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萍
- 作品数:40 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吴起县学生群体性发热疫情的快速检测诊断
- 2008年
- 目的搞清2006年吴起县学生群体性发热疫情的病原。方法采集了20例发热学生的鼻咽拭子和血液标本,使用美国QUICKVUE流感A+B快检试剂进行现场检测;在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美国DHI公司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直接荧光抗原检测,用RT-PCR方法进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对13份鼻拭子标本进行了现场快速抗原检测,其中7份小学生标本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53.85%;对12份鼻咽拭子进行了免疫荧光抗原检测,其中3份呈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25.00%;对17份鼻咽拭子标本进行了RT-PCR检测,12份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70.59%。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室快速检测结果,引起此次学生群体发热的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
- 田小萍王丽马萍邢爱华余鹏博
- 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
- 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陕西省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每周流感监测数据,分析2017-2018年冬季全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情况、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冬季高发期病原谱及暴发疫情情况,并与往年流感流行季进行比较。结果2017-2018年冬季ILI就诊比例平均水平为4.78%(43709/915450),较往年同期水平偏高。门诊ILI病例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5.19%,其中乙型Yamagata系占15.39%、甲型H1N1亚型占14.23%、甲型H3N2亚型占4.92%、乙型Victoria系仅占0.52%。2017-2018年冬季流感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为主,占45%。2017-2018年流感各年龄组病例阳性率均高于往年水平,6~14岁年龄组发病较高,但与往年发病情况类似。结论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流行主要由乙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亚型交替流行导致。针对流行特点,需要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流感疫苗接种率。
- 史伟马萍马萍张蕾朱妮朱妮许晶余鹏博张少白
- 关键词:流感H1N1H3N2VICTORIA暴发疫情
- 西安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谱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获得病毒病原谱,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采集西安市儿童医院及解放军第323医院儿内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682份,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68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237份,阳性率为34.75%;检出病毒共266份,病毒检出率为39.00%;病毒混合感染29例,占12.24%(29/23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所占比例最高,均为30.08%,其次为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0-6个月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是陕西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各病毒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及不同的临床症状的检出率均有差别。这对于临床诊疗可以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使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防止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
- 许晶张蕾史伟马萍王丽徐艺郑媛邓慧玲夏静余鹏博王敬军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
- 陕西省2012-2014年甲型H1N1流感的基因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2-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和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的基因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全省18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监测资料和12家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用RT-PCR方法对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HA、NA基因序列扩增,利用生物软件对序列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2012-2014年度甲型H1N1为当年流行的优势株,占流感样病例的4.73%,占流感病毒阳性的43.44%,流行高峰时间为每年的11月~次年的2月。通过测序得到的各样本HA序列为1701bp,编码566个氨基酸,NA序列为1710bp,编码469个氨基酸,两年间分别有16、21个氨基酸发生变异,其中在142、180、202、220位点出现变异发生在HA抗原决定簇,HA的受体结合位点、潜在糖基化位点比较稳定,两年间没有发生变化,2012-2013年度毒株的NA序列增加了一个42(NQSQ)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A序列没有发现耐药位点变异。结论 2012-2014年度陕西省甲型H1N1处于低流行状态,为流行的优势株,甲型H1N1的HA、NA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属于抗原漂移,甲型H1N1流感与疫苗的匹配程度逐年降低。
- 马萍许晶张蕾史伟李慎王敬军余鹏博徐艺王丽
- 关键词:流感基因特征
- 西安地区呼吸道疾病病毒病原谱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西安地区呼吸道疾病病毒病原谱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西安市6家医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971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16种型别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971份标本的检出率为32.65%(317/971),检出16种病毒。多种呼吸道病毒在冬季高发,各人群检出率(χ2=31.566)、各年龄组检出率(χ2=25.312)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散居儿童。住院病例检出率(41.52%)与门诊病例(27.82%)有统计学差异(χ2=18.906,P<0.05),两者的混合感染比例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0.718,P<0.05)。上呼吸道感染以腺病毒居多,下呼吸道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居多。结论西安地区的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有16种型别被检出,冬春季高发,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所占比例较高,儿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混合感染多为小年龄组的住院病例。
