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蕾

作品数:35 被引量:357H指数:11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流感
  • 15篇病毒
  • 7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疫情
  • 5篇流感病毒
  • 5篇基因特征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呼吸道合胞病...
  • 4篇甲型
  • 4篇合胞病毒
  • 4篇暴发疫情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流感暴发
  • 3篇流感暴发疫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感冒

机构

  • 34篇陕西省疾病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陕西省人民医...
  • 5篇西安市儿童医...
  • 3篇解放军第32...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市儿童医...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安康市疾病预...
  • 1篇宝鸡市疾病预...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西安市疾病预...
  • 1篇咸阳市卫生局
  • 1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福建省职业病...
  • 1篇陕西省医疗器...
  • 1篇榆林市疾病预...

作者

  • 34篇张蕾
  • 27篇许晶
  • 24篇史伟
  • 23篇马萍
  • 22篇余鹏博
  • 14篇徐艺
  • 13篇李慎
  • 12篇王敬军
  • 9篇王丽
  • 8篇郑媛
  • 7篇关路媛
  • 4篇邓慧玲
  • 3篇魏菁
  • 3篇张少白
  • 3篇董建华
  • 3篇夏静
  • 2篇冯瑄
  • 2篇崔爱利
  • 2篇张红
  • 2篇刘杨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病毒学报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对2008~2014年收集的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亚型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变异特征。根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的靶基因特征,从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挑选代表株,并采用RT-PCR方法对G蛋白编码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Sequencher 5.0、MEGA5.0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分析基因亲缘性和氨基酸变异特点。2008~2014年中国8个代表省市收集的296份HRSVA阳性标本,依据靶基因变异程度及特征共挑选出代表株87株,覆盖2008~2014年流行的各基因型,包括GA5,NA4,NA1,NA3,ON1;对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为88.2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2.09%~100%,与原型株long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2%~91.07%和82.77%~86.82%;变异主要集中在第二高变区,其次在胞浆区和第一高变区。根据G蛋白全长核苷酸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87株代表株可以分为5个分支,与国际上通用的依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为靶基因进行的基因分型及进化树分支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08~2014年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情况,为中国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数据。
宋金华王慧玲石晶崔爱利崔爱利杨子峰孙利伟于德山张蕾张红张燕
关键词:G蛋白基因特征
陕西省甲型H1N1流感人群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检测抽样人群血凝抗体水平,拟合人群实际感染和免疫状况。方法对陕西省的甲型H1N1流感全部、重症和死亡病例进行时间分布描述,并在流行高峰后第2、4个月,对9 006名分层整群抽样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凝抗体检测。结果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经过了输入期、国内流行期、快速放大期、危重病例出现期和流行高峰后期等5个流行过程;流行高峰后,甲型H1N1流感血凝抗体阳性率大城市高于中小城镇和农村,男性高于女性,6~17岁中小学年龄段人群阳性率最高,60岁~人群最低,人群隐性感染率23.40%;感冒对甲型H1N1流感抗体形成的超额贡献率为4.87%;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净阳转率为25.10%,在1∶20以上各滴度中,接种组抗体形成率高于非接种组0.75~1.52倍。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经历了5期过程,人群隐性感染率23.4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净阳转率为25.10%。
王敬军许晶张蕾史伟周体操邓勇余鹏搏郭晓荣张义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抗体形成
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陕西省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每周流感监测数据,分析2017-2018年冬季全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情况、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冬季高发期病原谱及暴发疫情情况,并与往年流感流行季进行比较。结果2017-2018年冬季ILI就诊比例平均水平为4.78%(43709/915450),较往年同期水平偏高。门诊ILI病例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5.19%,其中乙型Yamagata系占15.39%、甲型H1N1亚型占14.23%、甲型H3N2亚型占4.92%、乙型Victoria系仅占0.52%。2017-2018年冬季流感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为主,占45%。2017-2018年流感各年龄组病例阳性率均高于往年水平,6~14岁年龄组发病较高,但与往年发病情况类似。结论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流行主要由乙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亚型交替流行导致。针对流行特点,需要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流感疫苗接种率。
史伟马萍马萍张蕾朱妮朱妮许晶余鹏博张少白
关键词:流感H1N1H3N2VICTORIA暴发疫情
西安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谱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获得病毒病原谱,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采集西安市儿童医院及解放军第323医院儿内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682份,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68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237份,阳性率为34.75%;检出病毒共266份,病毒检出率为39.00%;病毒混合感染29例,占12.24%(29/23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所占比例最高,均为30.08%,其次为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0-6个月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是陕西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各病毒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及不同的临床症状的检出率均有差别。这对于临床诊疗可以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使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防止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
许晶张蕾史伟马萍王丽徐艺郑媛邓慧玲夏静余鹏博王敬军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
