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惠芬
-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混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混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78名混苯作业工人(接触组)和78名食品加工厂工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微核率进行测定。[结果]接触组染色体畸变、总畸变率及细胞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畸变类型以染色体裂隙和断裂为主,而两者的非整体检出率、姊妹染色体单体互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无论是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同时发现,饮酒可能增加混苯的吸收,进而增加对混苯接触者的遗传毒性。[结论]职业性混苯接触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 李秀梅左惠芬安金萍
- 关键词:淋巴细胞混苯遗传毒性染色体畸变
- 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在预防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型、年龄和膳食因素与乳腺癌发生和预防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95名乳腺癌患者进行血型、年龄和膳食情况进行问卷和病案调查,数据采用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发生与A、B、O、AB血型的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95名患者的年龄分布分析表明,〈20岁乳腺癌患者极为罕见,4050岁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最大,〉50岁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风险逐渐降低,〉70岁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小。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A、B、O血型无关,高脂肪、高动物蛋白摄入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提示4050岁的女性要按时查体,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饮食、高纤维素摄入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 左惠芬
- 关键词:乳腺癌
- SCOPD合并SAP患者心肺有关标志物及炎症因子观察
-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SCOPD)合并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清心肺有关标志物特征与关联.
方法:选择SCOPD合并SAP患者242例(合并组)、SCOPD患者60例(SCOPD组)、健康体检者3...
- 刘玉金贾振华左惠芬赵振军王亚丽黑冬梅李小佼吴以岭
-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表面活性蛋白-DN端脑钠肽前体
-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糖耐量异常(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空腹血糖为5.6~6.1 mmol/L的IFG患者337例,检测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等资料,分析患者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337例IFG患者中46.6%(157/337)伴有IGT。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和正常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75.0%和63.1%(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水平是IFG患者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分别为:1.06(95%CI:1.03~1.08);1.11(95%CI:1.05~119);1.58(95%CI:1.23~2.09)。进一步对体重正常者发生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除年龄外,甘油三酯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相对危险为2.10(95%CI:1.29~3.43)。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约半数伴有糖耐量异常,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
- 左惠芬刘冬青商晓丽张燕许丽丽林运
-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甘油三脂体重指数
- 抗凝治疗的患者门诊INR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门诊INR监测频率及INR达到理想范围的情况,为临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及随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邯郸市第一医院门诊化验系统导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服用华法林并进行INR(国际标准化测量值)检查的患者,数据信息包括:病例号、姓名、性别、年龄、所患疾病、INR测量值。结果1年内,共获得INR监测记录931条。包括患者411例,平均年龄(57.3±13.7)岁,男性占46.2%,女性占53.8%。198例患者(48.2%)测量1次INR,仅17.3%的患者测量4次以上INR值,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拥有4次以上测量结果的比例最高(27.3%)。以最后1次INR测量值作为标准,INR值在2.0~3.0范围的患者达到42.8%,213例测量2次以上INR的患者中,35.2%的患者每月测量1次INR值,其中44.6%的患者INR测量值中半数以上在达标范围(2.0~3.0)。931人次INR测量结果,INR在2.0~3.0者占38.7%。心脏瓣膜手术患者INR达标水平较高。结论抗凝治疗的患者每月测量INR的比例低,门诊INR检查达标率达到40.0%,瓣膜手术患者INR达标率较高。
- 左惠芬张爰媛左惠娟
- 关键词:抗凝治疗华法林INR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423-5P,Bcl-2和LC3-II水平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miR-423-5P,Bcl-2和LC3-I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的12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一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n=43)和非MACE组(n=79),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n=50)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miR-423-5P,Bcl-2和LC3-II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423-5P,Bcl-2和LC3-II的表达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图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对照组miR-423-5P(0.91±0.12),Bcl-2(1.13±0.21ng/ml)和LC3-II(0.73±0.16 ng/ml)均低于MACE组(1.42±0.22,4.25±0.34 ng/ml,1.25±0.31g/ml)和非MACE组(1.13±0.11,2.01±0.28ng/ml,1.21±0.06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51.155,1880.468,115.625,均P<0.05);MACE组血清m IR-423-5P和Bcl-2表达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16,39.093,均P<0.05),两组间血清LC3-II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3,P>0.05)。ROC曲线显示,miR-423-5P,Bcl-2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和0.776,截断值分别为1.213和4.012 ng/ml,灵敏度分别为0.721和0.702,特异度分别为0.734和0.737;二者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2,0.832,0.827。结论血清mIR-423-5P,Bcl-2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标志物,且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 柴亮听张卉冯艳索瑞左惠芬刘冬青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在预防血管并发症上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日立型H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符合WHO标准的糖尿病患者89例的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以正常人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CH、TG、LDL-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HDL-C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糖尿病组中,有血管并发症较无血管并发症CH、TG、HDL-C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H、TG、LDL-C升高,HDL-C降低,提示控制高血糖和高血脂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 左惠芬李秀梅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血管并发症
-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MEK-7222和Sysmex XS-800i的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比对分析,MEK7222和XS800i的检测结果,判断两种不同原理、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MEK7222和XS800i是否相关。方法采取50份标本,同时在两种分析仪上检测,记录检测数值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五分类分析仪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临床评估可以接受;线性回归分析两分析仪相关性很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分析仪具有较高相关性,在血常规检测上,能够为临床诊断、诊治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 张玉枝代荣琴左惠芬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
- SCOPD合并SAP患者心肺有关标志物及炎症因子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SCOPD)合并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清心肺有关标志物特征与关联。方法选择SCOPD合并SAP患者242例(合并组)、SCOPD患者60例(SCOPD组)、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组)。采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空腹静脉血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 Tn I、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面活性蛋白-D(SP-D)、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及C反应蛋白(CRP),并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在SCOPD组及合并组患者中进行亚组分析,对合并组上述标志物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两个患者组NT-pro-BNP、c Tn I、SP-D、IL-1β及CRP升高(P<0.05),SCOPD组低于合并组(P<0.05);而CC16和IL-10降低(P<0.05),合并组低于SCOPD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大部分指标亦随病情加重而波动。合并组血清NT-pro-BNP、c Tn I与CC16呈负相关(P<0.01),与SP-D呈正相关(P<0.01);心肺有关标志物与部分炎症标志物相关(P<0.01)。结论 SCOPD合并SAP患者较SCOPD患者心肺损伤严重,炎症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且心肺有关标志物之间具有相关性。
- 刘玉金贾振华左惠芬赵振军王亚丽黑冬梅李小佼吴以岭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稳定性心绞痛炎症因子
- 门诊就诊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
- 2015年
-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糖尿病(DM)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控制情况。方法:470例进行空腹血糖(FPG)和Hb A1c检查的患者,男性228人(48.5%),女性242人(51.5%)。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66.4±10.3)岁,比较DM患者FPG和Hb A1c控制情况。结果:以FPG作为判定指标,血糖控制率为50.6%,以Hb A1c为判定指标,血糖控制率为48.9%。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为38.7%。Hb A1c水平高于7.0mmol/L者,仍有23.3%FPG控制达标。≥65岁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显著高于〈65岁者。冠心病患者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高于无冠心病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就诊DM患者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为38.7%。中青年及伴有冠心病的DM患者的血糖控制应该加强。
- 左惠芬
- 关键词: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