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成相

作品数:24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理学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色谱
  • 5篇原子
  • 5篇相色谱
  • 5篇光度
  • 5篇光谱
  • 5篇光谱法
  • 5篇不确定度
  • 4篇多环芳烃
  • 4篇色谱法
  • 4篇污染
  • 4篇光度法
  • 4篇分光光度法
  • 3篇电感耦合
  • 3篇电感耦合等离...
  • 3篇原子吸收
  • 3篇原子吸收光谱
  • 3篇原子吸收光谱...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吸收光谱

机构

  • 16篇合肥市疾病预...
  • 7篇安徽省电子产...
  • 5篇南昌大学
  • 3篇安徽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徽省合肥市...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作者

  • 24篇葛成相
  • 13篇李四生
  • 10篇李昌安
  • 7篇李家涛
  • 7篇张霞
  • 7篇宋晓琼
  • 5篇戴震
  • 4篇倪永年
  • 3篇李建伟
  • 3篇王勇
  • 3篇单晓梅
  • 2篇常君瑞
  • 2篇周浩丰
  • 2篇吴英
  • 2篇张克才
  • 2篇杜姗
  • 1篇李莉
  • 1篇吴金菊
  • 1篇方四新
  • 1篇周勤文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硝酸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锰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葛成相张霞杜姗王勇李家涛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不确定度
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吲哒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
葛成相倪永年
关键词:吲哒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速差动力学
文献传递
化学计量学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对近二十年来用光度法检测药物进行了综述,按照药物的不同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应用情况。 第一部分本节对不同光度方法检测药物展开了评述,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
葛成相
关键词:药物分析化学计量学光度分析法
文献传递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和血液中22种植物毒素
2024年
目的 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为检测手段,建立尿液和血液中22种植物毒素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进行QuEChERS净化处理后,基体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全扫描模式同时对22种目标物进行定量分析测定。比较QuEChERS方法的不同提取溶剂种类、净化剂的选择和用量对样品提取与净化的影响,通过优化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参数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结果 尿液和血液中22种待测成分的回归方程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6,检出限分别为0.01~1.00μg/L和0.01~0.90μg/L,定量下限分别为:0.1~3.0μg/L和0.03~3.0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70.5%~125%和73.7%~118%,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2%~15.2%(n=6)和1.2%~13.5%(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实现了血液和尿液中22种植物毒素的高效快速定量分析,为生物样品中痕量植物毒素测定提供了参考。
李四生张维章剑葛成相朱国勋李昌安徐慧吴金菊
关键词:尿液血液植物毒素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16种多环芳烃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索利用改进PM_(2.5)中16种多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肥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含量。方法取采集空气后滤膜1/4剪碎,乙腈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用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专用柱(4.60 mm×250 mm,5.0μm),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流速1.5 mL/min,梯度洗脱,PDA检测器和FLR检测器同时检测。结果16种PAHs空白加标回收率在72%~105%之间,标准曲线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0.999,相对标准差(RSD)0.61%~7.72%,方法检出限为0.004~0.023 ng/m^(3),定量下限为0.014~0.094 ng/m^(3)(采样量为144 m^(3))。结论改进过后的方法在检测合肥市大气颗粒物PM_(2.5)中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提高了低环数PAHs回收率和PAHs分离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周浩丰李四生葛成相李昌安
关键词:多环芳烃超声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
工作场所空气中1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2025年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同时快速测定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后,二硫化碳溶剂解吸样品,采用CD-Wax毛细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1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检出限为0.09~1.80μg/mL,定量下限为0.30~6.0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6~1.20 mg/m^(3),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4.80%,批间RSD为2.52%~7.95%,加标回收率为93%~107%。提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解吸效率、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特点,适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1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快速检测。
李四生葛成相张克才王婉婉刘必勇宋晓琼李昌安
关键词:工作场所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法
合肥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源解析及致癌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分析合肥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布的时空和季节性变化,解析其来源,并评价其致癌风险。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合肥市大气PM_(2.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PM_(2.5)中16种PAHs进行检测,用诊断比率法(diagnostic ratios,DR)和正矩阵因式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解析PAHs的来源,并评价其终生致癌风险。结果合肥大气PM_(2.5)中总多环芳烃(ΣPAHs)的浓度范围0.24~39.85 ng/m^(3)。ΣPAHs平均浓度为冬季(8.12 ng/m^(3))>秋季(5.22 ng/m^(3))>春季(4.42 ng/m^(3))>夏季(3.17 ng/m^(3)),其中冬季浓度是夏季的2.56倍;几乎所有样品蒽/(蒽+菲)比值均大于0.1;汽油和煤炭燃烧对排放的贡献分别为25.7~49.4%、和29.7~39.0%;冬季成人和儿童的总致癌风险平均值分别为5.24×10^(-9)和0.89×10^(-9)。结论合肥市大气PM_(2.5)中ΣPAHs含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呈冬季较高,其主要来源为汽油、汽车尾气和煤炭的燃烧,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葛成相沈彤张霞李四生李昌安刘梓凯汪岩陈轶群
关键词:源解析致癌风险评价
微波消解-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母乳中碘含量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索建立测定母乳中碘含量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方法母乳样品经HNO3-H2O2体系微波消解后,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解液中的碘含量。结果乳汁碘浓度在0—30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0.9999,最低检测浓度为8μg/L(取样量5.00m1);高、中、低三种浓度相对标准差(RSD)〈4%;回收率为86.5%-102.6%,900份母乳碘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值为169.2μg/L。结论微波消解-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母乳中碘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现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母乳中碘含量的测定。
李四生宋晓琼葛成相戴震李家涛
关键词:微波消解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母乳碘缺乏病
合肥市2018—2022年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污染水平,分析其来源和评估对人群健康影响。方法利用石英滤膜采集2018—2022年合肥市大气PM_(2.5),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石英滤膜中铝(Al)、铬(Cr)锰(Mn)、镍(Ni)、砷(As)、硒(Se)、镉(Cd)、锑(Sb)、铊(Tl)、铅(Pb)等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污染来源解析;利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估4种致癌元素As、Cd、Cr、Ni和5种非致癌元素Pb、Mn、Se、Al、Sb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结果合肥市大气PM_(2.5)中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含量的年平均浓度为Al>Pb>Mn>As>Se>Sb>Ni>Cr>Cd>Tl,各元素平均浓度呈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变化,大部分元素年度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污染来源分为包括燃煤、交通和工业生产的混合污染源、以地壳元素Al元素为代表的自然源和工业活动污染源三种;致癌和非致癌元素经呼吸途径对暴露人群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在4.22×10^(-15)~1.67×10^(-7)之间,较人群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10^(-6))低。结论合肥市PM_(2.5)中被测元素主要来源有混合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自然源三类,9种元素的年均超额危险度远低于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小于10^(-6)),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宋晓琼李建伟李四生葛成相李昌安
关键词:ICP-MS大气污染
硝酸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锰被引量:1
2009年
葛成相张霞李家涛吴英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生物样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