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秀云

作品数:32 被引量:2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传染
  • 6篇传染病
  • 5篇肝癌
  • 5篇病毒
  • 4篇疫情
  • 4篇染病
  • 4篇肝炎
  • 4篇高危
  • 4篇高危人群
  • 3篇登革热
  • 3篇疫苗
  • 3篇流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肝癌高危人群
  • 3篇暴发疫情
  • 3篇丙型
  • 3篇病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疫情分析

机构

  • 24篇中山市疾病预...
  • 7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30篇陈秀云
  • 16篇王曼
  • 8篇陈雪琴
  • 7篇舒波
  • 6篇罗乐
  • 6篇黄恩妙
  • 5篇汪涛
  • 4篇岑永庄
  • 3篇李雷
  • 3篇文朝阳
  • 3篇梁卫萍
  • 3篇何凤英
  • 2篇夏生林
  • 2篇周海
  • 2篇陈楚莹
  • 2篇周郁潮
  • 2篇毛云霞
  • 2篇吕海英
  • 2篇张瑞红
  • 1篇代吉亚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国际护理...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4-2016年广东省某市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某市2004-2016年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丙类传染病及其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6年,广东省某市累计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218 91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0.05/10万;报告死亡病例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2/10万。主要报告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6.77%。丙类传染病发病主要分布于4-6月(占33.84%),其次为9月(占10.35%);年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镇(区)为DC镇、GZ镇、TZ镇、SX镇、SHX镇;男女发病比为1.55∶1,发病年龄以0~4岁组为主(占81.73%),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69.25%),其次为幼托儿童(占17.83%)和学生(占5.24%)。由丙类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44起,其中学校事件达38起,占86.36%。结论 2004-2016年广东省某市丙类传染病发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高发人群为儿童,学校是防控疫情的重点场所。
陈秀云王曼
关键词:丙类传染病
珠三角某市校园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运行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珠三角某市校园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完善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珠三角某市校园传染病疫情预警信息特征,并结合同期校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评价系统预警效果。结果2019年1月—2021年6月珠三角某市校园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共发出658条预警信息,24 h预警响应率为100%,预警病种以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为主,占全部预警信息的93.31%(614/658);预警信息总体呈双峰分布,最高峰在4—5月,次高峰在12月;主要发生场所为托幼机构(占56.53%)及小学(占28.12%)。同期共报告校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8起,系统预警20起,系统预警灵敏度为52.63%,阳性预测值为3.04%。结论珠三角某市校园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有早期预警作用,可通过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进一步优化,并结合症状监测等,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黄恩妙陈秀云陈雪琴周郁潮
关键词:托幼机构传染病预警
2010—2012年中山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山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现场抽查中山市各级医疗机构10张不同病种的传染病报告卡,对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进行评定;随机抽查不同月份的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放射科和化验室等科室相关资料,抽查20~30例传染病病例,核对是否进行报告,评定漏报率。2011年针对临床医生进行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共抽查传染病报告卡852张,报告及时率为97.89%(834/852),完整率为94.25%(803/852),准确率为95.42%(813/852),录入一致率为84.27%(718/852)。共抽查传染病病例1 846例,漏报224例,漏报率为12.13%。2010—2012年各年传染病漏报率依次为17.89%(68/380)、14.84%(129/869)、4.52%(27/597),各年漏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3.34%(154/1 154),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0.12%(70/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漏报率分别为12.14%(21/173)、13.94%(127/911)、12.65%(52/411)和6.84%(2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报告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50.00%(48/96)~76.04%(73/96)。结论 2010—2012年中山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漏报率逐年下降,今后应加强对临床医生进行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专题培训。
陈秀云舒波王曼陈雪琴黄恩妙
关键词:传染病病例报告
ARMA模型用于预测病毒性甲型肝炎发病趋势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甲肝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预防和控制甲肝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13.0对中山市2004-2009年的甲肝月发病人数资料建立ARMA模型,并对2010年上半年数据进行2步递推预测,通过对拟合残差的白噪声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采用绝对误差百分比、均方根误差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1)是拟合中山市2004-2009年甲肝逐月发病数较为合适的模型,模型为yt=5.137+0.435yt-1+at,其AR1系数为0.435(t=4.026,P<0.001);模型拟合残差的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在不同时刻均无统计学意义,Ljung-Box Q统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6.609,P=0.636),残差检验符合白噪声,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绝对误差百分比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9和0.856,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AR(1)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中山市甲肝发病情况,且能较好地预测未来短期内的发病趋势。
鲁婧婧谈晔陈秀云王翠玲赵志张晋昕
