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旭 作品数:18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更多>>
满园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将才——记泌尿外科专家郭应禄院士与中国泌尿外科将才工程 2008年 北大医院泌尿外科病房的旁边,一个并没有挂门牌的房间,就是我国泌尿外科专家、在医学界兢兢业业埋头工作了50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教授的办公室。在这里,笔者采访了这位年届蝥耋看上去却像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的院士。郭老宽敞的办公室堆满了各种泌尿外科书籍和刊物,和众多领导人的合影照片随处可见,足见他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医术水平深得信任。 佟旭 蔡巧玉关键词:泌尿外科 老江大人的新梦想——记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 2010年 古河流韵,岁月不居。
弹指间,多少人、多少事.都已定格在岁月的沧桑中.消失在历史的烟霭中。但作为留史于后人的编者常常会史海钩沉,去粗取精.存真扬善。 佟旭 蔡巧玉 尹志国关键词:校长 古河流 放眼前沿,让世界沟通无限——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翻译专家宗成庆研究员 2009年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佟旭 傅秋瑛关键词:机器翻译 研究员 青春 利国利民,做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薄膜——访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树军 2009年 农用地膜和塑料袋一样,一直被看作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用玉米或玉米芯、玉米秸杆等原料制成的“玉米塑料”薄膜,能在土壤中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甚至可以被蚯蚓吞食。“玉米塑料”,学名聚乳酸。在“禁塑令”执行和石油价格忽上忽下的今天,可完全降解、来自非石油基的“玉米塑料”,是各国研发的焦点。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树军领衔的科技攻关组,致力于打追“让老百姓用得起”的薄膜。 佟旭关键词:玉米塑料 农用地膜 白色污染 在历史的本草园里,种出未来的果——访我国著名药理学专家刘建勋 2008年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我们的祖先在采食植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这时,在原始美丽的三湘四水,炎帝神农氏尝遍百草,通过自身的试验,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植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美丽传说,也是中华医药史的美丽开端。 佟旭 李华江关键词:药理学 炎帝神农氏 天然植物 中毒现象 农作物 架一座跨世纪的科技之桥——记天津科技馆李玉明馆长 2009年 世界上第一所科技馆是1937年由巴黎大学创办的以“发现宫”为名的科学实验馆。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全世界已建成数千座各种类型的科技馆。科技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了解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了解更多的科技信息.作为向人们普及各种科技知识的阵地,而在经济、科技的发展中应运而生的。 佟旭 刘承峰关键词:天津科技馆 科技知识 构建量子密码的“中国龙”——记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专家、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 2009年 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密码
年初,《潜伏》热播,“密码”再度成为热门流行语……《潜伏》中余则成接受上级“农夫”指令的典型模式是用普通收音机收听广播,抄收一段数码,然后通过翻查事先双方约定的密码书,以约定好的规则将数字密码翻译成上级指令。这是非信息化时代特工常用的一种看似非常简单、却又有效可靠的秘密通讯方式。 佟旭 朱刚刚关键词:量子密码 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 信息化时代 士人谁不研书翰 澍雨来时还在功——记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苏士澍 2010年 正值新中国60华诞之际,走进中国美术馆,一行行流畅的墨迹出现在眼前,一场题为“歌颂祖国,弘扬文化——苏士澍金石书法汇报展”在这一中国书画界的最高殿堂拉开帷幕。 佟旭 刘承峰关键词:书法 中国书画 新中国 美术馆 探索地震预报 尚需关注“天外来客”——中国地震局许绍燮院士谈探索地震预报需调整思路 被引量:4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突然爆发,数万生命陨落、家园顷刻间轰然倒塌,多少老人、孩子被孤零零地留在了这个世上……哀兮!痛兮!灾难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怎能不哀、不痛?手足离散令我们痛彻心扉,地震灾害对于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以及面对灾难时人类的缈小与无助,则更令我们感到恐惧。哀痛、恐惧……在种种极端情绪的笼罩下,各种言论被激发出来:"预报地震,专家不如青蛙准"、"应该枪毙几个地震局长"……相信这些网络上"讨伐"地震局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除了百姓的愤怒与恐慌,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更是引发了地震工作者内部,长久以来便已存在的,对于"地震是否根本不能够预报"这一理论分歧新一轮的大讨论。 范兴川 佟旭关键词:地震预报 天外来客 院士 地震工作者 地震灾害 燃点生命动力 缔造和谐社会——记前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现任全人发展中心顾问团主席黄重光医生 2008年 二十多年前,黄重光医生在英国工作的时候,医治过很多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儿童及青少年。彼得是其中一个。
十三岁的彼得是一个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Mixed Disorder of Conduct and Emotion)的孩子。他逃学、离家出走、偷窃、打架,也有自毁行为。在第一节会面,黄医生见了他的母亲,了解家庭背景,谈到她的婚姻情况,以下是黄医生和她的对话: 佟旭 张洁关键词:医生 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