陕西省2012-2014年甲型H1N1流感的基因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2-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和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的基因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全省18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监测资料和12家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用RT-PCR方法对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HA、NA基因序列扩增,利用生物软件对序列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2012-2014年度甲型H1N1为当年流行的优势株,占流感样病例的4.73%,占流感病毒阳性的43.44%,流行高峰时间为每年的11月~次年的2月。通过测序得到的各样本HA序列为1701bp,编码566个氨基酸,NA序列为1710bp,编码469个氨基酸,两年间分别有16、21个氨基酸发生变异,其中在142、180、202、220位点出现变异发生在HA抗原决定簇,HA的受体结合位点、潜在糖基化位点比较稳定,两年间没有发生变化,2012-2013年度毒株的NA序列增加了一个42(NQSQ)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A序列没有发现耐药位点变异。结论 2012-2014年度陕西省甲型H1N1处于低流行状态,为流行的优势株,甲型H1N1的HA、NA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属于抗原漂移,甲型H1N1流感与疫苗的匹配程度逐年降低。
马萍许晶张蕾史伟李慎王敬军余鹏博徐艺王丽
关键词:流感基因特征
西安地区呼吸道疾病病毒病原谱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西安地区呼吸道疾病病毒病原谱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西安市6家医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971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16种型别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971份标本的检出率为32.65%(317/971),检出16种病毒。多种呼吸道病毒在冬季高发,各人群检出率(χ2=31.566)、各年龄组检出率(χ2=25.312)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散居儿童。住院病例检出率(41.52%)与门诊病例(27.82%)有统计学差异(χ2=18.906,P<0.05),两者的混合感染比例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0.718,P<0.05)。上呼吸道感染以腺病毒居多,下呼吸道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居多。结论西安地区的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有16种型别被检出,冬春季高发,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所占比例较高,儿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混合感染多为小年龄组的住院病例。
张蕾许晶史伟王丽马萍徐艺郑媛邓慧玲夏静刘洋薛威王敬军余鹏博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病原谱
2010-2016年陕西省度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分析2010-2016年度陕西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全省的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省18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得到的流感毒株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鉴定。结果 2010-2016年陕西省流感检测阳性率为15.57%;ILI年龄分布以0~5岁为主(49.6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的为5~14岁(23.21%);分离流感病毒2 280株,其中新甲型H1N1 518株,占22.72%;季节性H3 852株,占37.37%;B型Victoria系526株,占23.07%;B型Yamagata系384株,占16.84%。结论陕西省流感病毒表现为各型别交替流行,青少年儿童为易感人群,暴发疫情易发生在流行高峰期,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许晶张蕾马萍史伟郑媛王丽梦瑶余鹏博徐艺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原学
2008~2014年中国6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RSV粘附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是病毒膜表面糖蛋白,介导保护性免疫,是抗HRSV抗体和疫苗等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研究2008~2014年中国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于2008~2014年收集的363份HRSV阳性临床标本或病毒株中挑选89份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扩增和测序,使用Sequencher 5.0进行序列的编辑,使用MEGA 5.0进行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进化树构建以及氨基酸变异分析。89份代表株分别挑选自中国北京、吉林、广东、河北、湖南、陕西6省市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或病毒分离株,基因型包括BA9、BA10、BAc、BA、CB1及SAB4,覆盖我国近年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亲缘关系分析显示,89株代表株可以分为6个分支,同一基因型G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荟聚为一个分支;89份代表株之间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3(0.04),与原型株CH-18537株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8~0.10(0.14~0.18),其中B5分支与原型株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最远为0.10(0.18);氨基酸变异主要在第二高变区,其次为第一高变区。在中心保守区(aa164~176)以及CX3C模序区,89条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原型株CH-18537株一致。本研究表明2008~2014年中国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变异较多,但在中心保守区和CX3C模序区保守,本研究为我国HRSV的病毒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宋金华王慧玲石晶崔爱利崔爱利杨子峰杨子峰孙利伟张蕾张红张燕
关键词:G蛋白氨基酸
陕西省鄠邑区60-70岁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价60-70岁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苗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和免疫原性。方法采取回顾性配对设计,在陕西省鄠邑区筛选60-70岁HFRS疫苗接种者(A组)和未接种者(B组),收集HFRS发病信息,计算疫苗VE;检测A组、B组和50-60岁适龄HFRS疫苗接种者(C组)血清HFRS-IgG抗体和/或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比较抗体阳性率。结果A、B组HFRS发病率分别为0.52%(1/193)、2.07%(4/193),接种HFRS疫苗后平均6.10年的VE为74.88%(95%CI:20.44%-129.56%)。A、B、C组各106人进行了抗体检测,三组HFRS-IgG阳性率分别为33.96%、18.87%、32.08%(A组vs B组:χ^(2)=6.10,P=0.021;A组vs C组:χ^(2)=0.08,P=0.890);A、C组汉坦病毒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64%、15.09%(χ^(2)=1.88,P=0.230),Ⅱ型阳性率均为12.26%。结论60-70岁人群接种HFRS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
魏菁李慎李慎郑媛王丽董建华马长安卢晓玲许晶许晶张蕾关路媛王敬军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原性
2009-2017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陕西省2009-201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HFMD资料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7年陕西省共报告HFMD病例461 5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5.8594/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268/10万,病死率31.41/10万。4-7月为HFMD发病高峰。西安、渭南、咸阳为高发地区,发病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0.27%。病例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4.88%。90.84%的重症和93.22%的死亡病例为≤3岁儿童。男女性别比1.48∶1。2009、2011和2012年流行的优势病原为EV-A71,2010年为EV-A71和CV-A16共同流行,2013和2015年病原构成中其他肠道病毒占61.17%和57.38%。2014、2016和2017年EV-A71恢复流行优势。不同病例类型的病原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EV-A71是引起重症(66.57%)和死亡病例(97.40%)的主要病原。结论应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HFMD防控工作,加强其他肠道病毒检测,明确病原变化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徐艺关路媛郑媛余鹏博张蕾许晶马萍史伟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