2006-2018年中山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2006-2018年中山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6-2018年中山市累计报告126例布病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32/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为17.60%,75.40%的病例集中于3~8月发病;87.50%的镇区均有病例报告,有牛羊屠宰场和或交易批发市场的镇区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最高达0.89/10万;男女比为1.63:1,平均年龄为(47.59±13.03)岁;职业接触人群占36.51%,非职业接触人群占63.49%;99.21%的病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1.56d(0~338 d),84.92%的病例为本市医疗机构诊断与报告。流行菌株羊种3型占84.88%,羊种1型占10.47%,猪种3型占4.65%。结论中山市的布病呈散发性,偶有家庭聚集,发病呈整体上升趋势有大型牛羊屠宰和或交易场所的镇区是高危地区,羊种3型为主要的致病菌。应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尤其是对重点地区、高危人群做好宣教、监测、检疫、监管工作,降低该病的发病水平。
毛云霞罗乐王曼陈秀云陈雪琴郑悦康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羊种布鲁氏菌
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调查肝癌高危人群监查的依从性及分析影响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61名肝癌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状况和影响患者监查依从性的因素。结果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为26.2%;经主成分分析: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籍贯、身体状况、监查的困难等与依从监查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5,对监查的认知、医护人员是否告知相关信息与依从监查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9。结论肝癌高危人群监查的依从率低,加强医、护、患的沟通,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体系是提高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率的重要措施。
文朝阳何凤英陈秀云梁卫萍
关键词:高危人群身体状况相关系数肝癌患者文化程度
中山市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再次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分析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的再次感染情况,为疫情防控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的既往感染者在2022年12月—2023年1月10日期间再次感染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计算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首次感染距今时间、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末次新冠疫苗接种距今时间等因素的再次感染率;描述再次感染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68例既往感染者纳入调查,调查对象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再次感染率为31.0%。再次感染率在各年龄组、按距今感染时间分层后的性别组,以及末次新冠疫苗接种距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感染超过2年者再次感染率最高,为71.6%,首次感染1年以内者再次感染率为4.0%,其中距首次感染7~12个月者再次感染率为26.7%,暂未观察到距首次感染6个月以内再次感染者。新冠疫苗未接组、接种1剂次、接种2剂和接种3剂组的再次感染率分别为52.2%、40.0%、30.0%和25.3%。随着疫苗接种剂次的增加,再次感染率逐渐降低(趋势χ^(2)=6.392,P=0.011)。52例再次感染者症状以发热,咽痛、干咳、咳痰为主,88.5%的再次感染者病程在7天以内,90.4%的再次感染者采取居家治疗,仅9.6%曾到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无住院、重症和死亡个案。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痊愈后会发生再次感染,大部分再次感染患者症状较轻,首次感染6个月后,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逐渐增加,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减少再次感染的发生。
陈雪琴侯玉珍蔡春生周郁潮王曼李映来黄恩妙陈秀云
有肝癌家族史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调查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对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建立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监查依从性问卷、Champ ion健康信念量表,方便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83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正常人群70名。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仅29人知道需要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其中15人能进行定期检查,34人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定期检查,40人得到护士的指导和建议定期检查,11人认为不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监查依从率为18.1%。对定期检查的认知和感知的障碍是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希望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提高对定期检查的认识,减少定期检查的障碍,而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建议是影响肝癌高危人群预防肝癌、定期检查的重要因素。
文朝阳尤黎明谭坚铃陈秀云梁卫萍覃惠英
关键词:肝癌家族史高危人群依从性
2006~2011年中山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在中山市的发病情况,为今后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3097例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山市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18.31/10万,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职业以农民、工人、民工、医务人员、家务及待业和商业服务为主;男性报告发病率比女性高,男女比例2.35:1;发病年龄集中在15~45岁的青壮年;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居住较集中的镇区。结论:本市丙肝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同类研究,发病趋势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防控。
黄桑肖桐明陈秀云
中山市禽类职业暴露人员禽流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中山市禽流感高危人群对禽流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先随即抽取中山市5个禽贸市场和1个大型家禽养殖场,再以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从业人员360人,统一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再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高危人群禽流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60名禽流感职业高暴露人员,一年内有流感疫苗接种史的仅占9.02%。禽类接触方式以屠宰加工为主的占50.38%,其次是禽类饲养,占18.35%。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3.61%。禽流感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为52.56%~79.23%,正确行为百分率也比较低,且文化程度高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防护意识也随之提高。结论中山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禽流感相关知识匮乏,自身保护意识不高,相关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都亟待加强。
汪涛夏生林舒波李雷来学惠陈秀云
关键词:禽流感知识健康教育高危人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