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川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 事业使人充实 精神使人不凡——记核技术专家邱爱慈院士
- 2008年
- 在所有的中国地图上,大西北处于最后的最不起眼的位置,豪情万丈的西北,悠悠远远的古城,亦真亦幻的湖水,浩浩荡荡的江河,苍苍茫茫的草场,他们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我国的巾帼院士邱爱慈,1959年从美丽的西子湖畔来到著名学府——西安交通大学就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在大西北的几十年,她从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成长为高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范兴川刘之灵
-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 源远流长 八十载沧桑历程 薪火相传 八十年英才辈出 庆祝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八十周年华诞
- 2007年
- 范兴川刘之灵
- 关键词:文明单位
- 中纺圆桌·院士论坛在天津工业大学举办
- 2006年
- 范兴川陈道隆
- 关键词:院士纺织工业协会
- 2006年桑麻奖颁奖大会在天津工业大学隆重举行
- 2006年
- 范兴川杨洁
-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工业协会获奖人员
- 钟山:运筹帷幄 谁与争锋
- 2006年
- 范兴川王景
- 关键词:运筹导弹部队望江南政治家雪茄
- 院士评选,应该看得更远
- 2005年
- 又到九月,两年一次的院士评选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历年两院院士的评选结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社会各界对此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息过。今年的评选是将继续保持原有的体制,还是进行新的改革,已经成为圈内人士讨论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评选条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在我国,院士属于科学界的巅峰人物,让更多名副其实的科技人才加入院士队伍,将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走访了部分两院院士,听听他们对院士评选的意见。金秋十月,今年的院士评选活动将接近尾声,这次的评选结果究竟如何,是否会又一次在社会上掀起波澜?我们拭目以待!
- 范兴川王银凤
- 关键词:院士社会
- 探索地震预报 尚需关注“天外来客”——中国地震局许绍燮院士谈探索地震预报需调整思路被引量:4
- 2009年
-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突然爆发,数万生命陨落、家园顷刻间轰然倒塌,多少老人、孩子被孤零零地留在了这个世上……哀兮!痛兮!灾难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怎能不哀、不痛?手足离散令我们痛彻心扉,地震灾害对于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以及面对灾难时人类的缈小与无助,则更令我们感到恐惧。哀痛、恐惧……在种种极端情绪的笼罩下,各种言论被激发出来:"预报地震,专家不如青蛙准"、"应该枪毙几个地震局长"……相信这些网络上"讨伐"地震局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除了百姓的愤怒与恐慌,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更是引发了地震工作者内部,长久以来便已存在的,对于"地震是否根本不能够预报"这一理论分歧新一轮的大讨论。
- 范兴川佟旭
- 关键词:地震预报天外来客院士地震工作者地震灾害
- 清泉流响 岁月为证——记著名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程天民院士
- 2007年
- 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1927年12月27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第三军医大学防原医学与病理学教授。他是我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多项国家和军队重要项目研究,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主编多部权威性专著,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20多项科技与教学成果。任校长期间,提出了“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显著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总后“一代名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军院校育才金奖。2001年由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2006年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范兴川
- 关键词:院士病理学
- 祥龙吐瑞化成金 琬玉雕琢已成器——记著名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
- 2006年
- 享受——“如果能为自己国家的富强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一点实际工作,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任何物质享受不可比拟的。”成功——“成功是每一个奋斗者所渴望的,但是,值得记录的不仅是成功。崎岖不平的道路,始所未料的问题,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付出的智慧和创造,这些才是成功之母,是更为深刻,更有教益,更富价值,更为激动人心的。”
- 范兴川王景
- 关键词:副院长院士强激光核物理雕琢
- 对使命的忠诚与信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俞光岩被引量:2
- 2007年
- 俞光岩1952年生,浙江省诸暨市人。1979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系,1982年及1987年先后获北京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汉堡大学病理研究所访问进修一年,1995年以访问教授身份赴英国访问交流半年。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及《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的副主编,并担任《牙科研究杂志》(J Dent Res)等国内外10多本口腔专业杂志的编委和特邀编委。
- 范兴川李雪
- 关键词:口腔忠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