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瑜
- 作品数:72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公平工资:劳工与资本的桥梁——罗马天主教社会学说的工资和物权观念
- 工资及相关的物权观念,是对社会良心的测试——生活在良心缺失的社会,人不可能幸福,即使是富人。主张公平工资,强调工人的收入不能仅仅保证身体的温饱,而应充分保证他及家庭有尊严地生活;强调私有财产权不是绝对的,尘世的财富应造福...
- 彭小瑜
- 关键词:罗马天主教社会良心私有财产权物权观念
- 文献传递
- 新巴比伦神庙经济中的“喜尔库”被引量:1
- 1988年
- 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律总是体现在无限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之中,因此,世界各地区的古代社会各有其特点和独特面貌.从生产关系方面考察,不同地区的奴隶阶级有相同的本质,因而可以归入同一阶级范畴;但不同地区的奴隶又各有差异和特点.本文对于新巴比伦王国神庙经济中"喜尔库"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地位的考察,当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古代奴隶阶级和奴隶社会的认识.
- 彭小瑜
- 关键词:神庙奴隶阶级奴隶主奴隶社会两河流域自由民
- “修德以轻货财为首务”——对依纳爵社会和经济观念的现代反思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西方经济史的学者注意到,许多基督宗教人士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勃然兴起的时期,曾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对个人主义道德的批评。然而基督宗教的主流派别,包括罗马天主教,始终保留着与贪婪和剥削冲突的社会经济观念。在16世纪创立耶稣会的依纳爵·罗耀拉并不排斥工商业活动,而且认为不能回避市场经济带来的制度和生活变化。他严厉批评对财富的贪婪以及由此派生的野心和傲慢。他鼓励信徒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包括从事工商业,但是要求他们接济贫弱者,注重财富的社会公益性。耶稣会人士主要关注的不仅仅有传教和文化教育,还有繁重的济贫、照看孤儿、挽救娼妓等社会福利工作。在商业社会批评贪婪永远是惹人厌烦的事情,然而这是历史上基督宗教人士经常做的。他们的言行还说明,把基督宗教简单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思想文化,恐怕是值得商榷的一种思路。
- 彭小瑜
- 关键词:耶稣会基督教经济思想史
- 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
- 2005年
- 王敦书胡德坤彭小瑜侯建新王晋新杨豫俞金尧向荣
- 关键词:学术前沿世界史知名学者
- “仇恨是死亡的种子”:托马斯·默顿的反战立场与世界和平理想
- 2021年
- 和历史上的很多修道人士一样,美国修士和作家托马斯·默顿(1915—1968年)由出世和孤寂的立场观察社会和世界局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所有人的同情和关爱。他不断强调说,这份同情和关爱必须延伸扩展到当时在冷战和越战中被看成是美国敌人的国家和人民。他写作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大量作品,批评了敌视社会主义阵营的美国政治家。他希望被这些政治家煽动和迷惑的民众能够意识到,真实的世界不可能被简单地划分为良善和邪恶两个部分,真实的情况不可能是美国和西方代表所有的善,不再需要为社会进步进行任何改良和变革,而与之竞争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是邪恶的化身。在默顿看来,存在重大分歧的世界主要国家需要有足够的谦卑做出自我反省,有足够的人道主义精神向对手方展示善意和诚意,因为真正能够持久的世界和平,只能建立在这样一种态度的转变之上。
- 彭小瑜
- 超越世俗 超越政治——解读《教会法典》第330-367条
- 2003年
- 单纯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现代教会法对教皇权威的支持仍然是绝对的。但是我们不能用看待世俗国家专制集权的眼光来理解教皇的绝对权威。教会和教会法学家继承了以基督之爱控制和指导权力的传统,努力使教会法和教会权威成为有别于世俗法和世俗国家权威的“信仰的命令”。
- 彭小瑜
- 关键词:教皇基督教宗教政治实体
- 基督教道德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挑战——以《公益》杂志的战争与和平观为例被引量:2
- 2008年
-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美国天主教徒,特别是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平信徒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担任神职的知识分子,秉承了基督教的和平和正义传统,因而能够对现代国际关系以及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意见往往不被政治家接受和转换为国家政策,但从长时段的效果来看,他们的声音影响了美国的民众,使他们意识到:世俗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应该不是诉诸武力的合法正当的理由。本文的论述主要以美国天主教平信徒创办的《公益》杂志为个案,阐释美国天主教知识分子在20世纪以及晚近时期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考和抉择。
- 彭小瑜
- 关键词:罗马天主教美国文化知识分子
- 英国中世纪王权与封建主义的关系
- 彭小瑜
- 关键词:中世纪封建主义君主制
- 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三)——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被引量:4
- 2001年
- 彭小瑜
- 关键词:历史语境圣经绝罚
- 辨析世界帝国的统一与分裂——汤因比笔下的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
- 2025年
- 历史教学是外国历史研究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方面,关系到社会大众对国际问题和文明交流问题最基本的认识。在课堂学习外国历史留下的印象和基本认识会伴随很多人终身,长期影响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我们对外国历史基本线索和内容的介绍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准确。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梳理基本的国内外学说史,梳理外国历史主要问题的史学史和思想史脉络,说清楚传统的各家见解,也了解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新观点。我们在这里回顾了国内外学界对罗马帝国兴衰及其相关问题的描述和讨论,希望能够说明在哪些方面,我们需要整理、更新和进行更加符合历史事实的表述。我们也在这里讨论到了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里面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罗马帝国统一和分裂问题提出的看法。
- 彭小瑜
- 关键词:汤因比史学史罗马帝国古代文明文明交流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