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基于密集波导相移臂的电光开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集波导相移臂的电光开关,包括两个多模干涉耦合器、两个相同的密集波导相移臂和电极,一个多模干涉耦合器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两个密集波导相移臂与另一个多模干涉耦合器的两个端口链接,所述密集波导相移臂的两侧设...
- 陈楷旋 马伟龙 王浩华 吴凌峰陈帅
- 锂金属参比电极稳定性研究
- 2022年
- 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已有30多年,但目前的电池性能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须不断开发高性能的电池材料。电化学测量是电池材料开发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锂金属电极是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测量中最常用的参比电极,其电位稳定性将影响电化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报道一种能提高锂金属参比电极电位稳定性的锂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将有机锌盐和氟代碳酸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在锂金属表面,通过锂金属与溶液组分的反应,在锂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含锌锂合金和氟化锂的混合界面膜,可降低锂溶解/沉积过电位。处理得到的锂金属电极在Li//Li对称电池中用1 mA/cm^(2)的电流及1 mA·h/cm^(2)的容量恒电流连续充放电,该对称电池的电压稳定时间是未处理电池的2倍以上。这种锂金属电极表面处理方法可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量的稳定性,有利于锂离子电池新材料的开发。
- 陈帅张得辉李伟善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稳定性
- 钠硒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钠硒电池中硒正极导电率高(1×10^(-3) S/m),体积比容量高(3253 mAh/cm^(3)),而钠负极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在基站式储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循环过程中硒正极的穿梭效应及体积变化等问题极大限制了钠硒电池的发展.本综述总结了钠硒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现存难题,并详细介绍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钠硒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钠硒电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林碧霞黄颖珊陈帅邢震宇
- 关键词:正极材料
- 硅碳负极的失效机理与FEC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含和不含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电解液,研究了一种硅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充放电行为,对充放电循环前后的硅碳电极进行了组成和形貌的谱学表征,并通过计算比较了电解液主要成分的还原活性。结果表明:不含FEC的电解液,硅碳负极首次充放电库伦效率低、容量衰减快,这是因为硅碳表面不能形成稳定的SEI,嵌锂后体积膨胀使SEI开裂,电解液持续分解。相反,含FEC的电解液,因FEC比电解液其他组分更容易在硅碳负极上还原,生成含氟的聚合物,形成稳定的SEI,抑制电解液还原分解,并缓冲硅碳负极的体积膨胀,从而显著提高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添加5%的FEC,硅碳负极首次充放电库伦效率从83%提高到86%;添加10%的FEC,0.2 C充放电循环50次后,硅碳负极的容量保持率从28%提高到75%。
- 王海李素丽郭若愚黄玲玲黄玲玲陈帅陈帅许梦清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金属膜上介质周期结构折射率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膜上介质周期结构折射率传感器,传感元件为纳米光子结构,上至下分别为介质柱阵列,氧化铝保护层贵金属反射层,基底;由圆柱体介质柱构成的介质柱阵列呈中心对称的形状,且紧贴氧化铝表面;通过共振峰位置偏移测...
- 陈帅甘昕董金武敖献煜
- 文献传递
- 抗生素、重金属和杀生剂抗性共选择机制被引量:6
- 2020年
- 细菌抗生素抗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对公众健康的重要威胁。细菌抗性除了受到抗生素的直接选择压力,也受到其他物质如重金属和杀生剂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细菌可以通过外排泵系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作用靶标点的改变、酶修饰或降解作用、应激反应改变生理特性、金属螯合和生物转化等抗性机制对这些选择压力产生抗性,或者通过协同抗性、交叉抗性和共调控抗性的机制产生多重抗性。本文综述了细菌对抗生素、重金属和杀生剂的单一抗性机制、多重抗性机制,以及重金属和杀生剂对细菌抗生素抗性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陈帅陈帅高方舟邹海燕张敏何良英应光国
- 关键词:重金属杀生剂
- 时间抖动对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误码率的影响
- 量子密钥分发是由量子力学和经典密码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由于它具有绝对安全性的特点,使得它在军事、外交、国防等信息安全领域方面受到高度关注。
论文就时间抖动对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了...
- 陈帅
- 关键词:量子密钥分发相位编码误码率时间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