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作品数:31 被引量:124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更多>>
一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样品集的病例信息,建立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并根据预设的特征排列规则和标志分组规则,得到第一分组表集和第二分组表集,基于随机森林机器学... 静进 李秀红 陈嘉洁 王馨 陈倩 戴美霞 林力孜 曹牧青 潘宁 林秀金 李海林 曾晶晶 刘斯宇 詹晓玲 金诚开 潘烁琳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情绪综合培训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设计情绪共鸣体验为中心的综合培训计划,以探究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社交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方法及主流教育中的融和教育措施。【方法】对10例入读主流学校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9.4±1.5)岁]进行小组干预,同时对家长开展教养指导培训。培训结束后以自编儿童家庭行为表现和家庭关系调查表、在校行为调查表由家长、老师分别评估。【结果】短期社交情绪综合培训后ASD儿童情绪、家庭行为、在校行为表现均好转,整体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家长态度、家庭教养环境改善。【结论】此次培训课程适合在实施融和教育中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顾莉萍 静进 金宇 王馨 邹小兵 陈强 林蓉 杨文翰关键词:孤独症 社会认知 镜像神经元 影响学龄期儿童发生中度意外伤害的心理行为和家庭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影响学龄期儿童发生中度意外伤害的心理行为和家庭因素。方法:选取东莞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9例因意外伤害住院的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读于东莞市普通小学的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比较两组家庭情况和儿童心理行为单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主要养育人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养育人、家庭类型和家庭人均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养育人受教育程度低和多动指数高是儿童发生中度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主要养育人受教育程度低和多动指数高是儿童发生中度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 易泉英 骆庆明 王馨 钟茂柏 陈嘉辉 陈彭亮 郭翠华关键词:学龄期儿童 心理行为因素 家庭因素 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编制符合中国文化、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适应行为量表,为有效反映中国ASD儿童康复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量表编制理论和程序、ASD临床表现及适应行为概念编制中国ASD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经过预调查和项目分析形成正式量表;以便利抽样的方式纳入广州、惠州、深圳多所医院及孤独症康复中心2~12岁ASD儿童301例,入组儿童均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结果经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正式量表包含58项条目,6个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4.24%。全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8,概念技能、社交技能、团体适应、语言技能、生活技能、沟通技能因子层面依次为0.94,0.93,0.91,0.95,0.88,0.94;全量表重测信度为0.86,各因子层面依次为0.88,0.81,0.81,0.87,0.88,0.79。与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2版(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second Edition,ABAS-Ⅱ)的全量表效标关联效度为-0.77,与儿童孤独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64。结论 ASD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具备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值得推广使用。 杨亚东 王馨 戴美霞 李丽 刘惠芳 石碧君 罗靓尹 陈倩 曾晶晶 陈嘉洁 刘斯宇 静进关键词:孤独性障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孕中期膳食平衡指数与婴幼儿体重发育关系的队列研究 2023年 目的前瞻性探究孕中期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 for pregnancy,DBI)与婴幼儿体重发育的纵向关联。方法基于出生队列,通过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孕中期妇女过去1个月内的摄入膳食情况,并采用经修订的孕妇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 for pregnancy,DBI-P)评价孕妇膳食质量,评分分值越高代表偏离推荐值程度越高。随访其子代至24月龄,分别在1、6、12、18、24月龄测量体重,并计算年龄别体重Z分值和0~24月龄年龄别体重Z分值变化值。分别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共纳入543对母子对,13.45%的孕妇存在低度以上摄入过量,84.53%的孕妇存在低度以上的摄入不足,88.77%的孕妇存在低度以上膳食不均。孕期水果类摄入评分与婴幼儿0~24月龄年龄别体重呈正相关(β=0.065,P=0.002);孕期添加糖评分和DBI-P正端分(high bound score,HBS)与0~24月龄年龄别体重变化值呈正相关(β=0.091,P=0.032);孕期饮酒评分与0~24月龄年龄别体重变化值呈负相关(β=-0.282,P=0.032)。结论广州市孕中期妇女膳食摄入不均衡,应强调适宜摄入水果,减少孕期过量摄入水果及添加糖,避免酒类摄入。 洪滨 陆青贵 谢路勤 吴生池 陈宇靖 吴输 王馨 林力孜 蔡莉关键词:婴幼儿 SOX2在鼻咽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SOX2是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在低分化及未分化肿瘤中,肿瘤细胞具有很多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特性,这提示SOX2可能在实体肿瘤中有表达。大量研究证实,在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中SOX2... 