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凯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坛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意义
  • 2篇肿瘤
  • 2篇腺瘤
  • 2篇腺炎
  • 2篇结肠腺瘤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肠腺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7篇金坛市人民医...
  • 3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7篇赵凯
  • 4篇张小平
  • 2篇范钰
  • 2篇潘红芳
  • 2篇李新忠
  • 2篇沈琰
  • 1篇潘良
  • 1篇华晔
  • 1篇戴春华
  • 1篇袁永翀
  • 1篇戴东方
  • 1篇张开军
  • 1篇邵启祥
  • 1篇王景芝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工企医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丙泊酚辅助结肠镜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检查术中的安全性。方法:ASA1~2级行无痛结肠镜(镇静组)和行常规结肠镜(对照组)检查患者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和检查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变化,以及观察患者检查中的感受。结果:镇静组检查中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但未低于正常水平;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检查中镇静组和对照组血气值均无明显变化;镇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丙泊酚辅助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赵凯张小平
关键词:丙泊酚结肠镜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中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80例胆道疾病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胆总管良性狭窄14例,单纯胆总管结石60例,盲袢综合征1例,胆道蛔虫症1例,壶腹部肿瘤1例,肝门部肿瘤2例,胆管癌1例。胆总管结石采用EST方案取石,成功58例,另2例因乳头位于憩室或乳头旁憩室,不具EST或ERCP条件,或结石过大,需行开腹手术。胆总管良性狭窄14例行胆道支架治疗或气囊扩张。壶腹部肿瘤、胆管癌、肝门部肿瘤行支架治疗。针对蛔虫症者,取出残体。本组无严重并发症,仅ERCP术后有少量渗血。结论胆道疾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具较高安全性。
周鑫潘红芳赵凯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道疾病
IGF-Ⅱ,IGF-Ⅰ R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IGF-Ⅱ,IGF-ⅠR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IGF-Ⅱ,IGF-ⅠR,PCNA在正常结肠黏膜组(A组n=2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B组n=5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C组n=50)和结肠癌组(D组n=20)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IGF-Ⅱ,IGF-ⅠR,PCNA在结肠癌组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呈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大肠黏膜组相比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肠癌组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逐渐降低,且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GF-Ⅱ,IGF-ⅠR的表达与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 index,PI)成正相关、与AI成负相关;PI,AI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IGF-Ⅱ,IGF-ⅠR阴性和阳性中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则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GF-Ⅱ,IGF-ⅠR的异常表达与结肠腺瘤癌变密切相关;IGF-Ⅱ,IGF-ⅠR促进细胞异常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赵凯范钰沈琰李新忠张小平袁永翀
关键词:结肠腺瘤
疏血通佐治急性胰腺炎45例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佐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6ml/d静滴,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时间,血淀粉酶和CRP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佐治急性胰腺炎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潘良潘红芳赵凯
关键词:疏血通急性胰腺炎疗效
IGF-II、IGF-IR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IGF-II、IGF-IR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IGF-II、IGF-IR、PCNA在正常结肠粘膜组(A组,n=2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B组,n=5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C组,n=50)和结肠癌组(D组,n=20)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IGF-II、IGF-IR、PCNA在结肠癌组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呈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大肠粘膜组相比表达有显著差异;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肠癌组的凋亡指数(AD)逐渐降低,且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IGF-II、IGF-IR的表达与增殖指数(PI)成正相关、与AI成负相关;PI、AI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IGF-II、IGF-IR阴性和阳性中无显著性差异,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IGF-II、IGF-IR阴性和阳性中有显著差异。结论:IGF-II、IGF-IR的异常表达与结肠腺瘤癌变密切相关;IGF-II、IGF-IR促进细胞片常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在结肠腺瘤痛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IGF-II、IGF-IR可作为结肠癌的预测指标运用于临床。
赵凯范钰沈琰李新忠张小平
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39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9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SIRS为139例,SAP病例SIRS发生率(100%、75/75)明显高于MAP病例SIRS发生就绪(35.4%、64/181),P〈0.05。SIRS异常指标出现2项、3项、4项在SAP分别为5、16、54例,在MAP分别为24、32、8例,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IRS指标对判断AP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赵凯张小平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不同人食管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初步比较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探讨人食管癌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方法培养并使用6MV X线照射人食管癌细胞株TE-10、kyse-150,应用集落形成实验测定两株癌细胞照射后的存活分数,计算其的放射生物学参数。结果食管癌细胞株TE-10对放射治疗较kyse-150敏感,SF2为0.388,而kyse-150的SF2为0.758。结论相对于kyse-150,食管癌细胞株TE-10的放射敏感性更高。
华晔赵凯张开军陶纲戴东方戴春华邵启祥王景芝
关键词:食管肿瘤细胞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