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艳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4篇细胞
  • 3篇血液
  • 3篇罗格列酮
  • 3篇格列酮
  • 2篇多囊肾
  • 2篇多囊肾囊肿衬...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间质
  • 2篇肾间质纤维化
  • 2篇肾囊
  • 2篇肾囊肿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肾小球
  • 2篇衰竭
  • 2篇糖蛋白
  • 2篇转分化
  • 2篇细胞转分化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春艳
  • 7篇赵久阳
  • 2篇王媛
  • 1篇周丽丽
  • 1篇郭亚方
  • 1篇孙晶娣
  • 1篇蒋海杰
  • 1篇张怡玲
  • 1篇张懿
  • 1篇付莉莉
  • 1篇袁莉
  • 1篇贾长绪
  • 1篇王莺燕
  • 1篇陶水兴
  • 1篇徐玉珍
  • 1篇王颖
  • 1篇蔡厚安
  • 1篇程谦
  • 1篇梅长林
  • 1篇生杰

传媒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程度与锌-α2-糖蛋白的关系
2018年
目的研究白蛋白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程度与锌-α2-糖蛋白(ZAG)表达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去脂牛血清白蛋白(d-BSA)稀释成0.5、1、5、10、30 mg/m L,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dBSA刺激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48 h。将d-BSA稀释成10 mg/m L,分别刺激NRK-52E细胞0、2、6、12、24、48 h。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与ZAG表达。结果用0.5、1、5、10、30 mg/m L d-BSA刺激NRK-52E细胞48 h,随d-BSA浓度增加,ZAG表达增加。用10 mg/m L d-BSA刺激NRK-52E细胞,在0、2、6、12 h ZAG无表达;在24、48 h ZAG表达,且48 h ZAG表达比24 h增加。在白蛋白诱导的NRK-52E细胞中,α-SMA表达量升高后,ZAG的表达量亦升高。结论 ZAG的表达程度与d-BS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α-SMA表达量升高后,ZAG的表达量亦升高。ZAG可能成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李艳梅刘春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肾间质纤维化
T波电交替伴QT延长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例
2004年
患者女,65岁.患高血压病30多年,蛋白尿10余年,1年前发现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前开始血液透析.
朱宁刘燕蒋海杰刘春艳姜静张怡铃
关键词:T波电交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卧位
罗格列酮抑制IGF-1诱导的p70S6K信号通路的激活
刘春艳付莉莉胡惠民王雪琦张懿袁莉梅长林
罗格列酮联合雷帕霉素抑制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及机制研究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发病率在1//400-1/1000,我国约有150万患者,占终末期肾衰竭病因5/%-10/%。ADPKD主要特征表现为双侧肾脏出现许多个进行性增大的液...
刘春艳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罗格列酮雷帕霉素靶蛋白雷帕霉素
文献传递
免疫吸附治疗免疫风湿性疾病及系列免疫吸附柱的开发研究
赵久阳邹汉法贾凌云徐玉珍程谦田丽刘春艳沙丽艳付丽杰
该研究首先制备出Protein A的免疫吸附柱,对已有的琼脂糖为基体的材料进行改性,采用新的共价键合方法固Protein A等配体。合成的新型Protein A免疫吸附膜柱对致病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对健康动...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吸附蛋白A
慢性肾衰竭患者EPO疗效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2003年
刘春艳赵久阳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EPO疗效血清瘦素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发病情况及治疗转归,为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RF患者232例,分为老年组(>60岁),对照组(<60岁),分析其病因及治疗转归。结果:老年组88例,对照组144例。肾前性60例,占25.9%,老年组以消化道失液为首,对照组以手术及外伤为主;肾实质性占59%,主要原因为药物,以氨基糖甙类为主,其次为青霉素,利福平等;肾后性ARF占15.1%,以结石及肿瘤为主要原因。结论:ARF为肾科重症,老年组在ARF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发病隐袭,容易被忽视,肾损害重且恢复慢,尤其老年人多合并多脏器疾病,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早期诊断是其关键。
刘春艳赵久阳王颖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老年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超滤量对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目的: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问题,对容量负荷耐受性差,容易出现心脏损害.我们选择21名老年患者按'干体重'定超滤量,来判定有无左室肥厚(LVH)与左室功能异常.根据上述结果来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超滤量对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陶水兴赵久阳刘春艳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尿液蛋白质谱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的尿液蛋白质谱特点,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用丙酮沉淀法提取HBV—GN患者(n=7)、原发性膜性肾病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5)、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n=7)、慢性乙型肝炎无肾脏损害患者(n=7)及健康受试者(n=6)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酶解后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HPLC-ESI-IT-MS/MS)检测。得到的肽序列结果用MASCOT软件行数据库检索,用查得的蛋白序列号在Unipro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查询相关的蛋白质的信息。5组数据用手工方法进行组间对比,分析HBV-GN患者尿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HBV—GN患者的尿液中检测出4种具有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分别是a1抗胰凝乳蛋白酶、IgY2链c区、前列腺素D2合酶、未命名蛋白(C9JAM6)。结论a1抗胰凝乳蛋白酶、前列腺素D2合酶有可能成为HBV—GN的生物标志物。
王媛刘春艳赵久阳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生物学标记尿分析
4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老年Ⅰ型心肾综合征的疗效评估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4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I型心肾综合征(CR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8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及肾内科住院的老年I型CRS患者共198例,根据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4组,分别为单纯超滤(UF)组41例、缓慢连续超滤(SCUF)组44例、间断血液透析(IHD)组52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61例,检测治疗前及首次治疗24 h后的理化指标及评估治疗1周后的心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血清尿素(Urea)、肌酐(SCr)、钾(K)、钠(Na)、B型尿钠肽(BNP)、肌钙蛋白(Tn-I)水平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Urea、SCr、K、Na、BNP、Tn-I水平及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CUF、IHD、CVVH组血清Urea、SCr、K、Na、BNP、Tn-I水平及MAP与UF组比较,IHD组血清K、BNP水平与SCUF组比较,CVVH组血清Urea、SCr、K、BNP、Tn-I水平与SCUF组比较,CVVH组血清Urea、SCr、BNP、Tn-I水平与I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DV)、心输出量(CO)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组患者LDV、CO、LVEF、CV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CUF、IHD组LDV、CO、LVEF、CVP与UF组比较,CVVH组LDV、CO、LVEF、CVP分别与UF、SCUF、I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心、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VVH组疗效优于UF、SCUF、IHD组,SCUF、IHD组疗效亦优于U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I型心肾综合征患者,CVVH治疗安全性最佳、疗效最好,SCUF与IHD治疗在安全性及疗效上比较并无差异,UF治疗安全性及疗效一般,不推荐选择。
生杰王媛刘春艳王莺燕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血液滤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