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姜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对张家口地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在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158例重度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环境护理、子痫护理、用药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进行心电监护、病情观察及生活、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158例患者及新生儿无1例死亡,产妇术后水肿消退,血压下降,尿蛋白转阴,头痛头晕症状减轻或消失,治愈出院。结论对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
- 左媛戴姜王献花姚玮
-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高血压辨证分型
- 催乳颗粒配合母乳喂养对产褥期产妇母婴健康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催乳颗粒配合母乳喂养对产褥期产妇身心恢复及新生儿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产妇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0例。两组产妇均从围生期进行母乳喂养教学,住院期间加强围生期心理护理,以获得系统、完善的母乳喂养全程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口服催乳颗粒,每次20 g,每日3次,连续42 d。结果观察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恶露排出量及乳房胀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为87.6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4.67%(P<0.05);产后2 d,两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两组产妇EPDS评分及SAS评分均升高,与产后2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腹泻患病率分别为4.00%和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12.33%和18.67%(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0 vs 1.67%,P>0.05)。结论催乳颗粒配合母乳喂养对产褥期产妇身心恢复有积极作用,可帮助产妇改善不良情绪,促进乳汁分泌,并能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腹泻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轻微且不影响哺乳,值得临床推广。
- 戴媛戴姜姚玮李亚楠吴敏
- 关键词:母乳喂养产褥期新生儿
- 孕妇学校多样化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孕妇学校实施多样化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使始乳时间提前,提高产后48 h纯母乳喂养率,并减少了乳房肿胀和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做产检并接受孕妇学校多样化互动式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直至分娩的产妇12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样的标准抽取同期在我院做产检,未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只接受传统模式母乳喂养宣教直至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始乳时间和产后48 h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72 h乳房肿胀和乳头皲裂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始乳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始乳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48 h纯母乳喂养率比较,观察组(8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72 h乳房肿胀和乳头皲裂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学校实施多样化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能使始乳时间提前,提高产后48小时纯母乳喂养率,减少乳房肿胀和乳头皲裂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 戴姜贾黎英李晓雅李琴琴于雪娟胡秀娟
- 关键词: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率
- 妊高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运动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分娩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运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高征患者74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实施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肢体运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股静脉血液流速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血流峰值速率、平均血流速率分别为(41.5±6.8)cm/s、(39.7±7.6)cm/s,对照组分别为(31.7±4.3)cm/s、(28.8±5.0)cm/s,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观察组下肢血流峰值速率、平均血流速率分别为(38.1±8.4)cm/s、(35.6±5.2)cm/s,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27.9±6.5)cm/s、(26.7±7.4)cm/s,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对照组则高达10.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于分娩前后实施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肢体运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体血流循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 左媛戴姜董慧肖红媛于雪娟白素芳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肢体运动
- 健康教育伴信息支持对母乳喂养及分娩方式自我效能的影响
- 目的 对健康教育伴信息支持对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将200名足月待产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观察组产前在孕妇学校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和信息支持,研究行规范化健康教育伴信息支持后两组初产妇母...
- 戴姜贾黎英胡秀娟戴媛李芳
- 关键词:健康教育信息支持母乳喂养分娩方式
- 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泌乳及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8
- 2016年
- 目的研究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母乳喂养宣教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并结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比较2组产妇始动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始动泌乳时间早、泌乳量充足,乳房胀痛程度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并结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可以使始动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充足,乳房胀痛程度降低,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 董慧戴姜于雪娟张晓孟李芳
- 关键词:母乳喂养中医辨证穴位按摩
- 延续性干预对高龄产妇产褥期自理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究延续性干预对高龄产妇产褥期自理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娩接受常规产后干预的高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娩并采取精准产后延续性干预的高龄产妇120例为观察组。于产后6周观察比较2组产妇泌乳量、子宫底高度、恶露排出量、自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等情况。分别于干预前及产后6周对2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的泌乳量显著升高(P<0.05),子宫底高度及恶露排出量降低(P<0.05)。干预后,2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的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全母乳喂养率81.67%(98/120),观察组完全母乳喂养率为90.83%(109/1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干预可促进产褥期高龄产妇恢复,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同时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减少抑郁及焦虑的发生。
- 于雪娟戴姜董慧赵海艳张晓孟
-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褥期自理能力焦虑抑郁
-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5
- 2017年
- 目的探究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收治的300例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只接受产后住院期间病房护士的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妇产褥期给予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措施进行延伸式护理干预促进纯母乳喂养和产妇康复。观察2组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率及生理与心理状态,评价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痔疮、产后便秘、体重超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发生抑郁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科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活动,有利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促进母乳喂养顺利实施,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 戴姜左媛王献花董慧戴媛姚玮李晓雅
- 关键词:护理干预纯母乳喂养产褥期
- 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与0~6个月婴儿疾病谱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与0~6个月婴儿疾病谱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出生的婴儿240例,随机分为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2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婴儿在0至6个月之间的疾病谱。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行为护理干预组婴儿纯母乳喂养时间显著延长(P<0.001);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6.67%vs.15.83%,P<0.05);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7.50%vs.18.33%,P<0.05);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5.00%vs.12.50%,P<0.05);手足口病、麻疹、细菌性痢疾、水痘、风疹、乙型脑炎、贫血、新生儿黄疸、哮喘和湿疹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0~6个月婴儿肺炎、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戴姜王献花戴媛王永丽贾黎英蔡艳霞
- 关键词:纯母乳喂养疾病谱
- 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剖宫产术等候期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6年
- 剖宫产术是临床应对难产、妊娠并发症、挽救胎儿以及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其作为有创手术的一种,是孕产妇术前的主要心理应激源,可引起紧张、心神不宁、恐慌、睡眠差等焦虑情绪表现。有临床研究报道[1],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无论是在术前还是在术后,心理焦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心理产生轻度焦虑是产妇对环境变化、事件发生的正常应对反应,可促进产妇在心理上、生理上均做好手术的准备。然而,严重的心理焦虑则是异常心理表现,可影响到产妇的情绪、认知、人际交往、应对能力等,也会严重影响到剖宫产术,如降低麻醉质量,增强手术后的切口疼痛,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等[2]。为此,本次研究探讨3种护理干预方案对剖宫产术等候期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以期为剖宫产护理提供实践经验。现报告如下。
- 姚玮左媛贾黎英戴姜戴媛于雪娟
- 关键词:择期剖宫产术焦虑情绪干预方案护理心理应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