- 张蕾许晶史伟王丽马萍徐艺郑媛邓慧玲夏静刘洋薛威王敬军余鹏博
-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病原谱
- 3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灵敏性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比较real-time PCR、RT-PCR和细胞培养法在流感病毒检测敏感性的差异,为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相关实验筛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血凝滴度为1∶16甲型H1N1、H3N2、Victoria、Yamagata 4种流感病毒亚型进行2、5、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稀释后,分别用real-time PCR、RT-PCR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比较检测的结果。结果 H1N1流感病毒分别用real-time PCR、RT-PCR和细胞培养法能检测到的最低稀释浓度为1010、108、1010,H3N2流感病毒用3种检测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稀释浓度为1010、105、105,Victoria流感病毒用3种检测方法检测到的最低稀释浓度为107、106、106,Yamagata流感病毒用3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最低稀释浓度为106、102、102。结论在处理流感疫情时,选用灵敏度高、用时短的real-time PCR法,用细胞培养法进行验证。
- 马萍
- 关键词:流感细胞培养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灵敏性
- 2010-2016年陕西省度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10-2016年度陕西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全省的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省18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得到的流感毒株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鉴定。结果 2010-2016年陕西省流感检测阳性率为15.57%;ILI年龄分布以0~5岁为主(49.6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的为5~14岁(23.21%);分离流感病毒2 280株,其中新甲型H1N1 518株,占22.72%;季节性H3 852株,占37.37%;B型Victoria系526株,占23.07%;B型Yamagata系384株,占16.84%。结论陕西省流感病毒表现为各型别交替流行,青少年儿童为易感人群,暴发疫情易发生在流行高峰期,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 许晶张蕾马萍史伟郑媛王丽梦瑶余鹏博徐艺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原学
- 2009-2017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陕西省2009-201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HFMD资料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7年陕西省共报告HFMD病例461 5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5.8594/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268/10万,病死率31.41/10万。4-7月为HFMD发病高峰。西安、渭南、咸阳为高发地区,发病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0.27%。病例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4.88%。90.84%的重症和93.22%的死亡病例为≤3岁儿童。男女性别比1.48∶1。2009、2011和2012年流行的优势病原为EV-A71,2010年为EV-A71和CV-A16共同流行,2013和2015年病原构成中其他肠道病毒占61.17%和57.38%。2014、2016和2017年EV-A71恢复流行优势。不同病例类型的病原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EV-A71是引起重症(66.57%)和死亡病例(97.40%)的主要病原。结论应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HFMD防控工作,加强其他肠道病毒检测,明确病原变化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 徐艺关路媛郑媛余鹏博张蕾许晶马萍史伟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 狗肾细胞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狗肾细胞培养影响因素,优化狗肾细胞培养条件。方法将狗肾细胞以1×104的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上,改变狗肾细胞的培养条件:不同的温度(35℃、36℃、37℃)、不同的培养基(MEM、DMEM、1640)、不同p H值(p H=6.4、6.7、7.0、7.2、7.5)、不同浓度的牛血清(0%、2.5%、5%、10%、15%)、不同浓度的L-谷氨酰胺(0、1、2、4 mmol/L)、不同浓度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0、50、100、150 mmol/L)、不同浓度的CO2(0%、5%),每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在24、48、72、96、120、144 h加入CCK-8测450 mm下的OD值,用OD值的倍数绘制MDCK细胞的增长曲线,比较不同生长条件对MDCK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狗肾细胞的最优培养条件为:37℃、5%浓度的CO2、DMEM培养基、p H值6.7~7.2、5%~10%胎牛血清、4 mmol/L-谷氨酰胺、50~100 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结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节牛血清浓度和温度高低,来加速或减慢MDCK细胞的增殖速度。
- 马萍梦瑶李欣玥胡侃
- 关键词:流感监测MDCK细胞
- 2011-2021年铜川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点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铜川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点,为铜川市的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1-2021年铜川市流感样病例、病原学检测和暴发疫情等数据,利用Excel 2010软件和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1-2021年铜川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16 537例,占1.13%,报告暴发疫情47起,流感发病呈上升趋势(χ趋势2=786.412,P<0.001),不同监测年的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888.773,P<0.001)。流感疫情呈单峰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占74.15%。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 410份,阳性率为17.50%,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占34.11%,核酸阳性检出率在不同监测年和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51,P<0.001;χ^(2)=202.632,P<0.001)。2011-2021年流感病毒4个亚型交替出现或共同存在,2015和2017年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其余监测年份以A型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建议每年在流感流行前1个月推广四价流感疫苗接种,并加强学校等场所的流感防控工作。
- 苏翠杨凯翔王君马萍刘新利王学良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