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翰
- 作品数:38 被引量:25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情绪综合培训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设计情绪共鸣体验为中心的综合培训计划,以探究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社交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方法及主流教育中的融和教育措施。【方法】对10例入读主流学校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9.4±1.5)岁]进行小组干预,同时对家长开展教养指导培训。培训结束后以自编儿童家庭行为表现和家庭关系调查表、在校行为调查表由家长、老师分别评估。【结果】短期社交情绪综合培训后ASD儿童情绪、家庭行为、在校行为表现均好转,整体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家长态度、家庭教养环境改善。【结论】此次培训课程适合在实施融和教育中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 顾莉萍静进金宇王馨邹小兵陈强林蓉杨文翰
- 关键词:孤独症社会认知镜像神经元
- 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3个盟市25所小学及幼儿园16 784名3~14岁儿童进行调查。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进行初筛,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进行复筛,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V)及儿童既往史和临床表现确诊。结果本次调查确诊为儿童ASD患者的有54名。总患病率为3.22‰,其中汉族41名,患病率3.04‰,蒙族13名,患病率4.37‰,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P>0.05)。内蒙古中西部蒙汉儿童ASD患病规律在年龄、性别、是否患过新生儿疾病、家族中有无极度内向者、家庭经济情况方面不同。回归分析显示,语言发育水平较差、不良受教育方式是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儿童ASD患病的影响因素,而年龄、性别、患有新生儿疾病、语言发育水平较差、家庭中有极度内向者、不良受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情况差是内蒙古中西部汉族ASD儿童的影响因素。结论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ASD患病率位于国内报道中等偏上水平,民族间ASD患病规律及影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即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特征,儿童ASD防治工作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 高磊郝金奇张利霞余艳琴杨文翰霍建勋杨少云王晓敏
- 关键词:蒙族汉族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
- 广州市黄埔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34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现状,探讨儿童气质及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对广州市黄埔区7所幼儿园1237名(应答率74.9%)3~6岁儿童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家长版长处和困难问卷(SDQ)、3~7岁儿童气质问卷(BS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117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1.4%(134/1170),未发现性别差异;同伴关系困难检出率最高(23.2%),其次是多动注意缺陷(16.6%)、品行问题(11.8%)、情绪症状(8.4%)和亲社会行为(8.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解释SDQ困难总分约50%的变异,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有父亲大专/本科以上受教育程度、家庭亲密度和文化性;危险因素有:联合家庭、儿童疾病史(严重先天性疾病或头部严重外伤)、儿童气质的坚持性低、适应性弱、情绪消极、节律性低、反应强烈、活动水平高。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及干预措施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 胡敏静进金宇暴芃刘步云郭耀光周偲杨文翰王惠
- 关键词:学龄前气质
- 广州市7~12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及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 目的 了解广州市7 ~ 12岁学龄儿童2010年的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对广州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2010年广州市小学生体质调研数据,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
- 王娇朱艳娜麦锦城静进马潞杨文翰李秀红金宇陈亚军
- 关键词:学龄儿童超重肥胖高血压
- 抽动症儿童在绘人测验上的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大多由应激或压力引发,亦不排除遗传或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目前国内有关抽动障碍的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量表的流行病学调查,
- 徐桂凤静进麦坚凝黄赛君杨文翰
- 关键词:绘人测验儿童抽动症神经精神障碍抽动障碍青少年时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眼动抑制缺陷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抑制性眼动任务中的反应特征。方法:采用注视、主动眼动及反向眼动任务对21例ADHD儿童和21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估。结果:(1)注视任务中,ADHD组侵入性眼跳数目高于对照组[无分心条件:(12.67±12.28)vs.(6.38±6.95),P=0.040;分心条件:(16.91±10.00)vs.(11.29±5.99),P=0.030];(2)主动眼动任务中,两组儿童眼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反向眼动任务中,ADHD组眼跳方向错误率高于对照组[间隔条件:(68.14±17.85)%vs.(54.10±20.22)%,P=0.020;重叠条件:(62.49±17.54)%vs.(49.27±17.21)%,P=0.020]。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眼动抑制能力存在缺陷,推测可能是由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异常的额叶-纹状体结构和/或功能所致。
- 陈强静进杨文翰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眼跳病例对照研究