王馨关键词:鼻咽肿瘤 基因表达 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 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公立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广州市5区1市21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7500人,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儿童生长发育问卷和教师提名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SDs儿童的初筛,继而对可疑者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和诊断,统计和分析ASD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本样本ASDs的患病率75.4/10 000(95%CI53.8/10 000~97.0/10 000),其中孤独症29.5/10 000(95%CI16.1/10 000~43.1/10 000),高功能孤独症占16.7%,Asperger综合征为41.0/10 000(95%CI25.0/10 000~57.0/10 000),其他未加标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非典型孤独症)为4.9/10 000(95%CI0/10 000~10.6/10 000),男女比例为6.6∶1;(2)教师提名策略对ASDs儿童初步筛查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1.1%,Youden指数为0.867;(3)ASDs组父亲生育年龄在30~34岁以及35岁以上、母亲生育年龄在25~29岁和30~34岁、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以及母孕期情绪波动所占比例较非ASDs组大(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儿童、父亲年龄≥35岁和母孕期情绪波动为AS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率与国外报道相当,教师提名策略显示出客观性强、准确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可推广使用,分析出的相关因素可以为孕期保健和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王馨 杨文翰 金宇 静进 黄旭 李秀红 魏薇 暴芃 王惠 胡敏 李诗韵 修丽娟 郭嘉 梁华妮 宁静 程舒媛 樊越波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患病率 学龄前儿童 共情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利他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20年 利他行为是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社会化功能发展异常的核心问题之一。行为学研究显示ASD确实存在利他行为意识和决策的特异性,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共情作为利他行为的重要驱动,在ASD患儿中的发展有其特殊性,由此,针对ASD患儿的利他行为特征、共情功能特征以及共情对利他行为的作用进行综述。 王馨 静进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社会化功能 共情 ASD 利他行为 特异性 教育机构类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功能影响的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索就读于普通学校及特殊教育机构的学龄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1年观察期内的社会交往功能的变化,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象来自于2017—2018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与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招募的ASD儿童,共获得两个时点有完整数据的44名儿童。在基线及随访期间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社交反应量表(SRS)、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社交沟通量表(SCQ)、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SCARE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IV)。结果 相较于普通学校就读的患儿,基线水平上SRS总分(114.56±6.02, 93.63±3.82)及其亚量表得分(社交知觉:13.54±0.71, 11.02±0.45;社交认知:22.73±1.16, 18.19±0.73;社交沟通:37.47±2.12, 30.40±1.35;孤独症行为方式:23.11±1.70, 19.02±1.08)、SCQ总得分(20.37±1.60, 12.92±1.02)及其亚量表得分(社会互动领域:8.77±0.92, 4.23±0.58;沟通领域:6.07±0.55, 4.19±0.35)在特殊教育机构的患儿中更高(P值均<0.05)。进一步比较基线和随访结果,时间效应以及时间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较于特殊教育机构,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学龄期ASD患儿社交障碍程度更低;在1年观察期内,教育环境与儿童的症状变化不存在关联。家长应根据患儿自身能力选择教育环境,学校应加强特殊教育的资源建设和教师技能培训。 顾廷锋 曹牧青 金诚开 王馨 静进关键词:教育 组织机构 孤独性障碍 儿童 父母养育方式与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性,为开展相应的干预和家庭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研究中心招募就读于普通小学的6~10岁ASD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典型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 TD)儿童各98名。采用父母行为问卷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父母养育方式和睡眠问题发生情况,评估ASD症状严重程度和智力水平等指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性。结果 两组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D儿童的周末睡眠时间低于TD儿童[(9.1±0.7)(9.5±0.8)h,P<0.01],入睡潜伏期延长问题得分高于TD儿童[(1.8±0.7)(1.5±0.7),P<0.01],两组在总的睡眠问题和各类问题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D儿童父母支持/参与的养育方式得分与睡眠问题总分(β=-2.68,95%CI=-4.88~-0.47)、就寝阻抗得分(β=-1.65, 95%CI=-2.54~-0.77)和睡眠焦虑得分(β=-1.01,95%CI=-1.70~-0.32)呈负相关;敌意/强制的教养方式与日间困倦得分呈正相关(β=1.41, 95%CI=0.53~2.29)(P值均<0.05)。结论 父母支持/参与的养育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降低有关,而敌意/强制的养育方式与睡眠问题的增加有关。应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减少ASD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王馨 陈嘉洁 林力孜 詹晓玲 刘斯宇 金诚开 李秀红 静进关键词:孤独性障碍 睡眠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