年并合并心脏病、肺病等基础疾病。结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部分患者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有利于改善预后。
- 曾明全雷学忠张敏利陈竹陈竹张玲王波王波冉启惠邓超张丽慧杜清
- 关键词:重症肺炎流行病学
- 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分析4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救治积累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例经血液净化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均有基础疾病,并在3-6d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抗病毒、抗菌、支持等内科治疗,2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有利于改善肝肾功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副作用少,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症发生的早期应用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 王丽胡蓉陈竹曾义岚
-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
- 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敏感性决定区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陈竹雷学忠
- 关键词:普通干扰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疗效欠佳病原微生物
- 含贝达喹啉的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研究含贝达喹啉的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8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采用含贝达喹啉的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的6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接受不含贝达喹啉治疗的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69例,其中男44例,女25例;年龄21~63岁,平均(34.6±11.0)岁;58例(84.1%)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11例未完成治疗,包括死亡3例(4.3%)、失访1例(1.4%)、退出研究1例(1.4%)以及因不良事件停药6例(8.7%);54例基线痰培养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中,49例在治疗24周内痰培养结核杆菌转为阴性(阴转率为90.7%),中位阴转时间为13.0周。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6~66岁,平均(35.5±13.2)岁;53例基线痰培养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中,30例在治疗24周内痰培养结核杆菌转为阴性(阴转率为56.6%),中位阴转时间为12.0周。试验组的24周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133,P<0.001)。试验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功能异常(42例,60.9%)、QTc间期延长(37例,53.6%)、电解质紊乱(20例,29.0%)及血液系统损害(20例,29.0%)。37例QTc间期延长的患者中,包括8例QTc间期≥500 ms及29例QTc间期≥450 ms且<500 ms,中位发生时间为16.0周,其中25例患者在贝达喹啉停药后4~48周发生QTc间期延长。结论含贝达喹啉的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痰培养阴转率高,但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需严密监测心电图,警惕贝达喹啉的潜在心脏毒副作用。
- 陈艳陈竹陈竹鲁小莉李鹏林瑞陈雄刘宇红刘宇红高孟秋李亮
- 关键词:结核病耐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