- 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被引量:3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公立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广州市5区1市21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7500人,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儿童生长发育问卷和教师提名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SDs儿童的初筛,继而对可疑者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和诊断,统计和分析ASD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本样本ASDs的患病率75.4/10 000(95%CI53.8/10 000~97.0/10 000),其中孤独症29.5/10 000(95%CI16.1/10 000~43.1/10 000),高功能孤独症占16.7%,Asperger综合征为41.0/10 000(95%CI25.0/10 000~57.0/10 000),其他未加标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非典型孤独症)为4.9/10 000(95%CI0/10 000~10.6/10 000),男女比例为6.6∶1;(2)教师提名策略对ASDs儿童初步筛查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1.1%,Youden指数为0.867;(3)ASDs组父亲生育年龄在30~34岁以及35岁以上、母亲生育年龄在25~29岁和30~34岁、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以及母孕期情绪波动所占比例较非ASDs组大(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儿童、父亲年龄≥35岁和母孕期情绪波动为AS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率与国外报道相当,教师提名策略显示出客观性强、准确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可推广使用,分析出的相关因素可以为孕期保健和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 王馨杨文翰金宇静进黄旭李秀红魏薇暴芃王惠胡敏李诗韵修丽娟郭嘉梁华妮宁静程舒媛樊越波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学龄前儿童
- 辽宁广东7~12岁儿童肥胖现状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辽宁、广东两省7~12岁儿童肥胖、腹型肥胖患病率,为防制儿童肥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共抽取7~12岁的儿童10 179名(辽宁省5 569名,广东省4 610名),以年龄别、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分别作为划分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标准,采用协方差分析、χ2检验比较两省的差异。结果调整性别和年龄后,辽宁省7~12岁儿童的身高(141.23 cm)、体重(37.15 kg)、腰围(62.51 cm)、臀围(73.80 cm)和BMI(18.16 kg/m2)均高于广东省(140.40 cm,34.74 kg,61.95 cm,71.56 cm,17.19 kg/m2)(P值均<0.05);辽宁省7~12岁儿童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为7.5%,13.6%,16.0%和23.2%;广东省为14.1%,11.6%,9.9%和20.3%,两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根据BMI进行分层后,广东省各组儿童的腰围均值均高于辽宁省,正常和超重组腹型肥胖率也高于辽宁省(P值均<0.05)。结论辽宁和广东省的儿童肥胖、腹型肥胖高度流行,广东省的情况虽较辽宁省乐观,但是腹型肥胖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
- 卢少敏潘德鸿刘金东蔡莉朱艳娜杨文翰李秀红马军静进陈亚军
- 关键词:肥胖症人体质量指数患病率
- 广州市某高校在读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在读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州市某高校医科研究生32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测。结果该校医科研究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87%;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偏执得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焦虑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及培养类型之间的差异。结论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等,且与学科类型、性别有关。
- 杨文翰静进卢锦华程杰陈颖司菡
- 关键词:精神卫生抑郁焦虑
- 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抑制功能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抑制功能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为儿童超重肥胖发生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行为抑制的经典实验心理方法"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SST)"范式及其变式,对体重超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超重组,23例)和正常体重儿童(对照组,40例)的行为抑制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经典SST中,超重组中性图片任务的停止任务反应时(SSRT中性)(458.24 ms)及抑制失败率[P(r/s)中性](64.22%)均高于对照组的SSRT中性(382.07 ms)及P(r/s)中性(47.98%)(t值分别为2.799,3.714,P值均<0.05)。在SST变式中,超重组在食物图片任务或物件图片任务中的SSRT(406.20 ms,352.36 ms)和食物图片任务的P(r/s)(65.57%)均高于对照组的SSRT(289.34 ms,286.86 ms)及食物图片任务P(r/s)(46.20%)。超重组在食物图片任务的SSRT和P(r/s)均高于其在物件图片任务的SSRT和P(r/s)(P<0.05),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SSRT中性、SSRT物件、SSRT食物、P(r/s)中性、P(r/s)物件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7,0.308,0.436,0.489,0.485,P值均<0.05)。结论超重儿童的行为抑制功能较正常体重儿童差,超重儿童面对食物刺激时行为抑制功能水平更低。行为抑制功能水平与BMI存在负相关。
- 叶晓芳肖启蓬陈亚军杨文翰朱艳娜金宇静进
-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